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 上千 身高 不到 黄金

矮人墓之谜1986年,泉州掘出上千个“黄金瓮”,墓主身高均不到1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8 06:13:06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蟳埔村是福建泉州市的一个小渔村,位于晋江出海口的鹧鸪山下,村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海边一处斜坡上,密密麻麻安布着上千个坟包,当地村民到了晚上都不太敢靠近那里,反映说:“经常看到海边幽幽地闪着蓝光,都当成鬼火,见了就跑。”

1986年,村里为了盖房子,挖开斜坡上的大批“墓壳子”,将里面放尸骨的陶瓮迁往别处荒地,而就是这次大规模的搬迁,让村里人发现这是一处非常神秘的墓葬群。

当迁坟的村民们打开泉州一带俗称“黄金瓮”的尸骨陶瓮后,发现瓮里的尸骨非常矮小,腿骨只有筷子粗细,从骨头判断,这些墓主生前身高还不到1米,而由于骨密度较硬、头骨大小与成年人相仿,又不可能是儿童尸骨,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把这处斜坡叫作“矮人墓”。

消息传开后,大量考古工作者、学者前来“矮人墓”探访,却都没能形成明确的意见和结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到底这里是传说中的“小人国”,还是发生过什么神秘事件,前后形成了多种猜测意见。

1、多元文化的村庄

要破解“矮人墓”之谜,首先要了解蟳埔村的背景。

众所周知,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泉州港是宋元时期世界第一大港,也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海洋贸易中心,宋元时期,来泉州做生意的外国商贾很多,不少人索性定居下来,后裔长居于此。

位于晋江出海口的蟳埔村总共16个姓、7千多人,号为“蟳埔十六姓”,人口最多的是黄姓,他们祖先据说是五代时期惠安一位皇后的族人,明朝时迁来晋江入海口并定居下来,而他们是最后迁来的,其他姓氏的家族,有些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有些是东南亚人的后裔,还有琉球人的后裔。

展开全文

在蟳埔村外,晋江边上的法石码头曾是一处重要的货运港口,大量海外商船曾在这里停靠和装卸,虽然如今已一片荒凉,但江边留下的一座佛龛石像上仍能找到往日的多元文化痕迹:佛龛上既刻着佛像又刻着西域神像,显示出各种文化在这里友好融合的迹象。

与惠安女并称的“蟳埔女”,头饰特别

这个村的女人发髻上一律插满了色彩艳丽的鲜花,这种“簪花”的风俗据说就来自于琉球,而她们常戴的茉莉花、素馨花则是阿拉伯人从西域带到本地种下的,这种装饰习惯被称为“海上花园头上插”,也是蟳埔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果说簪花围、蚵壳厝(用牡蛎壳盖房子)是蟳埔村两大被公认、能够溯源的传统风俗,那么,村外的“矮人墓”则隐藏着一桩难以破解的历史谜案。

海滩斜坡一带的墓地历史悠久,村里人都知道,那里是从明朝留下来的古墓。

五六十年代时,为了完成植树计划,村里有人大着胆子掀开了斜坡上的坟包,看到每个坟包下面都埋着3—6个“黄金瓮”,每个“黄金瓮”都有一具化成白骨的尸骨。

“黄金瓮”是泉州当地的一种墓葬风俗,又叫“二次葬”:当地人去世后,先将整个尸体放进棺材里,叫作“凶葬”;等多年之后尸体化为白骨,再打开棺材,将骨头取出来放进陶瓮里入葬,这叫“吉葬”。

由于这些白骨被讳称为“黄金”,放白骨的陶瓮也就俗称为“黄金瓮”。

村里人以前也从墓场里挖出过普通大小的“黄金瓮”,那些瓮外刻着明朝的年号,与泉州其他村庄的古代墓葬区别不大。

让人感到神秘的是斜坡上的坟包,墓壳子一打开,里面安放的全是仅有40厘米高的小“黄金瓮”,只有普通“黄金瓮”一半大小,让村民感到难以理解。

从尸骨的长度判断,这些墓主生前还不到1米高,如果只有一两个的话,可能属于侏儒,可上千个小黄金瓮的出土,就证明有成千上万人身高相仿的矮人存在过、并被同时安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但村民,后来前来调查分析的考古学家也没能得出明确结论。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住房不够,只能在斜坡一带另建宅基地,上千个小“黄金瓮”被掘出迁走,“矮人墓”几乎全都被平,但关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和争议仍在进行。

2、矮人墓的神秘细节

据村里老人会会长黄荣辉回忆:

“‘矮人墓’在上面三四辈人的时候就有了。四十几年前沙滩上有好几千个坟包,每个坟包下埋着几个‘黄金瓮’……上千个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海边的斜坡上。”

按他回忆中的数量判断,墓场的“黄金瓮”应该有上万个,村中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也印证了他的话,认为斜坡一带确实有上万个“黄金瓮”,应该是明朝时期的古墓,这些属于“矮人”的小“黄金瓮”下,还有很多普通大小的“黄金瓮”,也是明朝的古墓,两者加在一起有上万个,而属于“矮人”的部分只有几千个,不到一万。

还有村民补充说,“小矮人墓”就是当地土著的墓葬,据祖辈传说,古时候,这里曾被称为“小人国”,当地人曾被称为“倭奴”,而这里到底是不是曾经生活过一群小矮人,除了墓葬外,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或遗址能够证明。

帮村里人盖房子的泥瓦匠杨金榜回忆他在1986年看到的挖掘场面,说:

“坟包有几千个,下面埋的‘黄金瓮’差不多40公分高,上面用糖水灰封盖。坟包都连在一起,一个挨一个,没有间隙。盖房时挖出了很多‘黄金瓮’,‘黄金’也见了不少——腿骨很短,也就20公分长,但头骨跟正常人一样大小。”

大腿骨“还不及筷子那么长”,而头骨却跟正常人大小一样,见过“黄金”的村民们从种种迹象分析,都认为这些尸骨属于“矮人”而不是夭折儿童。

当时,杨金榜看到小“黄金瓮”下还有大量普通大小的“黄金瓮”,大瓮上刻着明朝年号,而小瓮上却没有字,也感到很纳闷。

“糖水灰”是一种造价昂贵的封墓办法,用糯米、糖浆制成,老百姓根本用不起,过去只有富户和当官的人家才会用。

而“矮人墓”上用的全是糖水灰墓封,上千个坟包几乎用糖水灰一次性封住,在斜坡上一个挨一个,整整齐齐地连在一起,就算大户人家也建不起来这种规模的墓封,至少是举全村之力才能完成。

由于这些“糖水灰”制成的墓壳子质地实在是太坚硬了,所以,几百年来,“矮人墓”一直未被掘开,直到几十年前旧村改造时,才暴露内部的秘密。

而破开的那些墓壳子由于用料扎实,还被村民拿去盖起了房子,不少人家院墙上仍能看到这些带着瓮顶圆盖形状的“矮人墓”墓壳子。

据泥瓦匠杨金榜当时了解,附近人对“矮人墓”的来源,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些“黄金”属于入侵被歼的倭寇,他们战死后无人安葬,后来寺院等慈善机构将尸骨收拣起来、统一安葬;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些“黄金”是台湾小矮人留下的。

“倭寇说”流传开以后,很多日本、韩国的学者也前来调查,但并没有得出结论,因为来自日本的倭寇虽然矮小,却也不至于是普遍低于1米的身高。

3、考古发现

约1998年左右,泉州市海交馆考古部工作人员来蟳埔进行调查时,他们从小“黄金瓮”的盖子上发现了一幅神秘图案和由毛笔写下的字迹。

瓮盖留在一户村民家的院墙上,肉眼无法看见图案,而用相机放大几倍后,形状非常清楚:黑白分明的图案中有个立体镂空的造型,像是一个张开双翼的蝙蝠。

盖内的图案

在另一个瓮盖里,考古人员看到了“讳某某某、康熙某某吉日、某某、乾隆正月十八”等字样。

盖内的字迹

从年号分析,这些“黄金瓮”内是康熙年间去世的死者,在乾隆年间被集体二次重葬。

盖内的字迹

考古人员打开了几个迁往别处的小“黄金瓮”,从中找出了几个头骨,而经解剖学专家王庆林和泉州海交馆馆长鉴定分析,认为有些头骨不属于人类,因为有个头骨上面长了两只角,其中一只已经断裂,还有个头骨的形状和脊柱相连的部位与人类不一样,“基本上可以排除是人类的可能,是兔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小“黄金瓮”中的腿骨有的只有筷子粗细,就连刚出生的婴儿的骨骼也比它粗,看起来几乎像是鸡、鸭等家禽的骨头。

由此,一些专家认为:

“人类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应该属于某种非灵长动物,但具体是何种动物还不能确定。”

但村民们觉得这种分析不可靠,根本无法接受。

一个当地阿婆说:

“不可能是动物的骨头,猫死了挂树头,狗死了随水流,从来没听过蟳埔有葬动物,而且还是二次葬的习俗。”

在装死者骸骨的器具里,怎么会存在动物骨骼?倘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专家们查阅了泉州地方志和一些史料后发现,在明朝嘉靖皇帝在位的最后几年,泉州城曾遭遇到一场空前的瘟疫,遍地都是死尸。事后,城内有个叫顾应兰的名门子弟,是明朝著名清官顾珀的孙子,专门征集了一批人去收敛尸骨,据记载,他们用土筐、竹席等工具,往城外运走了1.6万具尸体和骨头。

由于尸骨数量太多,加上这些收尸的人也不是专门的仵作,见骨头就铲,这样一来就往瓦罐中混杂了各种动物骨头、泥土和杂物,而考古工作人员又打开一批小“黄金瓮”后,确实发现里面有不少杂物、泥土。

这个解释与“矮人墓”的墓葬形式最为符合,否则的话,难以解释这些动物骨头如何混入“黄金瓮”中,而几千个小“黄金瓮”又如何会统一安葬。

除了“瘟疫说”外,蟳埔村一个研究“矮人墓”多年的民间学者黄金堆还提出了“夭折儿童说”。

他认为,过去泉州很多家庭经常生十几个孩子,因医疗条件限制,有些孩子难养大,那时泉州有个传统习俗,五岁以下的孩子夭折了不埋进土里,而是用草席一包就扔到晋江中,蟳埔村正好位于晋江入海口,晋江到了村口突然向东急转弯,导致江里的浮尸被冲到海湾里,大部分被水冲上了“后山兜”的海滩,也就是“矮人墓”的位置,他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在那里见到过很多个夭折小孩的尸骨。

晋江入海口

而蟳埔村是泉州比较重视闽南传统习俗的地方,这里的渔民出海时捞到尸骨甚至是动物尸骨都会带回村里供着,当地有点迷信的说法认为“如果在海上看见了尸骨不捡回来,下次出海会遇险情。”

按照黄金堆的研究,这些“矮人墓”就是这么来的。

明清年间,有人把从海滩拣回来的大量夭折儿童尸骨集中进行了安葬,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墓葬规模,而且,坟包下的众多小“黄金瓮”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明显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4、三种关于“矮人国”的猜测

除了这两种说法外,还有三种有一定史料支持的猜测,与《山海经》等著作里记录的海外“小人国”传说有一定关联。

第一种是“菲律宾毗舍耶人说”,据《诸番志》和多部宋朝史书记载,南宋年间,来自吕宋群岛(菲律宾)的毗舍耶人曾多次侵犯晋江沿海。

《诸番志》一书说:

“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与其国(毗舍耶国)密弥,烟火相望,时至寇掠,其来不测,多罹生蟳之害,居民苦之。”

据记载,“毗舍耶人”面黑如漆,他们行踪无定,常乘舟在海上往来劫掠,是一群心狠手辣的海盗,后来,他们被泉州知州汪猷带兵打败,上千多个“毗舍耶人”中有四百人被俘,其他被击毙者可能被就地掩埋在出海口,而且,这一种族此后就神秘地消失了。

虽然关于“毗舍耶人”的身高没有记载,但无论是日本还是菲律宾、中国台湾,都另外记载过日本岛、吕宋岛一带有很多穴居的“小黑人”,他们浑身皮肤黝黑、身材矮短、好战爱抢劫,个头只有“三尺”高,几乎只有成年人一半的高度,也就是说,几百年前,东南亚一带存在过“小黑人”,而除了“毗舍耶人”外,中国史书中没有其他东南亚黑人的记载,“毗舍耶人”是否与“小黑人”同一种族?是否“矮人墓”里埋的就是南宋时当海盗被杀的“毗舍耶人”?

这种根据史料推理出来的猜想有一定的支持者。

第二种是“台湾小黑人说”,台湾原住民赛夏人有个叫“矮灵祭”的祭祀仪式,每两年举办一次,传说是为了纪念一批从外地迁来台湾的“小黑人”。

这些台湾“小黑人”曾教导赛夏人学习耕作等技术,但后来又曾多次攻击赛夏人,导致了部落战争,最终“小黑人”全军覆没,此后,每当收获季节,赛夏人都会举办“矮灵祭”来庆祝收成。

收获季节,台湾赛夏人最重要的庆典”矮灵祭“

几乎所有台湾土著民族都流传着与“小黑人”相处的神话传说,那么,与台湾只隔一道海峡的福建是不是也有这种“小黑人”存在过?后来也因此留下大量墓葬?

这种猜想是根据民间传说推论的,也有学者为此著文。

第三种是“印尼弗洛勒斯人说”。

2004年,一个由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人类学家组成的考古队在印尼弗洛勒斯岛的洞穴发现一位成年女子和其他个体的遗骨,证明1.8万年前印尼曾经存在过一个“矮人族”,其中成年男子身高不到1米,与泉州蟳埔村发现的小“黄金瓮”尸骨高度差不多。

对此,有学者认为“矮人族”就是印尼土著的祖先、是一种小体型原始人,也有人认为是因病理原因造成了印尼当时存在一些侏儒身高的原始部落,还有澳大利亚学者认为,当地岛屿面积小、生存资源贫乏、天气湿热,而身材变小不仅消耗的食物少,也容易散热,所以会出现这些“矮人族”,但无论如何,“矮人族”的确是在东南亚一带存在过的。

蟳埔村“矮人墓”里葬的到底是大量夭折的孩子还是海外“矮人族”,虽经多次考古调查,至今仍未得出明确结论。

由于相关猜测和论文实在太多了,而墓葬又年代久远,如果想获得一个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意见,可能需要大规模挖掘、文物考古和骨龄鉴定,才能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报《福建泉州“矮人墓”:“黄金”白骨藏秘密》

武汉晚报《福建泉州矮人墓主人身份成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