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至县 乐至 来龙去脉 知道

乐至人谁不愿知道:乐至县崇教寺、崇教坡的来龙去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8:59:03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引子】

有家乡在外的网友跟帖说,“龚教授,烦请解释下崇教寺以何而取啊?”

教授我还不够格,但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史迹等,作为一名邑人,作为中华诗词会员,我想我乐意做到。

2【地标位置】

展开全文

老乐至人肯定知道,乐至县崇教寺、崇教坡及陈毅元帅纪念园,其实都指的一个地方。崇教坡位于县城东川鄂公路侧,东50米是长途汽车站60车队,南俯县老城天池公园,西60米是灯光球场,东北去两里,就是玉龙湖,以前叫大庆水库。而崇教坡山顶之上,陈毅元帅纪念园高高的松洁塔,已为城市地标。

3【主题】崇教寺以何而取名呢?从三次大修缮到今天的陈毅纪念园

第一次修缮

据县志记载,此处原为崇教下院,在历史的烟火下,几经坎坷,毁了又修,修了又被毁,反反复复,成了至今的模样。重建于清初,嘉庆、道光时,高僧能见募资营缮扩修。能见大师宅心仁厚,心慈目善,为当地民众做了很多善事,人们感念其恩,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当时的崇教寺整修后,佛光四射,庙堂宏宇。当时庙宇三重,结构坚实雄伟,诸佛菩萨法像庄严,气宇轩昂。尤其500阿罗汉最为精绝,引得四方信众奔走相告,香烟缭绕,绵绵不绝。

为什么要在此修建庙宇呢?能见大师认为:佛教智慧乃“和合共生,相互依存,法界圆融,缘起共生”,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引导民风民俗。

第二次大修缮

咸丰、同治时,庙宇已不复当年能见大师之盛,而当时社会治安已不太平,因崇教坡所处地理位置,可鸟瞰天池全城,于是,当时的县令一声令下,就地郭寨,作为操练兵团之地。四周围墙及四个寨门均得以加固。南门,即正大门,西门、北门均有寨门,至今仍留有石砌的城墙,那上面的鲜绿而幽深的苔藓露出了百多年的史迹。而东门现今是倾斜的一条山路入口,方便车马通行,今已看不见寨门及石墙模样。

第三次大修缮

光绪11年(1885年),国内局势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种动乱令县城官员及市民昼夜难安,于是,县令奏请州府,又加固四周围墙,为县城日夜守望。尽管当时清王朝日益式微,但乐至县城的民风文脉依然秉承。当时寺庙山麓石坊加固修缮后,古朴壮观。美好的标志性建筑总会有诗词文赋及书画相融。当时,邑人擅长于此的能人均被相邀,创作于此。碑文为学官严徽典撰,联语为县拔贡唐臬园撰,岁贡雷恩逮篆隶正行书皆工,多有留墨迹于此。寺后石壁皆绘菊竹兰梅四君子。于是,崇教寺得以旧颜换新姿。不仅如此,庙宇得以修缮,而佛教文化更得以繁茂。最典型当属崇教寺的铜钟,专为其修建一钟楼,每日,指派僧人于拂晓,大概就是凌晨5点,撞钟而鸣,钟声清扬致远。晨钟催人早起,令人明志,教人奋斗。声闻十里,县城内当然更是均可听闻,因以“崇教晓钟”,被世人列为乐至县城八景之冠。

变乱之灾

可惜,后来的各种革命、运动至于上个世纪文革结束,历史的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已经、现在和将来都会证明,那种损害文物、割断文脉的行径或人物,在当时可谓权重一时,不可一世,而演绎到今天,不过均是跳梁小丑而已。

共和国成立后,铜钟无存,不知去向。崇教寺寺地先后为果园,据一位文学前辈说,当时有很多柠檬植于其中,花香四溢。然后是防疫站、青少年宫所在地。1990年前后,我在乐至中学上高中,曾亲见一退役直升飞机泊于青少年宫前的操坝。长大的机翼几乎延伸了整个坝子,好像整个操坝就是为这首飞机订制的栖身之所,飞机上的“八一”字样至今仍铭刻于我的脑海,因为这个字样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开头序标同样星光四射。这辆飞机在20多年前已不翼而飞。据说,当时某军区相关负责人曾过问此事,也没有下文。现在呢,这个操坝是人们早晨广场舞的“专属地”。

今天的陈毅纪念园

乘着如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和阳光雨露,屡经变乱的崇教坡焕发了美丽的生机。这块不平常的土地,很快列入了城建规划。铲除荒草,挖去污泥。奇特的景致层出不穷。清秀和污浊分开了,美景代替了荒凉。疏浚后的清池晶莹清澈,微波荡漾。倒映着高高的松洁塔摸着蓝天,揽着白云。各种树木,清秀挺拔,枝叶舒展。这就是今天在此建造的陈毅纪念园、陈毅纪念馆,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广大市民健身休闲的风景佳处。

4【结语】

人与自然,其实是生命共同体,才得以留存文物,秉承文脉。就像这里挺拔的青松,既有深绿的底色,每年又会发出新枝嫩叶,从而四季常青。陈毅元帅的咏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青松的高洁品质,也不仅表达了陈毅元帅的人格力量,而是国家和民族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更是体现了人与青松的息息相通,这正好再次证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