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 三农 降雨 切实 防范

【赣州三农】强降雨和持续寡照天气来袭!切实加强农业生产防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8 04:36:02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影响,3月22日开始,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现冰雹、大风、雷暴、短时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且近期还将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当前早稻、蔬菜、油菜、脐橙、畜禽以及水产等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需切实加强防范,分类指导抓好防灾减灾。

一、早稻

当前强降雨和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早稻育秧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水稻秧苗根系及叶片生长缓慢,苗期长势偏弱,移栽时间比常年推迟,移栽后返青时间延长;多雨天气易使稻田关水较深,造成土壤缺氧,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变弱,水稻叶片出叶速度减缓,群体生长量不足;造成窜灌窜排,肥料流失导致水稻营养不足;导致稻瘟病等病害的流行和“两迁”害虫发生几率增加。防范技术要点:

一是加强分类管理。已播地区需加强早稻育秧棚膜管理,提前压实、密闭棚膜,有条件的采取加厚覆膜措施;秧田做好平水缺,并疏通沟渠,齐苗前做到水不上畦面。已催芽达适宜播种的稻种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可避开降雨时段适时播种,播后及时压紧棚膜,做好保温措施。尚在催芽的稻种可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延缓催芽进度,降雨间隙期及时播种。还未进行播种的做好选种、浸种、消毒、催芽,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

二是加强育秧控温。大棚育秧1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严防秧苗徒长;秧苗2.5-3.0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移栽前将大棚边膜揭开炼苗3天左右。拱膜育秧出苗期膜内温度控制在32-35℃促齐苗,遇长时间阴雨天气,每隔3-5天中午揭开膜两头通风换气1次,降低膜内湿度。移栽前3-5天亩施尿素4-5公斤作“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

三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早稻秧田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秧田期防治1-2次,主要防治稻蓟马、稻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移栽前1-2天秧田喷施1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减少大田前期病虫害。

展开全文

二、蔬菜

一是及时清沟理渠。做到雨间排水畅,雨停畦沟不积水,尽量缩短蔬菜作物受水淹的时间,防止沤根烂根,尤其是大棚四周一定要深开排水沟,防止棚内积水。加固大棚、水渠、供电等设施,关闭危险区域电力设施。

二是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残留的杂物,对沾染泥污的植株可用清水小心洗除,对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苗固定,对已经感病的植株及时清除。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在土壤利水后及时进行浅中耕,以促进根系恢复生理功能,提高吸水吸肥保墒能力。同时,要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及时疏除过密的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以加大通风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是及时追施肥料。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土壤肥料流失较多,要抢有利天气进行补施薄肥,并可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大棚内补充肥水,最好采用滴灌,不可大水漫灌。

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大风、暴雨灾后易导致蔬菜物理性损伤,加上田间湿度较大,伤口极易感染病菌,易造成病害流行。要抢晴及时用药,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疫病、霜霉病、软腐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易发病害的防治,所用农药宜选择内吸性或速效性的品种,为提高药效可在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洗衣粉,以提高药液的附着力,但应注意酸性农药不能加洗衣粉,以免降低药效,同时注重蔬菜质量安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注意安全间隔期。

五是及时抢收抢种。大量雨水过后,易引起田间蔬菜瓜果的腐烂,对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尤其是瓜果类),要及时采收上市,减少损失。灾后被毁绝收田块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抢种补播,可根据市场行情,因地制宜抢播上海青、华王青梗等速生叶菜,争取尽快上市,保障蔬菜供应,提高经济效益。

三、油菜

目前我市油菜处于角果成熟期,受极端天气影响易导致油菜倒伏、植株、角果受损,诱发和加重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水,清除田间受损植株、叶片、角果等残体,加强病害的预防和防治,及时喷施菌核净、咪酰胺、嘧菌酯等药剂。

四、脐橙

近期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易造成脐橙园树枝条折断、叶片破碎,成为病菌入侵的窗口,要尽快剪除病枝、病叶,并将其清除出园进行深埋或焚烧,对主干、枝干大伤口,及时涂抹抹凡士林保护或者喷布杀菌剂。及时修复被暴雨冲崩塌的果园沟渠、梯带,保证完善畅通。中到大雨天气巡视果园,及时排除脐橙园内积水。在果园高截坡下建房的,应注意防范滑坡等自然灾害。

五、畜禽

一是提前加固圈舍、排除积水。提前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或加深养殖场的排水沟渠,保证排水顺畅。开展养殖建筑设施检查,及时修补加固漏水、不牢部位;及时储备排水泵等设施,及时抽排场内积水,防止圈舍漏雨内涝或坍塌等事件,引起更大损失。做好电路和设备检修,避免漏电触电。

二是加强环境控制。迅速开展对过水地带畜禽生产场所及周边环境、生产工具全面彻底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场地道路、车辆、用具、物品等应选择合适消毒药物,进行彻底喷洒消毒,喷洒不漏死角。在灾后一星期内要一天一次定时消毒,同时要做好畜禽场隔离工作,严禁灾后到外地调入畜禽,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饲养场。

三是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畜禽栏舍要保持通风控温、干燥、清洁卫生和安静的环境。要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增喂一些多维、电解质及免疫增强剂等。饮水中可加入一些复合维生素,以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和抵抗力。牛羊等放牧畜禽,放牧时避免饮用被污染水。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特别是对一些栏舍倒塌严重的饲养场(小区、户),正常且能达到上市标准的畜禽要及时出栏或屠宰,避免因养殖场地减少发生高密度饲养,影响畜禽正常生长。

四是确保畜禽饲料用水安全。阴雨天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要加强饲料保管,应做好新旧料标识,保证饲料先进先用。饲料堆放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厘米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同时要少喂勤喂,尽量做到当次投喂的饲料当次吃完,以免饲料留在食槽中被烂泥、雨水污染,剩料也要及时清除,以保证清洁卫生。加强水源消毒,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严防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疾病,防止“病从口入”。

五是加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对砸死、淹死等死亡及死因不明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免疫和治疗,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等疫病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开展免疫,防止疫病发生。饲养人员注意穿工作服上岗,养成勤洗手习惯,特别发现伤口要及时处理医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畜禽,防止感染疫病。

六、水产

一是及时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池塘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网箱养殖要注意预防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冲垮,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物。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拉到水质好、避风浪、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尽可能在泄洪道采取防护措施,如设置拦网等。

二是抓紧修复养殖设施。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围网养殖进行扶桩补桩,清除水草等杂物;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转移到安全塘口或网箱中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对于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倒埂逃鱼。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鱼类再次逃逸。对于小龙虾养殖池塘,水淹后外塘的野杂鱼会进入池塘,应迅速灭杀;灭杀野杂鱼的方法是每亩用15~20千克茶粕+1千克盐浸泡12小时,再用25千克/亩生石灰化开,倒入泡好的茶粕,混合后全池泼洒。

三是做好塘内水生动物养殖。适时补放水产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尤其是塘堰和围网区域内剩余水产动物情况的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

四是防止疫病发生。加强养殖水域的病原检测,以防各类动物性疾病相互传播。特别是洪水过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急剧增多,很容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质减弱,引发其他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同时上游水由于温度、pH值等理化因子与下游水有一些差异,也会导致鱼体不适,造成死亡。要做好死鱼无害化处理,坚持巡塘及时发现病害,准确诊断科学用药。要灵活掌控水色和透明度,化学、生物、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及时换水、加水,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

五是加强投饵。降雨时由于水温降低,鱼类吃食减少,应适当降低饲料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及预防水质恶化。水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应选择配合饲料、加大饲料投喂量,并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投饵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同时拌饲料投喂维生素C(每千克饲料用300~500毫克),每天一次,连喂5~7天;养殖草鱼、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每周应投喂青饲料1天,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发生。

来 源:种植业科 许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