×

雅事 宋人 心窝 喝茶

宋人喝茶雅事2则,暖人心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8 22:32:04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01

宋人喝茶非常普遍,以至于饭店都不叫饭店,叫分茶。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石髓羹、白肉、胡饼、软羊……寄炉面饭之类。吃全茶,饶齑头羹。”

意思就是,凡是大的饭店,都称之为分茶。

北宋时期的开封,从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都是民居。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旁边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这个李四分茶,就是李四大饭店的意思。

从朱雀门街西过桥,是投西大街。

当时俗称麦曲院街,街南有遇仙正店,再往北是薛家分茶。

再往西就是妓女馆舍。

御廊往西还有鹿家包子。

薛家分茶,就是薛家大饭店。

展开全文

02

咱们今天的这个小故事,发生在皇城东边的樊楼。

樊楼一带,是当时十分热闹的去处。

馆舍林立之间,有一个无名小茶店,虽然很小,却很讲究,收拾的很干净,家居摆设也很华贵。

所有茶具,都是上等品级。

泡茶所用茶叶是西湖龙井以及福建北苑龙团。

喝茶所用茶盏,则是建州兔毫盏。

宋神宗时期,有一个福建人,姓李,来东京汴梁城办事,偶遇老乡,惊喜非常,便来到了樊楼,这个无名小茶店。

两个福建人多年不见,今天在东京汴梁城遇上了,爱喝茶的两个福建人,一喝就是一下午。

老李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袋黄金,大约几十两,藏在衣服里面,腋下那个位置。

房间里热,加之时间一长,那个小包就碍事,老李顺便取下,放在身边的椅子上,继续喝茶。

两人越聊越投机,眼看天色已晚,便拉着手去曹门喝酒,急切之间,忘记了那个放着黄金的小包裹。

在曹门,两人喝到了半夜,醉醺醺,各自分别。

次日,老李继续离京北上,半道忽然想起包裹,犹豫半晌,核计现在再跑回去,肯定已经没有了,不过是徒劳往返而已。

便没有再停留。

图中: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床旁设有茶炉、茶箱等物,炉上放置茶瓶,炉火正炽,显然正在煎水。有意思的是画幅左下方坐着一位青衣短发的小茶童,也许是渴极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饮。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老李本以为再也不会去东京开封了。

可是,一个偶然机会,鬼使神差,他因事和几个人一起又来了开封。

他还特意又去了樊楼,找到那个小茶店,再一次在这里喝茶,不禁感慨万分。

他对同行伙伴说:“那一年,我就在这个地方遇上老友,一起喝茶。没想到,我却把我的一包金子忘在了这里。

当时,因为喝酒喝多了,就忘了此事,后来半道想起,想回来索要。

可是,怎么可能还会留着呢,就是店主不拿,保不定客人也拿走了,金子找不回来,倒是还要惹一肚子冤枉气,就没回来找。”

旁边有个店小二。

那店小二看了看老李,冷哼一声,扭身走了。

不一会,喊过来一个穿丝绸长衫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进了房间,看了看老李,说道:“我就是这家茶店的店主,请问,你上次是什么时候在我这里啜茶?”

老李回答:“大约四五年前吧。”

中年老板又问:“你当时外穿的是羊毛衫?在靠里面的位置坐着?”

老李:“是啊。”

那老板继续问:“你的朋友穿着一件黑色的披袄?”

老李:“是啊。”

老板点点头,说道:“你的小包裹的确是我收起来了,当时我发现这个包裹,掂了掂,还挺沉,就猜想必定是黄金白银之类,我就赶紧跑出来追你,但是,大街上熙熙攘攘,我找了好久,没有找到,然后,我就收了起来,想着你明天肯定来取,没想到好几年过去,不见人来。”

那老李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中年人继续说:“你只要说清楚你的包裹里面金子有几片,有多重,我就可以还给你。”

老李赶紧说了有几片黄金,有多少两,并说,只要我找到我的黄金,必定和你对半平分。

那中年人笑了笑,说,请跟我上楼。

老李跟着他上了二楼,那上面搭了一个小阁楼。

中年人抱过来一把梯子,爬了上去,老李也跟着他爬上去。

阁楼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色的杂物,大都雨伞、扇子、器皿、包裹之类,旁边各自放置着标牌,写着某年月日,某男某女所遗失,穿什么衣服,如果是僧人道人,就写僧人道人。

其他就写:看外表像是官员,或者生意人,或者是个秀才诸如此类。

图中:一童子正在桌边忙碌,装点食盘。另一正在擦拭桌子,应该马上就要放茶使用了。

在阁楼角落一个地方,找到了老李的那个包裹,打的结还是原来的样子。

店主拿着小包裹下了楼,老李跟着下来。

大家纷纷挤过来看热闹。

店主对大家说,麻烦做个见证,你再说一下你的包裹里面是几片金子,有多少两。

老李报了数目。

店主当着大家的面,打开包裹,一一点检,然后上秤,果然分毫不差。

店主说:“好了,你现在可以拿走了。”

老李非常感动,拿过秤说:“我刚才说了,要拿出一半分给你,君子无戏言,我现在就分给你一半。”

一边说,一边朝外拿金子。

店主说:“我看你也是读书人,岂不知人生在世,义利要分开吗?

古人尚知大义之分,何况我等小民,虽然我是个生意人,但是,我也知道义和利孰轻孰重,想当初,我要是想昧你这包金子,根本不用费这么多周章,你即使去官府相告,官府也不可能追究我。

但我之没有这样做,只是害怕吞没了别人的钱,夜晚睡不着觉而已。”

老李眼看人家不要,只得说:“我请你上樊楼喝酒吧,你这个朋友交定了。”

不想那店主酒也不喝,说:“您呐,以后再来开封,就到这啜茶,也就是了。”

故事到此结束,这是一桩北宋的真实事件。

记载于宋朝王明清所著《摭青杂说》,大家看到店家说老李上身穿羊毛衫,他朋友穿黑色披袄,肯定以为我瞎编,但是,那个时代的人,还真是这样穿衣服的,当时宋门外,还有卖冰棍的呢。

03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南方吴地,一个巨富商人。

姓段,在家排行第二,小名段二郎。

段二郎平时爱好喝茶,朋友很多,养有一个鹦鹉,这个鹦鹉十分聪明,不但会说话,还会背唐诗,背李白的诗,以及一首《陇客诗》。

宋代,陇客是鹦鹉别名。因为那时的鹦鹉都产自秦陇一带。

鹦鹉就是陇客,陇客就是鹦鹉。

每当有客人来访,这鹦鹉就给人家打招呼,呼喊仆人给人沏茶,请人家落座,还会和人寒暄。

段二郎很喜欢这个鹦鹉,就像宝贝疙瘩一样,比对亲儿子都亲。

一次生意场上,段二郎不小心摊上了官司,最终下了大狱。

在监狱里,段二郎不怕疼痛,不嫌饭菜,唯一朝思暮想的,就是那个鹦鹉。

以至于午夜梦回,思念鹦鹉之情,痛到心底,无法入眠。

半年后,段二郎家人打通关节,终于出来了。

他急急忙忙赶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那鹦鹉身边,流着泪说:“你知道吗?我在监狱里这些日子,每天以泪洗面,只是思念你。怕你吃不好,怕你想我,怕你得病。”

那鹦鹉说:“你在监狱,不过半年,就难过成这样。可是我呢,每天窝在笼子里,都已经关了这么多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的痛苦,你知道吗?”

段二郎忽然醒悟:“是啊,牢笼的日子,太难过了,我明天就送你回家。”

次日,段二郎坐上马车,带着鹦鹉,直奔陇西。

就这样晓行夜宿,两个月后,到了陇西。

在官道入口,段二郎打开笼子,再一次流泪,说:“我就送到这里了,你从此自由了,回家吧。”

那鹦鹉说:“沏茶,等你喝完茶,我再走!”

段二郎摆上一个小茶几,喝了几口茶。

鹦鹉就蹲在附近的树上,徘徊了好久,依依不舍,眼看天黑,就飞走了。

从那以后,段二郎再也不养鹦鹉了。

每当有吴地客商去秦陇一带,他都要去人家家里拜访,打听那鹦鹉下落。

吴商们都说:“秦陇官道尽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鹦鹉会说话,每当听到吴地口音,就问人家,你见过我家段二郎吗?他身体可还康健?如果你回去见到他,请告诉他,我很想念他!”

善良的人,

灵性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