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脱色、脱水、包装一套流程下来,理论上一个月能修复一支竹简。”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开设文物保护绿色通道,缩短保护方案的审批流程与时间。文物保护工作应从一出土就开展,始终让文物处于稳定状态。”
本期嘉宾方北松,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简牍修复有哪些难点?当文物修复师有意思吗?今年参加两会提了哪些建议?记者来到湖北荆州博物馆简牍展厅,实地感受方北松的选择与坚持。
用匠心守护文化遗产
在汉朝蔡伦发明纸张之前,竹木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把竹木劈成窄长条称为简,把竹木锯为较宽的长方片状则为牍。简牍被誉为学术价值最高的文物,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员最钟爱的“历史讲解员”。简牍上的文字内容丰富,涉及哲学、医学、法律,甚至是档案及书信。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简牍展厅内,一枚枚出土自荆州墓葬的简牍被悉心放置在展示柜里,战国、秦代、西汉……方北松从展厅入口处移步走来,凝视着这些按朝代顺序排列的竹木,仿佛在与它们对话,感受着先祖们的喜怒哀乐。
展厅里的大部分展品都是他亲手修复的。当那些精巧的文墨跃然出现在米黄色竹片上时,方北松是它们跨越千年的知音,每一块简牍的年代、出土墓葬、记载的内容,他都谙熟于心。“这块是天星观,战国时期的简,比汉代的简长。”“这块是周家台的秦简,保存得很糟朽。”
这些简牍上讲述着战国时期的卜筮祭祷,讲述着秦代生活中的《浴蚕》《病方》,讲述着西汉时期的法律文书……讲述着千年前祖先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延续文明的载体在被送到博物馆前,却往往埋藏在黑软烂泥中,难以辨识。“南方出土的简很潮湿,竹条子或木条子,在地底下泡了两千多年,含水量很高,质地很软,需要做好保护工作。”
许多地方无法辨认这些黑软的“木条子”,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识别,于是“老师傅”方北松受邀奔波在全国各地,寻觅简牍的踪迹。“我见过的简比较多,包括木简、竹简、木牍、竹牍各种形式的,我们一般能识别。”
展开全文
创新技术让简牍“说话”
在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方北松有个简牍修复工作室。一进门,工作台上成摞成摞摆着的竹简映入眼帘。每枚竹简都被封装在两条扣在一起的有机玻璃条内,与空气联通但又能维持恒温状态,整整齐齐地放着,方便工作人员读取。方北松告诉我们,这几百枚竹简的修复耗费了近一年时间。
“清洗、脱色、脱水、包装一套流程下来,理论上一个月能修复一支竹简。”做完简单的表面清理后,方北松将简牍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做红外扫描,提取简牍上的文字,之后再精洗并开始二次红外扫描。经过脱色步骤后将简牍用蒸馏水浸泡,放进玻璃管或塑料壶内暂时保存。过段时间再用化学材料填充简牍,做脱水工作,这一步骤为的是让简牍在空气中能够稳定保存。
粲然精美的简牍,出土前在墓葬中被地下水浸泡千年之久,出土时是糟朽木片,如同煮得软烂的面条,在氧化的那一瞬间漆黑如炭,文字无法辨识。因此,在简牍修复过程中,脱色和脱水技术决定着修复质量。
在长期的实践中,方北松为此类饱水简牍创新了十六醇填充脱水法和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法。
20世纪90年代,方北松想到经过蜡封,物品能完好保存几十年,那能否找到一种类似蜡的物品为脱水技术提供支持呢?带着这灵光一现的想法,他一头扎进实验室,从高分子材料找到低分子有机材料,终于找到了十六醇,它能将糟朽绵软的简牍从内部充填起来,便于长期保存。
在方北松看来脱水的难点不少,第一药水要稳定,第二颜色要浅,第三成本要低,第四可操作性要强。他查阅资料筛选了五六个比较合适的材料后,开始反复实验、小心比对。“这比做化学实验更要谨慎小心,化学实验做不成功可以再设计个路线,但我这个实验是做在文物上,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优化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方北松的脚步从未停歇。“还想找一个更稳定的材料,这个实验目前正在做,但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优化技术路线,优化填充材料配比。”
“文物得以还原本貌,后世留存,这是很开心的事”
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已为国内24个省市、9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完成全国80%以上的饱水简牍修护。大名鼎鼎的南昌海昏侯墓、四川三星堆遗址,乃至更早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湘西里耶秦简……都有方北松的身影。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了方北松坚持下来的源动力,而这份初心已经伴随他走过了35年的职业生涯。
当被记者问到是什么支撑他走过35年的漫漫长路,他的回答简单而真诚,“文物得以还原本貌,观众参观,专家研究,后世留存,这是很开心的事。”
方北松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荆州博物馆文物实验室。“当时的工作环境肯定不能跟现在比,有两间屋子都算不错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极少有人选择从事文物修复这项“冷门”工作,放眼全国亦是屈指可数。方北松凭借着对历史与哲学的一腔热爱,毅然选择了到清净的博物馆工作。“倒也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目标,就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终一生、干一事,要持之以恒做点小成绩出来。”
在简牍修复室里,看不到春花秋月,也没有红飞翠舞,只有年复一年的寂静和寒来暑往中锲而不舍的坚持。为了文物安全,他可以在烘干箱启动后几天几夜紧紧盯住设备温度;在考古现场,为了抢救竹简,他可以连续9年时间扑在长沙,每年365天,只有20多天回到荆州,最终整理出7.6万多枚有字竹简……直到今天,方北松每年在外出差的时间也超过了一半,南上北下、东进西行,他的人生轨迹早已与文物修复保护融在了一起。
“文物保护工作应从一出土就开展,始终让文物处于稳定状态”
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带来了几经打磨的建议——《关于开辟考古新出土珍贵有机质文物保护工作绿色通道的建议》。
方北松表示,诸如简牍、木漆器、纺织品、纸张等有机质文物不像陶器、瓷器等无机质文物易保存、保护。在地下埋藏千年之久的它们,出土那一刻已然非常糟朽。“刚出土的竹简接触到空气、氧气、紫外线,很快就会坏。全国各地出土的木构件,若是在现场放几个月甚至几年,表面会长霉或失水收缩。”“纺织品、简牍、木漆器到室内后要尽快采取措施进入保护状态,长时间的浸泡会导致文物慢慢变小甚至溶解在水中。”
“就如同跟时间赛跑,要尽量压缩时间将其保护住,不然损失会越来越大。”方北松表示,“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开设文物保护绿色通道,保障经费,缩短保护方案的审批流程与时间。文物保护工作应从一出土就开展,始终让文物处于稳定状态。”
监制:郭静、白中华
记者:凌姝、沈潇迪、张文、何彬、胡威虎
编辑:程穗儿、周洪、谢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