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论平凡和普通,都是忙碌的一生,不同的是,名人或明星更多的是聚焦在镁光灯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更被关注,职业能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生活虽然忙忙碌碌,却不炒作,也不被报道,工作含金量少,但生活压力依然很大。这样的人,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而大多数之外的,则被称作精英,是大多数人眼里的明星。
普通人所以普通,就是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他们若被聚焦,仍然可以步入明星的行列,明星都是被人关注出来的,他们是公众人物,活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中,被人集体审视,而当一个普通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遭遇这样的经历,他们依然会有一种质的改变。
王仪涵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她从9岁开始练球,这样的年龄,对于大多数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例外,他们都处于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中,父母一心期望孩子能够读名校,考重点,似乎,很多孩子都步入了这样的循环,当他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这样培养他,当他有了孩子之后,他又这样培养孩子,生活成了一种内容相同的循环,毕业之后,又想着拥有一个好工作,步入公务员或科研单位队列里,所有的孩子,大都如此。考上了,出人头地,考不上,沦为大多数,辛辛苦苦谋生,收入甚微,又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孩子上名校,考重点。
而学习不好的,又学艺术、搞体育,出来之后,谋着获奖拿冠军,有了名誉之后,再想着往公务员或相关单位挤。而那些做工地种地的,没有光环,没有名誉,没有高收入,没有高奖金,照样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个世界,哪一行都少不了,而哪一行都觉得自己不幸福,如何才能快乐生存,只有平等,如何平等,才能满足所有人的求知需求,教育开放,全民普及大学教育,名校资源共享,进行线上教育,让所有国人,都接受名校课程,一个老师十亿学生的模式,完全可以推广。
展开全文
目前,国民最渴望的便是教育的公平,优质资源达到全民共享,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不是教育的小众化,而是它的大众化,同样的一个专业,在双一流大学,似乎内容就变了,规律也变了,在实践过程中,就是另有一种文字,让它神化了?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双一流,还是任何一所普通的院校,它所设专业教科书的内容是一样的,那么,干吗要让大学教育出现三六九等呢?这是一种教育的病态,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家就能自修学校所学内容。
王仪涵的成长道路,和中国大多数冠军的经历,没有多少差异,依然是遇到了名师,进入专业队,入选国家队,成为头号种子选手,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当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是它的普及时期, 目前,好多世界冠军,进入了学校当教练,正是这样的趋势。而一个体育强国,体育最终的模式,是没有职业队,都是国人业余从事,这才是体育的终极,在国际赛事上,有一些国家,代表国家参赛的,他们的运动员,便有自己固定的职业,体育只是他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将来,全世界体育的终极应该是这样。
王仪涵退役之后讲,挥别这熟悉的走廊,我即将开启下一段绚烂的人生。之后,她开始自己的羽毛球推广活动,再之后,成为一名高校老师。大概,这也会成为一种规律和模式,从今之后,学校的体育老师都会成为体育冠军,想当学校体育老师,就得从事体育项目的比赛,成为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当所有的体育老师名额饱和之后,便是社会体育团队的教练。当这些也饱和了,体育也就趋于正常,成为一个人工作之外的兴趣和爱好。
让社会所有人达到幸福,就是缩小行业之间工资的差距,所有行业都差不多,同时,让教育普及,这样既可以提高社会幸福指数,也可以缩小两级分化。王仪涵退役后,嫁给了顾正赟,两人相差1岁,却是同月同日生,也极有缘。王仪涵职业生涯中,共获得过54枚金牌,其中有8个世界冠军,一个奥运亚军。而她的爱人,与她一样,也从事羽毛球运动。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夫妻。
随着时光的逝去,他们会渐渐淡出公众视野,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毫无例外的是,和大多数孩子的家长一样,王仪涵能够走上体育运动的道路,也受她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在她5、6岁的年龄,便被母亲带着打球,到她上三年级时,因为她身高比别的同学突出,而且,她的跑步在全班是最快的,暑假时,体育老师向她的母亲建议,让她学习一项体育运动,她的母亲就给她报了体育培训班。从她的经历看出,当前的教育,有个很大的问题,学校的体育老师不专业,孩子有体育特长,必须走培训的模式。只得说,中国的教育,有待改善。
她第一次打比赛,失败,她的教练鼓励她,说,你才打了多少年,你还远远不够呢?之后,她开始勤学苦练。之后,她一路向前。从她的成长过程分析,中国式教育,是把体育和文化课分家的,学生很小起,便在体育和文化上不同步。对于教育,看来,要做得很多,首先是普及,加大教育投资,其次是取消分数,以掌握原理为主,减少题海战术,生活中,并不需要做多少太过艰难的数学题。那些需要数学成绩好的专业,可以加强数学课学习。
那么,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她有孩子,一定会在羽毛球上有特长,之后,若非孩子不喜欢,很大概率,孩子会在体育上发展。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在职业的选择上,已经成了世袭模式,老子是村支书,孩子将来也是村支书。父亲是公务员,孩子也是干部。爸爸是企业家,孩子自然是企业负责人。还有星二代,富二代,匠二代等等。父母是工人的,孩子将来也是工人。父母没钱,孩子将来仍旧受穷。可喜的是,这种模式,正在被打破,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有了不一样。有些循环只有被打破,大多数人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她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爱情幸福的人,她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不足,同时,也启发我们对教育喊不,期望教育有所改变,特别是大学教育,应该加入投入力度,让它普及,同时,降低社会的学历化追捧,以能力为主,有些东西,能做,又何必需要一纸学历证书呢?要学以致用,以实践经历考核人,而非拿一纸证书束缚人。很多实例可以证明(事例本文不加详述,比如小学课本的插图作者),学历都是纸老虎,而真本实事,阅读,终身学习,才是一个人自身及职业成长的最好趋势和最好学习模式。
文/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