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快捷了解3D打印行业本月发生的新鲜事及新变化,《3D打印快刊》每月一刊,网罗、梳理本月3D打印行业的重点资讯,包含四大模块:产业新政策、行业新动态、技术新成果、商业新活动。
2023年第2期《3D打印快刊》来啦,2月份行业未有新政策发布,一起来看看其他方面值得关注的大事和新变化吧~
行业新动态
第六届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定档6月15日-17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举办,大会咨询电话:13319228350(微信同号)。
2月11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3D打印技术推广会暨技术成果展示会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数字外科精准治疗新理念、新技术、新器械的前沿热点,围绕相关临床研究、应用展开学术交流,分享3D技术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诊疗经验。
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3D打印临床应用基地暨师市总医院医学3D打印中心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揭牌成立。这标志着,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成为兵团首家“医学3D打印中心”。
02月22日,依托于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爱康医疗3D打印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举行。
2月24日上午,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理事会的有迈普医学、珠海赛纳三维、光韵达光电股份、大族和光科技、连平旷隆实业、瑞通生物科技、峰华卓立股份、中山大简科技、深圳创想三维、深圳纵维立方以及广东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共三十多家企业代表。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旗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丛书”之一 的《生物材料三维打印技术及应用》于2月份正式出版发行。全书旨在致力于丰富和发展生物制造、生物三维打印及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学科科学内容,为相关领域学者及研究生学习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
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工业大学刘晓暄教授团队带领下联合申报的项目——《高性能 3D 打印光敏树脂的原创制备技术与产业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内工业级3D打印厂商华曙高科在2月18日正式提交了注册,更新了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注册稿),补充了很多最新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华曙高科距离上市敲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专注于全球科技初创公司商业进展的研究机构 StartUs Insights发布了“2023全球3D打印有潜力的20家初创公司”名单,RAYSHAPE铼赛智能凭借出色的DLP数字牙科3D打印机,和完整的3D打印解决方案,成为榜单中的公司之一,同时入选的中国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Fraunhofer ILT)孵化的高新科技企业云耀深维Aixway。
美国能源部(DOE)最近宣布为其国内涉及增材制造(AM)生产风力涡轮机的相关项目提供3000万美元资金支持。
3D Systems因发敏感3D数据到中国报价,需向美国支付2500万美元罚款。
技术新成果
西湖大学的周南嘉课题组使用可固化的水凝胶基支撑基质和可拉伸的银-水凝胶墨水,首次实现了水凝胶电子器件的3D打印。开发了一种用于水凝胶电子器件的EM3DP的水凝胶基支撑基质和导电油墨。
浙江大学刘嘉斌副教授团队与湖南大学雷智锋教授团队,突破了增材制造难熔高熵合金室温脆性限制。采用激光增材技术制备的TiZrHfNb合金展示出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屈服强度为1034 MPa,拉伸延伸率达到18.5%。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中心孙伟课题组基于跨尺度纤维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了一种导电多尺度纤维神经导管(MF-NGC),为组织工程手段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熔融近场直写技术(MEW)和静电纺丝的跨尺度3D打印成形平台,能够可控制备从纳米、微米到毫米级的多尺度纤维,同时提出一种导电多尺度纤维神经导管(MF-NGC),提供可与天然组织相媲美的多层级结构和力电性能,在外周神经修复方面具有“一石三鸟”之功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陈忠教授担任协调研究者的阿迈特全降解外周血管药物洗脱支架系统PeriSorb®临床试验顺利完成了FIM阶段临床研究。在完成术后随访的受试者中,器械成功率为100%,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手术临床成功率为96.67%。靶病变初级通畅率89.28%,术后90天未行过 TLR 的靶血管通畅率92.86%,均达到了预期终点指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所副教授李木军、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王柳与南加州大学教授Yong Chen合作,提出了一种原位双重加热(ISDH)策略,成功实现了对具有多种流变性质和功能特性的热固性材料的墨水直写(DIW)打印。
宁夏大学冒杰与浙江大学罗英武及贺永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3D打印的可高频响应人造肌肉,并利用该人造肌肉,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昆虫大小的软体机器人。整个机器人仅15mm,比硬币小,重量仅450毫克,能够超快移动,速度约4个体长每秒,是已报道介电弹性体驱动机器人中爬行最快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先进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在机器人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通过3D打印技术结合墨水干燥收缩干预,制备出具有湿度敏感特性的3D柔性机器人,可实现在湿度控制下的自由爬行,并且无需电力供应。
大连理工大学的宋克东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姜大庆医师联合中科院过程所聂毅研究员团队,利用挤压3D打印设计了一种富含微通道网络的混合支架,该支架由脱细胞细胞外基质(dECM)、明胶(Gel)、季铵化壳聚糖(QCS)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dGQH)组成。添加的 Exos 促进了细胞在支架上的附着和增殖,并且在体外和体内 dGQH@Exo 支架中的成骨和血管再生显着增加。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王贵怀团队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基于生物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类有生命的类神经纤维,该纤维由类似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水凝胶包裹着高密度的神经干细胞组成,纤维定向排列组装为精准适配脊髓损伤区域大小的微型类组织,可作为移植物进行修复治疗。
浙江省3D微纳加工和表征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仇旻实验室研究成果证明了在总厚度为110 nm的TiAlN在TiN复合膜上组成的谐振吸收器上的超快激光着色。这种超薄薄膜不仅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形成时间,激光在TiAlN-TiN薄膜上打印颜色具有宽色域、宽视角、高通量、高分辨率和高耐久性等特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院士团队开发了4D打印定制、可生物降解、整体不透射线的仿生VSD封堵器,以避免传统封堵器可能引起的移位、晚期栓塞、定位不准等问题。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兰红波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牺牲基板电场驱动微尺度3D打印制备高性能TGHs的方法。这是目前第一次研究液态膜基板上的电场驱动喷射印刷的技术,这为电场驱动喷射印刷技术带来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采用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印刷基板,实现了厚膜银浆料在玻璃基板上的高分辨率印刷。
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孟松鹤教授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通过直写4D打印陶瓷前驱体来制备复杂结构陶瓷的新策略。合成了一种具有可重构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的陶瓷前驱体复合材料。
韩国UNIST和KERI研究员合作的科研团队,基于电致变色技术,研发了一种可3D打印AR/VR隐形眼镜的特殊技术,该技术的侧重点是生产效率高、量产成本低、具有商业化可能性。
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和海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利用了声波进行制造,无需接触即可进行打印,并控制声波制造了复杂的几何3D形状。
商业新活动
安徽增材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增材云”)与安徽兴瑞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芜湖英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玺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就“3D打印智能工厂建设”、“智能设备远程运维”、“基于C2M模式的个性化定制”以及“企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2月9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上海云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激光精益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上海云铸工厂举行。 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石窟艺术馆,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大体量文物复制工程,采集了10000张石窟照片,打印了842块模型,安装了3个月,最终实现了云冈石窟成功“搬家”。
国内万吨级铸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项目,入驻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并于2023年2月10日试生产。 BOTTER和锐步联手推出了狂野的3D打印贝壳鞋,展示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全世界首款3D打印兼具实战性能的篮球——Wilson无充气概念篮球,亮相NBA盐湖城全明星扣篮大赛,火遍了全球,大量观众对这个篮球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香奈儿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带有色斑的人类皮肤模型,为护肤品开发和测试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知名的曲棍球设备制造商Bauer Hockey与3D打印制造商EOS合作开发了全新的Bauer REAKT头盔,这款头盔使用了定制的3D打印内衬,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保护性。
增材云发布3D打印全流程运营管控平台3D-MOM,面向增材制造领域中小型3D打印企业提供的全流程协同运营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中小型3D打印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实现从客户下单、原料入厂到3D打印产品出厂的全链路、一站式数字化管理。
END
增材云是由安徽增材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增材制造领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聚合六大资源:设计资源、模型资源、生产制造资源、产品资源、课程资源、软件资源;提供四大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基于标识解析体系的远程运维解决方案、基于C2M模式的3D打印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增材制造行业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助推增材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