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如 徐州 故事 世界

李六如:把“苏徐州”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9:19:14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李六如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轼真正的政治生命是从徐州开始的,所以林语堂把苏轼在徐州所有执政功绩凝缩为“黄楼时期”。徐州对于苏轼的人生是特殊和重要的,苏轼在徐州可以用“三盛”来概括,即年龄正值盛年、事业生涯正值鼎盛、在文坛地位正值盛名。正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所云,“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

熙宁十年(1077年)4月,时年42岁的苏轼从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官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调任徐州知州。他曾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可见他对自己被派往“兵家之地”的徐州任职还是较为满意的,有被皇帝委以重任之感。

在苏轼主政徐州期间,正是徐州历史上的多事之秋,考验着他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才干。

苏轼在徐州抗洪场景还原雕像

在1077年秋,他刚到任才三个月就面临一场徐州城的生死保卫战。黄河上游决口,水困徐州,他临危不惧,“以身帅之,与城存亡”,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亲荷畚锸,布衣草履,三过家门不入,同时调集军民5000多人一起参加筑堤抗洪抢险。经过45天的奋战,大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满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保住了。

展开全文

苏堤北路

洪水退后,为防患于未然,苏轼立即上表朝廷,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为徐州争取兴修水利资金。并用朝廷奖励的钱粮,增筑外城,填平大坑,筑木堤护河,刻石以警示。后世为纪念他的功绩,将长堤命名为“苏堤”。苏轼当年为纪念此次抗水经历,又于城东门建筑高楼,涂上黄土,名之曰“黄楼”,意以黄色代表五行中的土,土能吸水,水来无患。当年重阳节,苏轼在黄楼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各地应邀前来的名流绅士咏诗作赋,史称“黄楼诗会”。黄楼声名鹊起,一下子名扬天下。徐州也见证了他在欧阳修去世五年后,作为文坛巨擘、士林领袖的文学地位。

黄楼

经过洪水洗劫,徐州城满目疮痍,但祸不单行,次年春天又逢上大旱,苏轼用与抗击洪水同样的勇气,带领人民生产自救。他听从百姓劝告,前往城东二十里外的石潭求雨,幸运的是,果然下雨了,旱情得以暂时缓解。但为了长久地免除旱灾,他在祈雨同时,因地制宜,查看民情、踏看水源,修筑池塘、水库。他根据在祈雨及沿途的所见所闻,采用白描手法写下五篇《浣溪沙》,来描绘农民丰富多彩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是“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反映了他爱民如子、与民同乐、与民相亲的真实心境。

苏轼执政时期勘探采煤和冶炼钢铁的实践,为徐州早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解决徐州居民冬季的烧柴困难,他经过反复考察、细致勘探,终于在白土镇(今安徽萧县,当时是徐州属县)勘探到了石炭,解决了民众冬季燃料问题。苏东坡在《石炭并引》里记录了这一史实:“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这是江苏对此最早的历史记载。自此开启了徐州近千年的煤炭产业发展史,徐州也成为了近现代著名的产煤城市。同时他还致力于徐州冶铁业的发展,在利国驿(今徐州利国镇),利用煤炭作为燃料冶炼,有效增高炉温,进而生产出优良的武器和工具,来保家卫国,深刻体现了苏轼的爱国情怀。

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离开那一天,他骑马出城,发现城门内外,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父老乡亲。歌管凄咽,唉声一片。人们争相拦马拉缰,苦苦挽留他不要离去。此情此景,苏轼深受感动,含泪饱蘸深情地写下《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真”,情真,景真,抒发了他对徐州风物人情的无限留恋,显然他已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

苏轼一生辗转各地为官,做过八个地方的知州,其中以徐州和杭州的任期最长,政绩也最为卓著。历史终将铭记实干者,以一代名臣苏轼为纽带,徐州与杭州牵出数不尽的缘分。徐州云龙湖已和杭州西湖缔结为“姊妹湖”,两地也都有“苏堤”。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苏轼在徐州执政近两年,但他给徐州人民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却是无限的。在已经成为徐州名胜之一的黄楼上有诗联曰:“碧水柔波,不尽黎民厚意;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此联表达了徐州人民对苏轼的眷眷之心、殷殷之意和敬仰之情。如今的黄楼,不但是苏轼在徐州的政绩象征,也是团结一心,战天斗地,勇夺胜利的精神,这就是徐州人民代代相传的“黄楼精神”。“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当前亟需继续弘扬“黄楼精神”,激励广大干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助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而拼搏奋斗。

先有“苏徐州”,再有“苏东坡”!苏轼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卓越的才干,旷达飘逸的处事能力和豪放不羁的文学风格融入到徐州的城市性格之中,镶嵌在徐州的历史记忆里。在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有责任讲好苏轼故事,传承发扬好苏轼文化和精神遗产,向世界宣传好、推介好“苏徐州”符号,打造好“苏徐州”名片和特色,切实提升徐州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民盟徐州市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