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炳 二泉映月 梅毒 染上 成就

《二泉映月》非阿炳所作?22岁染上梅毒,这病毁了阿炳也成就了他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6:59:03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

阿炳

记得小时候的音乐课本,是这样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子的:“这首《二泉映月》,是无锡籍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所写下的在日寇的铁蹄下的苦难人生”。很多年以后,不知是谁给阿炳的《二泉映月》填了词,《二泉映月》被小泽征尔说是要跪着听的音乐,真的不是浪得虚名。尽管《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十大金曲,但是,很多人不喜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

阿炳实名华彦钧,是无锡道观洞虚宫雷震殿道士华清和的私生子,四岁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阿炳22岁时,华清和道长逝世,阿炳继当家道士,只是交友不慎,生活失检,阿炳跟着学坏,染上了吸毒和嫖娼。他染上了阿芙蓉癖,去妓院嫖妓时不慎染上梅毒,眼睛瞎了以后,不能再继续在道观当乐师了,于是沦落到街头卖艺,《二泉映月》等传世名曲也是那时候谱成的。

但是有人说,《二泉映月》并非阿炳原创,而是源于风月场中的《知心客》。说实话,《二泉映月》是不是青楼歌曲,这事到现在还没整明白。所以很多人对阿炳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二胡曲,流传下来的只有《听松》、《二泉映月》和《寒春风曲》三首。

展开全文

后人在回忆历史的时候,对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总是希望能把最好的东西放在他的身上,所以后人记住的阿炳是一个流浪落魄,但是也天赋异禀的阿炳。

阿炳雕塑

阿炳算得上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无锡人之一,在无锡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崇安寺商业区,竖立的一尊阿炳的雕像,反映出他在这座城市的地位和声望。阿炳毕竟不是个俗人,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

令人唏嘘的是,梅毒毁了阿炳,但也成就了阿炳。梵高自割左耳,尼采抱马疯狂、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伊凡四世恐怖嗜血……,这些历史名人展现出的歇斯底里、疯狂残暴,都有可能与梅毒并发症导致的精神问题有关。梅毒的感染,让这些天才饱受疾病的困扰,病症无法得以治愈。有趣的是,在疾病发作的间隙,尤其是末期的间隙,这段时间,却是这些天才创作的高峰,这一时期常常有精品诞生人间。

很多描写阿炳生前的文章,都试图把一些不好的点模糊掉,把一些好的事件夸大话,其实根本用不着。你越是往好了说,读者越是看不明白。其实,也没有人会因为几件坏事就否定掉一个人的全部。阿炳这一生是个曲折的一生,从前途少年变成堕落少年,再到双眼失明,之后成为街头艺人。动听的乐曲,千古流芳。悠悠的琴声,世代相传。不管怎么说,阿炳是值得纪念的。每一个所谓天才的人,大多不会有善终的结局。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天才,

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

一个是像唐涤生那样早死,

一个是像十三郎一样早疯。”

摘自电影《南海十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