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报道《海盐“共享法庭”覆盖镇街村社》。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是申论和面试命题的好素材。
“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解决了,真好!”“法官给的建议很专业,我们信!”“这些真实案件真给我们打了预防针!”……桩桩件件,都是对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工作的点赞。
海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爱民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海盐法院充分发挥“共享法庭”的“便捷驿站”和“桥头堡”作用,深入拓展“共享法庭”应用场景,将“共享法庭”建设与诉讼服务、诉源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创新司法实践、优化司法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截至目前,海盐共设立“共享法庭”177个,实现镇街、村社全覆盖,一个布局合理、对接顺畅的“共享法庭”工作体系正在形成。
打造诉讼服务的“便捷驿站”
“不用出远门,坐在这里就能把事情解决了。”此前,老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头部受伤,诉至法院后,经法院判决进入执行。老王认为因交通事故纠纷对其生活造成急迫困难,故提出国家司法救助申请。
因老王行动不便,执行法官打开“共享法庭”平台,通过视频连线对案件情况进行确认。最终,老王在村委会的“共享法庭”里完成了赔偿协议的司法救助相关手续。
据承办法官介绍,“共享法庭”集成并全线贯通诉前调解、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各节点司法服务功能,实现了法院、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与老王一样感慨“共享法庭”便捷的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有一人多次向我借钱,但是借款后一直未还,现在人也杳无音讯,为此恳请法院能够为我立案审查。但我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希望法院给予法律援助。”老人在给法院的信中如是写道。
得知情况后,海盐法院第一时间与老人取得联系,告知其要准备的证据材料,并通知所在社区“共享法庭”红色代办员上门为其提供诉讼服务。红色代办员为老人草拟了民事起诉状,通过小程序协助他完成了网上立案。
展开全文
据了解,海盐依托“共享法庭”创新探索“红色代办岗”向村(社区)延伸,由“共享法庭”庭务主任担任“红色代办员”,推进便民诉讼服务全方位、无死角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务。
构建多元解纷的“重要前哨”
2022年9月23日,海盐法院“共享法庭”(沈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成立,这是海盐首个在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的“共享法庭”。
“我们通过‘共享法庭’连线法官,就农村宅基地买卖、子女赡养等问题进行咨询和交流,这样的双向赋能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优质的司法服务,也让法院各项工作都能听到人民意见、受到人民监督。”现场,有人大代表表示,这是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司法实践的充分体现。
在“共享法庭”布点时,海盐法院结合关注普通群体和诉讼高频主体,精准对接基层司法服务和类案解纷需求,以“借力发力,放大优势”的理念,积极推进专业化、行业化特设“共享法庭”建设,整合多方力量,打造了一批精准聚焦、特设先行的“共享法庭”,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
例如,海盐法院在县公证处特设“共享法庭”,借助“共享法庭”平台积极发挥赋强公证的防控风险作用,在涉金融纠纷领域建立“法院+公证处+金融机构”联动解纷机制。2022年以来,共办理金融赋强公证390件。
2022年以来,海盐法院还在百步商家共治联盟、妇联、人保财险海盐支公司、县工商联(总商会)等地设立“共享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各基层组织,进一步推进类型化诉源治理。
筑牢基层治理的“法治阵地”
“叮!您的讲课订单来了!”2022年3月,海盐法院“共享法庭”联络人收到了来自武原街道的讲课预约订单,订单注明了听课对象和需求。随即,联络人在海盐法院“共享法庭”联络法官群内晒出订单,在线等待法官接单。半个小时后,沈荡人民法庭的法官朱梦杰接下了这笔讲课订单。
2022年3月2日下午,通过“共享法庭”,朱梦杰给武原街道各村(社区)30余名调解员上了一课,通过真实案例讲解,调解员们明白了审判实践中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审理难点、案件特点、审判思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良性互动。
“订单式”服务贴近群众的同时,海盐法院还结合“联村法官”制度,建立“共享法庭”一对一运行指导机制,由联村法官担任村社“共享法庭”的联系法官,对全县村社“共享法庭”庭务主任开展经常性调解指导,有效解决了“共享法庭”落地难等问题。
此外,海盐法院将“共享法庭”作为开展法治教育、普法宣传的重要平台,通过观看庭审案件直播现场等普法宣传方式,让法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老百姓感受阳光透明的司法运行机制。
“我们要让老百姓有纠纷首先想到找‘共享法庭’,有纠纷能在‘共享法庭’妥善化解,让更多群众在了解和使用‘共享法庭’的过程中提升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杨爱民说。
文章素材来源 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