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伊朗方面,突然对签订时间还不满两年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产生了焦虑感。
据伊朗媒体《德黑兰时报》报道,伊朗议会主席阿里雷扎·萨利米前段时间表示,加快落实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挫败西方孤立伊朗的计划,因此必须朝着这个方向排除可能的障碍。
【伊朗议会主席 Alireza Salimi】
伊朗-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博鲁杰迪也附和说,伊朗总统莱西未来访华有助于双边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但他也话里有话地表示,他领导的协会对当前的合作进度不满意。博鲁杰迪声称,伊朗方面希望中方能“采取重要步骤”加强关系,比如说多多投资伊朗的发展项目,为运输、制造、能源、经济、贸易等不同领域开展合资企业铺平道路。
看起来,伊朗方面对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进度相当上心,甚至认为是在与美国对伊朗的遏制战略“赛跑”,为此还产生了一种焦急的心态,生怕耽搁了进度,但是急也没用。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从签署至今,中方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是伊朗这边仍然瞻前顾后,没有及时从战略高度看待双边关系。
【中伊25年合作协议,前前后后历经5年】
展开全文
这种瞻前顾后,从25年合作协议签署之前就一直存在。2016年,中国与伊朗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当时,伊核协议生效不久,西方制裁逐步解禁,中国也有意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东,因此两国发展双边关系也是水到渠成。
不过,伊朗随后对发展与中国合作关系却不怎么上心了。主要原因就是,伊朗政府虽然与中国合作,但当时民间交流还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伊朗民众也喜欢戴着西方世界的滤镜去看待中国,对中国的了解停留在非常肤浅的阶段。即便中方曾经顶着国际制裁的压力,给伊朗发展经贸互通有无,解了后者的燃眉之急,但在别有用心的媒体推波助澜下,很多伊朗人反而对此抱有负面观感。
【伊朗总统莱希】
不仅如此,随着中伊双边关系升级,伊朗政治精英反而将炒作、操纵反华情绪当成了自己在政坛中博弈的筹码。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于2005年至2013年执政,在他任上,中国一跃成为伊朗的主要贸易伙伴,两国还签订了价值17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然而,当中国伊朗两国开始围绕双边合作协议商讨时,谋求东山再起的内贾德利用自己残存的影响力,发出极其不和谐的声音,在民间博取大量的曝光度。不仅给中伊双边制造了障碍,还给了西方媒体大做文章、恶意引导的机会。
跟内贾德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时至今日,对中伊双边关系抱有偏见的伊朗政客也大有人在。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伊朗虽说在地缘上划归中东国家,但一直认为自己其实是西方阵营的一份子,跟东方文明国家有天然的疏离感。这也变相导致,在伊朗外交决策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历史纠葛以及地缘冲突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边缘位置,矛盾深植的美欧反而是不折不扣的核心。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
换句话说,伊朗虽然很早就开始推行“向东看”战略,但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在挤入西方核心圈子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后,一种报复性的转向,将中国以及俄罗斯还有印度等东方大国,视为自己与美欧勾心斗角的筹码,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决定了伊朗在与中国发展关系时,内生性动力有很大的不足。
所以在2016年,一方面是中伊合作关系升级,另一边是解除制裁的美欧,伊朗迅速倒向后者。与中国的25年合作计划暂时搁浅。直到2019年,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发起全面制裁,伊朗随即再次向东看,中伊25年合作协议才得以继续向前,但也经历了2年的缓冲期。在看到拜登上来后,美国虽然有意重返核协议,但谈判过程中明显缺乏诚意,伊朗这才不再磨蹭,与中方签署协议。
【伊核协议谈判无望,伊朗这才下定决心全面东看】
但即便是在协议签署以后,伊朗这边仍然不消停。此前中国与沙特等海湾国家接连召开三场峰会,并发表联合声明,这是中国与海湾阿拉伯深化关系的正常过程,伊朗却对号入座,误认为自己是“被针对的第三方”。实际上,中方说得很清楚,伊朗跟海湾国家都是中国的朋友,不存在针对任意一方的说法。
此外,伊朗内部唱衰中伊25年协议的政治精英依然大有人在。在这种氛围下,中伊合作怎么能顺利地推行下去呢?伊朗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怪起中方投资力度还不够,恐怕是本末倒置了。中伊本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国可不亏欠伊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