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舞台上#
01
1952年“五反”的利剑,劈开了奸商巧取豪夺的铁幕。曾大量走私西药的永大药行老板闻风出逃了。当雇佣经理的萧墨生,被判处劳改10年!
飞来厄运啊,原先衣食无忧的妻子刘秀英,刹那间要为婆婆和三子三女每日的开销张罗了。怎么办?……
工商业兼地主家庭的大闺女刘秀英,1929年在韶州师范攻读幼师专业时,就爱上了中师班校友萧墨生。家贫的墨生在其资助下,一直读至大学一年级弃学从商。
婚后,秀英辗转生活于韶关、始兴两地,因陆续生儿育女而未参加工作。丈夫高薪受聘于广州永大药行后,秀英就过着少奶奶般的生活。
刘秀英(右1)与亲友们在荔枝湾游艇上
刘秀英与家人在广州文化公园
展开全文
在戏院里欣赏马师曾、红线女出演的粤剧,到荔枝湾上坐游艇,客厅有成套进口家具……这还不是少奶奶的生活么?
就在此时,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02
百子路边一幢三层小楼,门窗都是黑窟窿,是当年遭日本飞机炸的。秀英以低价买下这座残破小楼。重新装修后,家人自住楼下,二楼三楼全部出租以维持生活。
丈夫远赴辽宁服刑,秀英倾尽积蓄、变卖完家当之后,这算是她作出的一个正确决定了。
为了八囗之家的生活,她开源节流:屋前槐树下的院子养一群鸡;附近水塘、蕉林边牧六头鹅。
破旧衣裤裁开糊成布壳,婆媳俩纳成布鞋给孩子穿用;还隔三差五遣孩子去找永大药行的厨师老乡,拿回饭焦干,熬菜粥时掺进去……
入不敷出的家境,令秀英还作出如切肤之痛般的无奈之举:小子3岁时、小女4岁时、次女甚至12岁时,都曾分别送给远亲。
秀英几次三番把孩子送他人,只是想让他们别跟自己挨穷罢了。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但生活再艰难,刘秀英也没让自己的孩子都弃学。因为她知道,改变穷命运只能靠读书了。
长女在广州考上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她支持;后来续读音乐系本科,她也同意。她还赞同长子报读韶州师范,因为包食宿还发助学金。
次子和小子,先后考上市区最好的北江中学、韶关中学,申请全免或半免学费,也都照读不误……
儿女们都感谢母亲支持自己读书,为自己日后事业有成打下了基础。
03
1956年,适逢政府号召"回乡生产",正为生活窘迫而愁眉的秀英,决定举家迁回韶关投靠娘家。
秀英全家刚从广州迁来,外婆家还未腾出房间,当晚只得在附近借宿。可街上早已风传:"逃亡地主回来了!夜里,手电光在他们打地铺的头上晃过。见只是几个妇孺,又认真查看过广州出具的户口迁移证后,那些搜查者才离开了。
秀英先后给地委几户人当过住家保姆。生怕影响其生计,她叮嘱孩子们:每月固定发工钱那天才去找她。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熬过几年,秀英终于被知晓其家庭根底的人揭发,而没"资格"再干下去了。
那是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物资匮乏的1960年。她学别人干起了诸如把上海软糖卖到乡镇,又把农村菜干卖到城市之类的"生意"。
正当庆幸能多挣点钱,可兔子尾巴长不了——她又被派出所、居委会斥之从事"投机倒把"活动,勒令其立即停止。
走投无路的秀英,只好跟着邻里去一些建筑工地担沙挑土;到腊石坝煤矿囗捡煤头,再挑到河边装船。全凭力气与汗水,才换来家用的酬劳。
她干到1963年48岁时,体力明显不支,遂又转行去碎石。哪管酷暑严寒,只管挥着小铁锤不停地敲呀敲,淌汗的脸上沾了尘土又脏又黑……
萧墨生1962年刑满释放,回到韶关见87岁母亲健在,妻子儿女齐全,怎会不惊异而感激妻子?
当年为儿女前程着想而离婚,秀英与丈夫本来就不存芥蒂,爱情的魔力又使他俩复合了。
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工作了、成家了,秀英才放心:卸下压肩的担子,放下碎石的锤子。
即使她跟随留矿就业的丈夫奔赴辽宁了,也带上长女在武汉生育的婴儿,不顾辛劳两地奔波。
拨乱反正的1982年,法院来喜讯:1951年广州永大药行大量走私西药,是药行负责人张氏父子所为。“宣吿萧墨生无罪。”
丈夫戴“坏分子”帽子蒙冤30年,刘秀英及其儿女们就被厄运缠身30年!升学、就业、择偶等等,说不尽曾遭受过多少鄙视和抛弃!
04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1952年家庭突遭厄运时,37岁的秀英就不糊涂了:没有悲痛欲绝、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勤俭持家、任劳任怨。
是什么支撑着她,顶住厄运顽强抗争、不懈奋起?是传统美德的责任!——母亲的责任、妻子的责任、儿媳的责任。
谁说富家女、少奶奶,拉不下面子,挨不了贫困,干不了粗活重活,养不了家?
刘秀英没有被厄运压垮,而是脱胎换⻣重生了。它告诉我们:能屈能伸,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