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在位45年(1521年-1566年),是明朝在位时期第二长的帝王,却是实际掌权最长的帝王。
《大明王朝1566》剧照:嘉靖
嘉靖帝在执政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虽然好道教,二十年不上朝,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并非昏庸无能。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异士,他们有的是权臣、奸臣,或者是能臣、名将,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明朝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宏伟的篇章。
《大明王朝1566》剧照:徐阶、高拱、严世蕃、张居正
例如:杨廷和(嘉靖时期的第一位首辅,大明能臣,历经四朝),“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临江仙作者,以博览而闻名,另外两个是博学的解缙和多才的徐渭)杨慎,王守仁(心学创立者,圣人,与孔子孟子朱子齐名),张璁(嘉靖初年第二任首辅),夏言(嘉靖年间首辅,为人清廉刚正,被严嵩陷害),曾铣(嘉靖年间在北方抵御了鞑靼对西北的侵扰,后被严嵩陷害),严嵩(嘉靖年间首辅,明代著名奸臣与权臣,为人贪得无厌,善于迎合上意、铲除异己、陷害忠良,导致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严世蕃(严嵩之子,才学出众但残忍狠毒,是严嵩左膀右臂),陆炳(锦衣卫指挥使,明朝“三公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职位唯一全部拥有者),张经(浙直总督,抗倭名将),胡宗宪(浙直总督,依附严嵩、赵文华,任职后一心抗倭,知人善任,提携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名将,杀徐海、陈东、麻叶、汪直等倭寇首领,为平息东南倭乱立下巨大的功劳),俞大猷(明代著名抗倭名将,为人刚正,武艺超群),戚继光(明代著名将领,成立戚家军,运用独特的武器与战法,成为对倭寇最有杀伤力的部队,最终平息东南倭乱),杨继盛(上书死劾严嵩,后被严嵩陷害而遭处死),王世贞(《金瓶梅》的主要嫌疑作者之一),徐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曾为胡宗宪幕僚,为平定东南倭寇之乱出谋划策),李时珍(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本草纲目》作者,做过太医),唐顺之(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曾帮助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创立新战法),徐阶(明代著名权臣,政治家,隐忍二十年最终利用权谋手段而斗倒严嵩),杨博(明代“三大奇才”之一,多次抵御鞑靼进犯,后回归朝廷中央,任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高拱(明代著名权臣,政治家,曾为裕王老师,执政后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为后来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张居正(被历史学家称为明代最优秀的政治家与内阁首辅,经过改革和整顿,明代从内忧外患的局面走向了中兴,为后来万历年间经济大繁荣奠定了基础),海瑞(明代著名清官,性格刚毅甚至极端,进入朝廷后不久就上书痛责嘉靖帝从而名闻天下)。
展开全文
纵观嘉靖朝,可以看出这时期是明朝能臣名将井喷的一个时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奸佞小人,如果没有奸佞小人当道,或许就能重现大明的高光时刻。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名留青史的大明第一直臣海瑞,海刚峰。
《大明王朝1566》剧照: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海瑞被任命为浙江淳安知县,看到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不均之事",决定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这样,淳安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淳安县的案件很多,海瑞明断疑难案件,深得民心。
海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浙江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胡公子的袋子,有金子数千两,海瑞把金子没收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因此没有把海瑞治罪。
《大明王朝1566》剧照:胡宗宪
严嵩的党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两浙、两淮盐政,一路上威风凛凛,到处贪污勒索,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衙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鄢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鄢懋卿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是礼部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当时,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任职期间屡平冤假错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于是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
嘉靖帝晚年,不在朝堂处理政务,深居西苑,专心设坛求福。总督、巡抚等边关大吏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自杨最、杨爵获罪以后,没有人敢说时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 ,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朋友。然后向嘉靖帝呈上《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让嘉靖暴跳如雷。
治安疏(译文)-[ 明 ] 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这里上奏:为了匡正君道,明确臣下的职责,求得万世治安,我要直陈天下第一事。
国君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所以责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忠于职守,畅所欲言。臣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君主的责任也才算尽到了。以前那种专图讨好,曲意逢迎,不让君主听到实际情况的人,现在用不着说他们了。
危言耸听的人或许会说:君子总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贤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常常居安思危,忧虑重重,只怕反而让人思维混乱,搞不清方向。这种说法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说假话,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我不为讨上面的欢心,也不计较得失,今天披沥肝胆,掏出真心,对陛下您说几句实话。
汉代名臣贾谊曾和文帝这样说:“下面进言的人总是说:天下已经大治,臣独以为还没有。那些说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逢迎。”文帝算是汉代的贤君了,贾谊也不是对文帝要求过高。汉文帝的品质作风是好的,他有爱民的美德,为人也慈和俭朴,从容谦逊,但缺点在于游于玄老,不专事于政务,有许多政事都被耽误了,没有办好。假使臣下看不到这些弊病,一味认为天下已安已治,这就是愚昧无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能毕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话来歌颂他,这就是阿谀奉承。
陛下自视和汉文帝比较起来怎么样呢?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具有成为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君王的潜力,陛下象汉宣帝一样做事努力认真,象光武帝一样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样英武无敌,象唐宪宗一样能够消平各地藩镇叛乱,陛下还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总之象这些可取的优点,无论哪一项,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铲除积弊,明白宣示,同全国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举其大概吧:您作过一篇《敬一箴》,提倡规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废除孔子庙里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内外之权;将元世祖从历代帝王庙所祭牌位中剔除;在孔子庙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时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认为您一定大有作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只要有好的臣子帮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汉文帝要强得多。然而文帝能发扬仁恕之性,节约恭俭,体恤爱民,宋朝的吕祖谦说他善于用人,能尽人之才力。一时天下虽说不上已经大治,但国库充盈,连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百姓安乐,财物丰足。大家公认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一位贤君。
陛下您立志要有作为,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杂乱的念头导引到别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刚强英明用到错误的地方,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却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庙宇。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处理政务,导致纲纪松懈败坏。朝廷卖官买官,援用这种章程越来越滥,美其名曰推广事例,导致豪强四起,名爵泛滥。您专门和方士在一起炼丹,不与自己的儿子们相见,人们都以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们都以为缺少君臣之礼。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宫,人们都以为缺少夫妇之情。天下官吏贪污成风,军队弱小,水灾旱灾无时不有,民不聊生,导致流民暴乱象火烧一样,越来越盛。自陛下登基以来,前几年就这样,但还不严重,但是如今赋税徭役越来越重,各级官吏都效法朝廷,盘剥百姓无度。陛下花很多钱崇奉道教,十余年来已经做到极致了。因此,陛下改元号之时,天下人都猜想:这意思就是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近来,严嵩罢相,严世蕃被处以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以后的政事,不过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见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汉文帝差远了。天下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诗经》上说:“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意思是说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今日以辅助、匡正来补救、纠正错误并使一切走入正轨,正是诸位臣下的职责所在。圣人也不能不犯错误,否则古代设官,只要他做官办事就够了,不必要求他们进言劝谏,也不必设谏官,更不必说木绳金砺这类的话了。陛下修宫殿,设坛祈祷,就让群臣竞相进献香物和仙桃仙药,叫臣子进表管贺。陛下要兴建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下要取香觅宝,户部就派人到处索取。陛下举动有误,诸臣顺从得也没道理,竟没有一个人为陛下正言。那种公开讨论对错、贡献良言,防止邪恶的做法,长久没有听到了,献媚的风气太甚。然而人们不敢直言,内心却不能不惭愧,气也不壮了,当面不敢说,却在背后议论是非,人们表面上顺从陛下,却把真心藏起来,这样为陛下歌功颂德,是多么大的欺君之罪?
天下者,陛下之家也,哪有不顾自己家的人呢?内外臣工都有行政职务和进言的责任,这些都是能够奠定您的家业,使它象磐石一样的稳固的基础。一意玄修,是陛下的心被妄念迷惑。过分苛刻武断,也不是您生性如此。不能就这样便断定陛下不顾其家,不合乎人情。臣子们往往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欺诈、贪赃、旷废职务而导致犯罪,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是很自然的。假如不是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与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但也有人疑心是您看轻臣子,侮辱臣子。另外有一种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是说得不够详明正确,就象胡寅扰乱政事的奏疏那样: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都不是以上的情况,君意臣意还不相符合,那就要让人疑心是不是因为陛下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劝谏的缘故。抓住一二件这样的事,就推测您向来如此,害得您一直被人误解。《礼记》上说:“君主多疑于上,百姓就无所适从;臣子不忠于下,君主就劳苦不堪了。”说的就是今天这种情况。
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触怒君主的心相结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职责,我已经举出一二件事例替他们作过分析了。君主求长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结合,就使臣子们心怀不满;陛下有失为君之道,请允许我再加以分析。
陛下的失误很多,大部分是因为修醮。修醮是为了求长生不老。古来的圣贤只不过讲求涵养道德,保养生命,顺应自然法则。天地赋予人生命,不过如此罢了。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圣人,也没有谁能长生不死。他们之后,也没有见到所谓僧道术士之人从汉、唐、宋活到今天。传给您长生法术的陶仲文,您称他为师傅,可是他自己就已经死了。仲文尚不能长生不死,陛下为什么还要求长生?至于那所谓的仙桃药丸,怪妄尤甚。伏羲氏做了天下的王,有龙马出河,于是便依据龙马的花纹画了八卦。夏禹治水时,出现神龟,就把神龟背上罗列的各种纹路排列起来,成为有关天道人事的九种法则。这些 “神物”透露了万古不传的秘密。天将天道显之于圣人,借圣人来明示天下,就像日月星辰的排列,并不虚妄。但宋真宗赵恒为了粉饰太平,听从王钦若等人的话,伪造天书,声称从天而降,他的大臣孙奭就谏言道:“上天哪里会说什么?怎么还能写书?”仙桃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仙药由人工捣制而成。你说它们能有什么天意?能起什么作用?天赐之物,难道能让人手里拿着给您?陛下玄修多年,一无所得。到今日,左右奸人迎合陛下玄修妄念,以为区区桃药就能让人长生不老,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陛下您莫非认为只要抓住刑和赏的权柄,就不怕无人办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没有什么害处了吗?那些阿谀逢迎的臣子,年轻时候就没有学到“致君泽民” (把君主辅佐好,使百姓得到好处)的特别本领和修养,壮年做官也没有“致君泽民”的特殊抱负和愿望。〈尚书·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意思是说: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合于道理;遇有顺从自己意旨的话,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顺从旨意的未必就是有道理的。从近些年来看:严嵩哪有一处不是顺着陛下您的意思?然而严党过去是贪权窃利的祸害,今天是忤逆乱政的根源。象梁材这样的人谨守职责,历来做官有声誉有操守,以正直不阿著称,却被陛下认为大逆不道。虽然从严嵩抄家以后,百官有所畏惧,知道不能再以贿赂谋求升迁,稍改以前的恶习。然而严嵩罢相之后的局面也和严嵩做丞相之前没什么两样。百官仍然只情愿学严嵩的顺从,不肯学梁材的正直不阿。现在坏人还是贪求无厌,一般人也只是得过且过,混混日子。即使是好人,也不过是在做官和退隐之间犹豫不决,含糊敷衍,奉行做事罢了。而那种洁身自爱、探研真理,对天下负有责任,能够肩负国运,维护长治久安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发现。不就是因为好人受到牵制,不能尽忠做事,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吗?您既要人顺从圣意,又要人尽忠;既要人充当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顺从您做那些修道和兴修宫殿庙宇的错误事情:这就象不用四肢耳目去保卫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执行看、听、拿东西和走路的任务一样。照此下去,您即便有了象张仪和公孙衍那样能干的臣子,要想成就与百姓同享太平的事业,那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您承认修道有害无益,那么臣子的转变,百姓的祸福,天下的安危都将由此而不同,所以您应当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与宰辅、九卿、侍从、言官一起言说天下利害,洗刷数十年君道之误,那样就能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这样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够洗刷数十年谄媚君主之耻,让他们置身于皋陶、伊、傅这样的贤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励、互相敬重。内廷中的宦官宫女,外廷中光禄寺厨房的仆役,锦衣卫中那些受惠于祖先恩荫的人,以及各个衙门里那些额外的冗员,无事可干而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仓库里,户部、工部以及光禄寺等衙门里,缎、绢、粮料、珠宝、器物、木材等东西很多,堆积在那里也无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费了很可惜。臣子们进谏,您采纳实行,对您说来只不过动一动节省的念头罢了。京师里的一块金子,到了田野百姓那里抵得上一百块金子用。您稍稍节省一点,国库便有余用,老百姓则有了储蓄,好处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为何不这样做呢?
今天官吏设置不全,办事因循苟且,敷衍塞责,不守法纪,却还自以为不错。应该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来端正官员们的行为,停止用钱买官那一套来理清仕途;让文武官员安于其位,责成他们做出成绩来;平常就练选军士以免打仗了临时召募百姓;让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农、工、商的行业里;府州县地方官要生计和教化并重,树立好的礼俗规范;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按地亩交粮,按人口应役,以便恢复老百姓的元气;检举天下官员的贪污勒索行为,让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心生怯懦,按照刑律处罚他们,毫不宽容。如此以来,便是仁政,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效,与天地并存的伟大功业便可成就了。这样的事由诸臣提议,陛下执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象唐、虞三代那样光明灿烂的大治便可复兴矣,而陛下为什么不实行呢?
陛下只要稍事节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么劳心劳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针,百官承担具体的职责,巡抚、巡按、六科给事中等纠举肃清,维护风气,陛下考核政纲的实施情况,督促他们做出成绩来。努力去找贤才,任用他们办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运于上,四时六气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亲自动手管理一切。天地万物为一体,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一片祥和气氛,而陛下自然能够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天地是化生万物的,人也有帮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道与天通,命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够享受真寿。这是真正的道理,转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见效。要是依旧去服食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巴望着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么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禄,让精神徒然的紧张,玄修求长生,是捕风捉影的空想,陛下一辈子求之,究竟得到没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是天下第一大事。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为保乌纱帽而阿谀奉承,小臣害怕获罪表面顺从,陛下有错误却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执行,臣每想到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诚恳的向陛下进言。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思,转换方向,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都取决于您,若陛下真能采纳,是我宗庙、社稷、国家的幸运,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运!
结束
尽管第一眼看到奏疏后,嘉靖帝暴跳如雷,但他冷静下来之后,很快就明白海瑞是为他朱家王朝好,被他誉为“大明朝的一把神剑,他要留给子孙用”,于是一再延缓刑期,最后还派了个瘸子太监黄瑾去传旨,结果误了午时三刻,等于免死。不久,嘉靖驾崩,隆庆帝继位,赦了海瑞的罪,并且再次启用,在长达十八年的隆万改革初期发挥了重要的执行作用,但中途也曾被赋闲十几年,再次启用时已是万历十三年。
因为海瑞,每做一任官都会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所以史称海瑞为海青天,是名副其实的大明第一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