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三位大师
张寿臣之后,对相声发展史作出最大贡献的有三个人: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三立生于市井,其作品接地气,以小人物的视角嘲弄权威,发人深省。他的表演从不装腔作势,充满了小人物的狡黠、幽默和自嘲。
马三立知名的相声《开粥场》———幻想自己很有钱,要开粥场,接济穷人。最后通过理想幻觉的破灭,引起哄堂大笑。
再比如经典作品《吃元宵》———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也曾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元宵一文一个,孔子改为一文十个。通过调侃孔子造成反差,嘲弄了权威,取得了共鸣。马先生通过这些作品既娱乐了观众,也间接传递了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相对于马三立的通俗,侯宝林的相声更讲求文化品位,让相声登上大雅之堂。
侯先生的代表作《关公战秦琼》,讲的是由大军阀操纵,让处于汉、唐年代的两个人打仗,上演了一出荒唐的闹剧。“我在唐朝你在汉,咱俩打仗为哪般———让你打来你就打,你若不打他不管饭”。
展开全文
讽刺的是军阀的无知以及民间艺人的无奈,为了吃饭,原则也得放弃;既有娱乐作用,又发人深省。
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与前两位大师又有不同,他被称为中国短篇小说的劲敌。
这个简单的段子告诉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如果像贾行家这样,只能使社会倒退,家庭破裂。
广播时代马季脱颖而出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高凤山等相声前辈向老舍等文化名人请教,注重提高文化品位,创作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作品,带动了常宝华、马季等新一代相声人脱颖而出。他们经历过新旧社会的演变,对相声形式从小耳濡目染。同时,又受到新时代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尝试将传统相声技法与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马季的作品多以歌颂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和先进事迹等为主。他的代表作《女队长》,反映当时的女强人破除旧社会封建迷信;后来又创作《画像》,说的是画家去山东为劳动模范画像;另一篇《找舅舅》,则反映了新旧社会的变化。
类似这些题材,以前也有,其他的艺术门类也有,但都没有能像马季那样能把社会生活巧妙融在这种形式里。
1976年,思想解放了,相声也得到了解放,当时的相声新人和相声作品层出不穷。姜昆的《如此照相》、《迎春花开》脱颖而出,由于其作品的宣传力度和舞台张力在同辈中遥遥领先,于是很快成为同时代诞生的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
当时还有许多经典作品,比如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狗头军师张》、马季的《舞台风雷》等,引领相声艺术一跃成为当时的主流娱乐方式;到了1978年,听相声已经成为全民娱乐的方式。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相声开始讽刺不良现象、爱情观、婚姻观等,后来又有建设新农村、发财致富的主题思考。
相声界出现了许多主题专场,如社会道德专场、精神文明专场、理想道德情操专场等,李金斗、侯耀文、师胜杰、高英培也在当时脱颖而出。
在电视还没进入千家万户之前,收音机便是相声的传播渠道,为了听相声,收音机一度成为脱销产品。
进入80年代,艺术家开始创作新作品抨击不良现象。比如侯耀文的《财迷丈人》、李金斗的《武松打虎》,王谦祥、李增瑞的《驯马专家》,都赢得了一片叫好声。尤其是姜昆和李文华的《诗歌与爱情》、《霸王别姬》、牛群的《威胁》,反映了80年代的创作主流。
1982年,姜昆表演了《祖爷爷的烦恼》,通过祖爷爷对人口泛滥的担忧,倡导计划生育问题;《威胁》倡导家长提高文化素养,当孩子的合格爸爸。这个时期,相声艺术家通过经典作品,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照,发扬了相声一贯的优良传统。
电视时代既是催生婆又是催命鬼
相声演出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小剧场大剧场、体育场、广播、电视、网络。电视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形式,既是相声的催生婆,又是催命鬼。
催生婆是因为电视让相声人在传媒的惯性之下必须去思考创作新作品;催命鬼,是说很多需要雕琢的作品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精益求精。
1986年,央视举办了第一届相声大赛,对于相声力量的整合和团结,推出新人新作,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前面提到李金斗的《武松打虎》、王谦祥和李增瑞的《驯马专家》都是在那次大赛中一炮而红。
1988年,吉林省曲协评选十大笑星,马季位列首位,接下来有姜昆、唐杰忠、李文华、侯耀文、李金斗、常宝华等。同时期,马志明的《纠纷》、《笑星传奇》也在全国走红。牛群和冯巩第一次搭档讲了《老鼠尾巴的故事》,讲的是弄虚作假,讽刺了不正之风。这个阶段,相声仍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虽然80年代的新人新作再次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姜昆发表了一篇《忧与虑》的文章,阐述了他的危机感,“我过去创作一段相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构思命笔,排练演出,反复修改,最后录音录像。《如此照相》写了半年,《诗歌与爱情》写了八个月。现在演出倒一天比一天多,一年中居然分不出”热季“”淡季“了。我担心自己能不能适应人们对相声热切要求的形势。”
姜昆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行歌曲、卡拉ok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对相声产生了更大的冲击。
90年代后,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人生观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而此时,相声表面上轰轰烈烈,主流队伍却也出现了异化,开始朝贵族方向发展。各种大赛越来越多,功利性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差,演员忙于应酬赶场,忙于致富,业务逐渐生疏。
这就是市场经济下,正面的负面的问题在相声演员身上的体现,这个时期,相声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注,相声演员从经济利益和社会上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报。但也正是这样一个年代,让已经诞生的名人和第一线生活开始脱离,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文艺界的新贵。
相声的讽刺功能,相声的认识功能,启发明志的功能离人们越来越远。
相声艺术家干副业
上世纪90年代末,马季年事已高,只能偶尔带带学生,姜昆办起了网站,冯巩办起了学校,牛群当上了县长,李金斗做起了相声俱乐部,逐渐脱离了一线。
同时,冯巩、牛群等演员在有限的演出机会中,开始尝试相声和小品之间的结合,被称作相声形式改革的前卫版。
从相声本体规范来说,他们的作品已离经叛道。
郭德纲带动相声回归剧场
1995年,姜昆和李金斗在民族宫开始举办相声晚会,尝试着走近观众;但因种种原因,反响平平。
这个时候郭德纲出现了。
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以他们对相声艺术的钟爱,“十年磨一剑”,坚守小剧场,注重传统和创新的结合,培养了一大批新的观众群,得到了广泛关注。带动了相声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都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对于整个曲艺界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
郭德纲的出现,说明相声依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关键在于创作出老百姓喜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