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条件、其他因素的限制,建筑结构可能会碰到不同程度的破损。材料本身的风化作用相对显著,整体性能必然有所下降。
实践中,我们需统筹工程情况对结构进行鉴定。根据建筑体系现行的施工要求,妥善地运用加固改造技术。工程建筑使用到某个周期后,有必要进行加固改造,改善工程质量。可见,施工中做好结构鉴定,运用好加固技术很有必要。
01、结构检测
1、砌筑块材的强度检测
1.1砖强度直接取样法
《烧结普通砖》GB/T5101-2017明确规定:相同测区抽取10块试样砖,砖样切断也可以锯成半截;顺着断口的反向进行叠放;二者中间涂抹水泥净浆用于粘结;对试件连接面的实际面积,计算出受力面积A;试验机上开始碾压至破坏,测量具体的破坏荷载。
1.2砖强度回弹法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 796-2013中明确提到:砌体结构中,普通黏土砖实际的强度等级,可以参照测区10块砖样平均回弹值、单块最小平均回弹值或是回弹标准值来进行算。下表中标注了普通黏土砖各自的强度等级。
展开全文
2、砌筑砂浆的强度检测
砌筑砂浆强度只有一种简单的推定方法,其操作性较好可以用于测定砂浆自身的强度标准值。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中也提到:“灌浆加固后的墙体,可以在原砌筑砂浆本身的强度等级上适当地增加一级进行计算”;《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也有规定:“砖、砌块本身的强度等级相较于规定若低出一级,则我们最好选择强度比实际强度低出一级的砂浆”。
生活中我们大多是根据推定值来对加固中砂浆本身的强度进行输入和计算,并 将砂浆强度划分成多个等级。
02、结构鉴定
1、第一级鉴定
对现代建筑而言,后续使用年限是比较显著的特征,抗震鉴定的目标、方法和最后得到的鉴定结论均有很大的影响后续使用年限,实际上为抗震鉴定后建筑持续使用的计划时期。
针对A类建筑,人们也可以根据B类建筑来完成抗震鉴定。
针对B类建筑,可以根据C类建筑同样也可以完成抗震鉴定,但不适用于A类建筑。
换言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提到的后续使用年限相当于一个最低值。除了要结合建造年代外,我们也应该结合建筑的社会影响、用途和检测结果等进行考虑。必要时,可以延长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
2、第二级鉴定
针对A类建筑,标准中对第二级鉴定作了明确的规定有下列两种计算方法供选择:
1)简化方法,也就是对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进行计算;
2)根据规范的方法依次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强度、地震效果以及抗震验算等,均需符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03、砌体结构的加固
砌体结构相对较为独特,在后续应用时需及时地分析原来的砌体形式。根据设定形式及其控制标准,来对墙体的承载结构进行施工。
加固时,需认真对结构进行规划。以钢筋网水泥砂浆为例,我们在加固时需事先敷设钢筋或是转变受力结构,用于解析内部原来的控制结构,对砌体进行加固设计。有些结构的四周可能会开裂,需选择恰当的加固方式,增强墙体总体的承载力。受力体系相对特殊,布局时可以增设构造柱或是圈梁等,进行整体性加固。
根据既有的经济水平,砌体结构的建设情况,短期内很难从群众的生活中完全替换下来。所以,我们在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拆除时,有必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是使用了一定年限的砌体结构房屋,需及时做好加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