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 观点 核心 2023

首席核心观点集(2023年1月2日 –1月8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4:41:02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 本周要点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3:知易行难

从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的放开案例看,从放开到疫情步入低谷,最快也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意味着2023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增速可能又将面临下行压力,因为面对疫情管控放松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则偏谨慎,大致在4.5%左右,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2015年以后,即便政府部门采取了大规模的逆周期刺激政策,GDP增速仍一路下行。可见, 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偏重于一般资本的投入而非技术进步。回顾2018年和2020年,政治局会议曾分别提出“六稳”和“六保”,其中第一稳或第一保均为就业。 事实上,在疫情前的2019年,欧美经济均已步入疲弱态势,这一轮借着防疫的刺激政策结束之后,势必会重回低增长状态。 近年来扩消费政策累加起来并不少,但1-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负, 为何政策效应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历年来政策触及的多是容易操作的领域,但不易操作的大多是深层次的难题,或者政策执行意愿不强的领域。例如,消费与居民的收入及保障水平的相关度较高,如果能显著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则消费增速将会显著上行。政府部门通常在对投资过程的参与度高,而对消费过程的参与度低,故“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际上隐含政府需要转变职能 ,难度不小。2022年11月份我国的CPI只有1.6%,可谓低通胀,而同是制造业大国的韩国,全年CPI高达5.1%, 说明我国存在明显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货币超发程度、供需缺口和外部输入性通胀这三个宏观因素来考量2023年会否出现高通胀的局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2023年的经济复苏力度不大,则中国可能面临的是通缩压力而非通胀。 那么,从改善或提高流动性的角度去提振信心、扭转预期转弱的势头、实现宽信用的目标,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手段呢?例如,商品(包括服务消费)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向居民部门投放消费券来提升,如果按消费券的三倍乘数来计算,投放1.5万亿元的消费券就可以产生4.5万亿元的消费增量,从而让社零增长10%。 同时,今年1-11月份, 居民存款却比去年同期多增加4.7万亿元,即不太敢消费和购房了 ,表明商品流、资产流和货币流均出现萎缩的趋势。2023年,能否让富人活跃起来,扩大消费、增加支出,能否让民营企业动起来,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这是关键所在。根据2000-2021年数据拟合得到的经验规律, 名义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预计下降1.57个百分点 。通过税制改革,是推进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但税制改革同样存在说易行难的问题。一是要提质增效,如果能够让300万亿元的国企总资产的回报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增加3万亿元收益 ,基本可以弥补土地财政消减带来的收入缺口。二是参考国际经验提高国企分红比例,新加坡、香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国企分红比例基本上在50%以上,甚至超过70%,相比之下我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要推进国企改革,提升国有股权的估值水平和流动性。2023年,如何花好钱比以往更重要。首先,应对需求收缩, 核心要解决消费收缩问题,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希望2023年在基建投资方面要审慎,因为 一方面基建投资的回报率越来越低,符合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地方债务压力已经过大。如此看来,与其在基建投资方面大量花钱,还不如直接改善房地产的投资环境,创造需求,因为房地产投资还与制造业投资紧密相关,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落概率较大。建议加大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以增加对居民部门的消费和中小微企业的补助。房地产供需结构问题将是2023年及今后的灰犀牛 ,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得益于房地产,今后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阻力。这次高层再次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此,住房市场的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需要在财政支出增加投入,如在住房公积金、公租房等方面予以制度优化和补贴。

黄文涛(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2023十大宏观交易机会

展望2023年,宏观层面有哪些潜在改善和交易机会 ?一、我国经济进入经典的美林时钟复苏周期,权益资产表现将占优。受益品种:A股。推荐时点:上半年。二、防疫、地产政策加快调整,消费反弹潜力大。受益品种:大消费板块。推荐时点:贯穿全年。三、大宗商品回落,PPI下行,中游制造业利润结构显著改善,2023年设备制造业、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利润占比提升。受益品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机械等。推荐时点:二季度。四、举国体制下长期关注科技创新,二十大为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调,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受益品种:工业母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推荐时点:二季度。五、平台经济、教育与地产政策改善,有力支持港股中长期修复向好。受益品种:港股、互联网、教育。推荐时点:全年。六、受益于政策支持与行业复苏逻辑,地产链仍有利好兑现空间,是短期交易窗口的重要主线。受益品种:地产、建筑、建材、家电。推荐时点:一季度。七、随着通胀得到控制的希望越来越大,美联储在2023年转向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将催生重要的交易机会。受益品种:美债,黄金,美股。推荐时点:一季度,三季度。八、美元或重新进入弱势,人民币有望显著升值,国内资产也将跟随受益。受益品种:人民币,国债,A股,商品。推荐时点:年中。九、地缘政治摩擦进入深水区,边际影响趋缓;中期选举后,中美关系迎来改善窗口期。受益品种:欧元,风险资产。推荐时点:上半年。十、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成为其中期主线,2023年或首先取消2%的通胀目标。受益品种:日元。推荐时点:上半年。

展开全文

二、 经济前瞻

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2023年全球经济:路径与悬念

2023年有四大悬念,美元汇率、联储利率、日本债市和中国楼市。1)美元汇率:2022年美元汇率从96升到114,再辗转回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势、经济形势的分歧和资金流向上的变化。而美元汇率的波动,既是各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的重要催化剂,也裹挟了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2023年,美元汇率的走势同样重要。美国联储会不会在下半年减息对美元汇率至关重要。俄乌冲突和石油价格如何演绎,也对美元汇率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美元汇率回到97。2)联储利率:联储在去年九个月时间里一口气将政策利率推升了425点,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都是罕见的。但是随着利率接近中性区间,货币当局开始放慢加息步伐,FOMC的点阵图预言2023年不会减息,2024年才会减息。笔者认为,今年减息机会不大,利率在高位横行的可能性最大,如果通胀高烧不退的话不排除下半年再加息。2024年会减息。3)日元汇率:2022年大多数国家的汇率对美元都有大幅贬值,不过日元贬值幅度在G7国家中是最大的。年底前,日本银行突然显露出愿意调整政策的姿态,令2023年的日元走势更加引人注目。笔者认为,今年四月放弃干预,在此之前央行逐步引导预期。4)中国房市:近十年中国经济的杠杆迅速上升,而杠杆主要加在了房地产领域。“房住不炒”国策和“三条红线”政策断了地产商的融资渠道,信用违约频发;同时,买房者的价格预期发生变化,需求大幅萎缩。房地产”十六条政策“标志着中国房地产政策出现改变,政府提出”房地产稳定发展“模式,但是目前的政策可以暂时舒缓部分房企的流动性压力,真的想让地产市场转向恐怕还需要更大的刺激措施和信心的修补。笔者认为,房地产政策会有进一步的放开,流动性政策也会更积极作为。在2023年,全球经济在步向衰退,而货币紧缩最惨烈的时间已经过去。下半年经济有没有机会出现转机,到时候看信心能否恢复。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曙光将至——2022年12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第一,制造业供需进一步走弱。12月国内防疫政策出现较大优化调整,疫情形势的演变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需求均造成明显影响,供应链运转亦受到一定冲击。分企业规模来看,各类型企业景气程度均继续回落,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第二,内外需下行压力加重。12月表征外需的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今年5月以来最低值。结合外贸相关的高频指标来看,12月出口表现或依然偏弱。第三,制造业两项价格指数小幅回暖,PPI同比跌幅收窄。第四,服务业景气程度明显回落。第五,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新订单指数反弹。总的来看,从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来看,疫情形势的演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已开始触底回升,2023年复苏的大方向较为确定,而复苏的幅度及斜率仍然有赖于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与加码。央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未来就业预期指数继续下滑,而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亦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实体经济预期仍较为低迷。为尽快扭转当前信心不足的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廖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今年经济复苏– 恢复性还是报复性?

因而今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元年,经济增长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将没有疑问,而且复苏应该是强劲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技术性反弹,即由于特殊因素造成的超跌后随特殊因素消除而形成的反弹,一有必然性,二具强劲性。定性而言,强劲复苏是大概率事件。但定量来说,复苏究竟能有多强劲,从而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究竟能有多高,是人们的关注所在。复常时间”会多长呢 ?这将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复苏能有多么强劲和速度能有多高的关键。对此目前来看各种可能性都有。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上述经济体的“复常时间”绝大部分是3个月以内,个别为5个月以内。对此,首先应该看到,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由于我国在放开前防疫措施严厉得多和感染人数少得多,基本放开后感染人数的上升快得多,从而人们的外出能力更差和恐惧心理更强,致使“复常时间”更长。从这一点看,我国的“复常时间”可能更接近于韩国的5个月之内。从去年12 月初算起,一是在3个月之内,于今年2月中旬基本复常;二是在5个月之内,于4月中旬基本复常。则,第一种情境下,经济增长于1季度后期开始反弹;第二种情境下,经济增长于2季度前期开始反弹。第1 种情境下,预计2023 年GDP增长7.0% 。第2种情境下,预计2023 年增长5.4% 。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3:知易行难

从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的放开案例看,从放开到疫情步入低谷,最快也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意味着2023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增速可能又将面临下行压力,因为面对疫情管控放松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则偏谨慎,大致在4.5%左右,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2015年以后,即便政府部门采取了大规模的逆周期刺激政策,GDP增速仍一路下行。可见, 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偏重于一般资本的投入而非技术进步。回顾2018年和2020年,政治局会议曾分别提出“六稳”和“六保”,其中第一稳或第一保均为就业。 事实上,在疫情前的2019年,欧美经济均已步入疲弱态势,这一轮借着防疫的刺激政策结束之后,势必会重回低增长状态。 近年来扩消费政策累加起来并不少,但1-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为负, 为何政策效应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历年来政策触及的多是容易操作的领域,但不易操作的大多是深层次的难题,或者政策执行意愿不强的领域。例如,消费与居民的收入及保障水平的相关度较高,如果能显著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则消费增速将会显著上行。政府部门通常在对投资过程的参与度高,而对消费过程的参与度低,故“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际上隐含政府需要转变职能 ,难度不小。2022年11月份我国的CPI只有1.6%,可谓低通胀,而同是制造业大国的韩国,全年CPI高达5.1%, 说明我国存在明显的需求不足问题。如果货币超发程度、供需缺口和外部输入性通胀这三个宏观因素来考量2023年会否出现高通胀的局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2023年的经济复苏力度不大,则中国可能面临的是通缩压力而非通胀。 那么,从改善或提高流动性的角度去提振信心、扭转预期转弱的势头、实现宽信用的目标,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手段呢?例如,商品(包括服务消费)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向居民部门投放消费券来提升,如果按消费券的三倍乘数来计算,投放1.5万亿元的消费券就可以产生4.5万亿元的消费增量,从而让社零增长10%。 同时,今年1-11月份, 居民存款却比去年同期多增加4.7万亿元,即不太敢消费和购房了 ,表明商品流、资产流和货币流均出现萎缩的趋势。2023年,能否让富人活跃起来,扩大消费、增加支出,能否让民营企业动起来,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这是关键所在。根据2000-2021年数据拟合得到的经验规律, 名义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预计下降1.57个百分点 。通过税制改革,是推进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但税制改革同样存在说易行难的问题。一是要提质增效,如果能够让300万亿元的国企总资产的回报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增加3万亿元收益 ,基本可以弥补土地财政消减带来的收入缺口。二是参考国际经验提高国企分红比例,新加坡、香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国企分红比例基本上在50%以上,甚至超过70%,相比之下我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要推进国企改革,提升国有股权的估值水平和流动性。2023年,如何花好钱比以往更重要。首先,应对需求收缩, 核心要解决消费收缩问题,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希望2023年在基建投资方面要审慎,因为 一方面基建投资的回报率越来越低,符合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地方债务压力已经过大。如此看来,与其在基建投资方面大量花钱,还不如直接改善房地产的投资环境,创造需求,因为房地产投资还与制造业投资紧密相关,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落概率较大。建议加大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以增加对居民部门的消费和中小微企业的补助。房地产供需结构问题将是2023年及今后的灰犀牛 ,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得益于房地产,今后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阻力。这次高层再次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此,住房市场的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需要在财政支出增加投入,如在住房公积金、公租房等方面予以制度优化和补贴。

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2023宏观展望——羸弱的复苏,永久的疤痕

展望2023 ,各个金融机构的基准判断是:全球经济开始“由胀转滞” ,收益率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都进一步走平,美联储的疯狂加息有望上半年渐趋理性,下半年可能会停止加息并放缓缩表。如果日本央行掌握不好调整的节奏,很可能引发从日本发生继而弥漫全球的“金融海啸” ,可能成为一只大家意想不到的“黑天鹅”。2023年,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可能会因为央行盲目自大的加息引发巨大的危机。因为谁也把握不好 从货币松紧到宏观涨缩的时滞。中国经济上半年面临着:在内部,供给侧受到疫情侵袭而收缩,在外部,需求侧受到全球经济下滑而收缩,总体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供需双重收缩”压力 。下半年,在消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恢复“元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内循环有望恢复增长,经济开始逐渐恢复活力。当然, 这取决于地方债得到妥善处理——我们估计今年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处于因债务违约引发的流动性紧张甚至危机状态。对于资产价格,我们的判断是随着美国CPI见顶回落,“ 通胀交易”逐渐平息,全球进入一个羸弱的估值修复阶段 ,但对赌美元和全球货币政策反转是盲目的。总体上,随着全球通胀、俄乌战争、中国疫情三大宏观风险因子边际改善,我们的乐观程度略微高于去年。在大类的配置机会上,我们认为系统性机会依然稀缺,除非发生“黑天鹅”引发全球级别的金融海啸形成 错杀。在配置选择上,乐观程度应该是股大于房大于债,国内大于海外,港股好于A股。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2年国内外物价形势比较

回顾2022年,海外陷入高通胀危机,但我国物价水平整体保持平稳,与海外物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我国与海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物价上涨,国内消费需求有待复苏。而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国内外经济体均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物价形势的平稳,更体现出我国出色的保供稳价能力与精准的政策部署。展望2023年,国内外经济周期或反转,海外需求走弱或使通胀缓和,我国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但不改国内物价平稳运行态势。

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金融政策发力,房地产能否走出困境?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考虑到房地产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持续下行对投资、消费、财政等造成了全方位冲击,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走弱,已对经济造成不小冲击。首先,地产走弱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投资下滑拖累,其次,房地产相关消费深度下跌。再次,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拖累。在笔者看来,“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是今年以来力度最大的稳地产金融措施。第一,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第二,继续做好“保交楼”金融支持。第三,做好受困房企的风险处置。第四,继续加大需求端支持力度。中长期来看,房地产“黄金白银”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在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房地产行业将走向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 投资策略

洪灏(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股票估值回到了相对低位

最直接的关系是汇率的变化,今年是宏观的大年,汇率作为宏观里面最主要的变量之一,不仅仅是反映了利率变化的程度和水平,利率变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的状况和政策的选择。这些汇率的急剧变化,都告诉我们这个系统里面的通胀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通胀是一个核心的变量,它在这一个周期里面,决定了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的选择决定了金融市场的波动。通胀的前景究竟如何?我们看到的是欧洲能源的库存,本来说这个冬天是非常难过的,俄罗斯威胁不出口能源给欧洲。同时,我们看一下供应链的情况。我觉得中国通过这个行政的命令保护和隔离的措施,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海外就是通过自己货币政策巨量的量宽、巨量的放水,去战胜病毒的影响。而中国通过隔离去保护我们的出口,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币今年遇到贬值的压力。现在到了6.9左右,今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我们的人民币应该是持续升值的趋势,7.4的水平应该是本轮周期的一个低点。所以我觉得对于明年来说,不仅仅中国经济的见底,在政策帮助下的修复,同时估值也非常便宜。对于中国的资产配置的模式,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股票估值回到了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位置,这个位置相当于2019年的1月份,2016年的6月份。2016年的6月份是在5000点泡沫破灭之后,当时股市运行到了2450点开始修复,当时涌现了大量的大白马行情。2019年我们看到了贸易战告一段落,中国经济重新复苏,现在我们回到了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我们看一下中国资产配置模式领先美国,引领周期一到两个季度。所以我认为美国现在盈利的预测并没有计入未来一两个季度的不确定性,由于需求的衰减和衰退,由于全球可能因此而产生避险的情绪,以及中国疫情的调整,也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也会干扰我们的生产和消费。它没有准备好未来一到两个季度里面,美国盈利超预期的坏。这个时候看到美元回到100,甚至以下,我相信这一波行情正在展开,那时会给到我们第二波重新配置的机会。

黄文涛(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2023十大宏观交易机会

展望2023年,宏观层面有哪些潜在改善和交易机会 ?一、我国经济进入经典的美林时钟复苏周期,权益资产表现将占优。受益品种:A股。推荐时点:上半年。二、防疫、地产政策加快调整,消费反弹潜力大。受益品种:大消费板块。推荐时点:贯穿全年。三、大宗商品回落,PPI下行,中游制造业利润结构显著改善,2023年设备制造业、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利润占比提升。受益品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机械等。推荐时点:二季度。四、举国体制下长期关注科技创新,二十大为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调,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受益品种:工业母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推荐时点:二季度。五、平台经济、教育与地产政策改善,有力支持港股中长期修复向好。受益品种:港股、互联网、教育。推荐时点:全年。六、受益于政策支持与行业复苏逻辑,地产链仍有利好兑现空间,是短期交易窗口的重要主线。受益品种:地产、建筑、建材、家电。推荐时点:一季度。七、随着通胀得到控制的希望越来越大,美联储在2023年转向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将催生重要的交易机会。受益品种:美债,黄金,美股。推荐时点:一季度,三季度。八、美元或重新进入弱势,人民币有望显著升值,国内资产也将跟随受益。受益品种:人民币,国债,A股,商品。推荐时点:年中。九、地缘政治摩擦进入深水区,边际影响趋缓;中期选举后,中美关系迎来改善窗口期。受益品种:欧元,风险资产。推荐时点:上半年。十、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成为其中期主线,2023年或首先取消2%的通胀目标。受益品种:日元。推荐时点:上半年。

荀玉根(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内强外弱,权益更优

第一,以投资时钟作为基本参考。第二,分析美欧经济及国际局势,作为辅助。回顾2022年,年初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其中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从结构看,消费和地产投资是国内经济的主要拖累项。 2022年美国通胀超预期持续高企,通胀主要来源由商品通胀转向服务通胀。22年大类资产表现:大宗商品结构性亮点,股市最弱。从中美股债的全年走势来看,我国10年国债利率在上半年窄幅震荡后在8月触底到2.58%的22年内低位,因此我国国债是除了大宗商品外22年表现最优的资产之一;而A股则是在前4月经历了明显回撤,此后4-10月期间A股走出W底,11月以来开启上涨,全年表现整体略优于美股;美国方面,美债利率在22年震荡上行,美股则是从年初的高位明显回落,美国股债全年表现均不佳。 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温和复苏,投资时钟进入复苏阶段。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完善,度过疫情快速感染期后,经济将逐步修复。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将持续发力扩内需、稳增长。23年俄乌冲突扰动有望渐去,海外经济需求和通胀或将持续走低。对应到具体资产表现,我国的权益资产或将占优,而债市方面利率债的配置价值或减弱。因此,对于各类资产的配置价值,我们认为权益方面A股>港股,我国债市方面信用债>利率债,同时关注转债结构性机会,商品方面基本金属表现或更优。

董忠云(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六大信号显示“阳康牛”行情或已启动

2022年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市场整体表现较弱。回顾2022年三次较为明显的底部,我们认为短期内下跌空间有限,当下或为右侧布局时点。往后看,前期造成市场大幅波动的疫情、海外加息、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已逐渐好转,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涌入,当下或为右侧布局机会。六大信号显示A股望迎复苏牛:信号1:疫情达峰或早于预期,经济有望加速修复。我们测算了全国337个城市的疫情感染情况, 约有97.63%的城市于2022年12月完成第一波疫情达峰, 54.01%的城市可在2023年1月上旬前结束第一波疫情,截至12月29日已有60.83%的城市累计感染占比过半。信号2:美联储加息或将放缓,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涌入。信号3:近期监管部门加大对机构投资股票市场的支持力度。信号4:较宽松的宏观流动性环境利好股市反弹。信号5:资金面有望持续改善,存量博弈僵局或被打破。信号6:估值已调整到位,配置性价比已显现。 投资建议:六大信号显示“阳康牛”行情或已启动,我们对后市坚定看多,当前时点A股机会大于风险。具体到行业配置方面,可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未来投资机会。居民消费、新旧基建、制造业升级等将是2023年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领域,相关政策利好有望不断落地。“安全”与“科技”相辅相成将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从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看,利好军工、双碳、信息安全、生物技术等赛道。房地产领域集中度大概率将进一步提升,龙头房企将从中受益。“政策底”已过,市场对已上市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业绩和估值预期有望进一步修复。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育儿产品消费升级、婴幼儿托育、医疗健康、休闲娱乐等领域均有望享受政策红利。

四、 货币和经济政策

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美联储超预期紧缩下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

七年前,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我国遭遇了“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高烈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缩表,启动了四十年来最快最陡峭的货币紧缩周期,我国再度面临大考。2022年年初,笔者曾预测美联储紧缩对我国溢出效应有四种场景/阶段。回顾2022年,我国已平稳度过了前两个阶段,即人民币汇率从延续小幅升值的第一阶段步入了有涨有跌的第二阶段。展望2023年,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外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人民币汇率有可能会经历后三个场景/阶段。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汇率灵活性,是新征程上我国有效应对内外部冲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保障。

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展望2023:中国消费展望与政策建议

2022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内需不振和外需回落的共振冲击,其中消费大幅走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拖累。2022年回顾:四大因素导致消费负增长。一是疫情持续限制消费场景,阻碍人员流动。二是企业经营承压、结构性失业突出,收入增长放缓。三是消费信心明显转弱,居民部门主动“去杠杆”。四是不同群体的收入分化拉大,制约消费回暖。 2023年展望:积极政策支持下全年社零有望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政策层不断释放积极信号,但各界对2023年消费复苏情况仍存在较大分歧。在笔者看来,2023年消费有望回暖,但复苏程度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力。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消费的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各地发放消费券、加大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发挥平台企业消费放大器作用、加强财政支持与金融服务联动等方式,推动消费复苏。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货币政策:2023年不应低估的扰动

2022年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大年,2023年政策利率依然是资产定价的关键“变量”。在美国通胀压力持续放缓、欧元区和英国通胀拐点已经出现的背景下,市场对美、欧、英央行2023年上半年加息结束有共识,但高利率维持多久,何时降息,降息节奏的快慢,谁先降息,以及降息的终点利率水平都是未知的。短期而言,市场与货币政策当局仍存在预期差。美联储12月例会决议符合市场预期,但市场却选择“理性忽视”美联储给出的加息指引,认为美联储转变立场的时点会提前。欧央行在12月例会中的表态超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大幅上调其终点利率预期。日央行12月调整YCC后,期货市场已经开始定价2023年加息。英格兰银行暗示市场定价的终点利率太高(4.75%),但并未明确加息的终点。 中期而言,如果低通胀、低利率和低波动时代一去不复返,货币政策将走出“流动性陷阱”,在经济周期和资产配置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不再单向地追求宽松,以增长或就业为主要目标,因为通胀已经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政策当局越来越需要在多目标间取得平衡,因此可能成为新的扰动。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形势与应对

第一,认识债务风险要放在财政整体运行的角度,债务是转移支付之外收支缺口的重要弥补方式,是财力与支出责任的缺口。第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上升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与债务和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关。分税制(通常所谓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城镇化只是表面原因,不能完全解释,政绩考核机制和近乎无限责任政府才是根本驱动因素。第三,债务本身并不是风险,问题的关键是债务的支出结构与效率、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流的匹配,是否形成了优质的资产和充裕的现金流,是否产生期限错配的问题。第四,未来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加大地方债务风险。总体上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压力可控,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城投平台等主体形成的隐性债务,尤其是中西部财政实力较弱的省份。城投平台有息债务纵向层级分布与区域财力相关。城投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债务滚续频繁。微观上,城投平台的经营情况持续恶化:一是城投平台资产负债率缓慢抬升;二是城投平台还本付息能力逐年下降;三是城投平台盈利能力较弱,ROA 中位数不足1% 。如何推动改革应对?第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政府职责与规模。第二,建立匹配多元目标治理体系下的政绩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和财政评估制度。第三,建立政策出台前评估和实施效果问责机制,避免各领域风险蔓延至财政,避免风险财政化透支财政空间。第四,深化社保制度改革,避免社保长期过度依赖一般公共预算补贴。第五,尽快稳定宏观税负,不宜再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性加税(房地产税、消费税、环保税、资源税)。第六,优化债务区域结构,适度放宽都市圈城市群以及人口流入地区的举债额度。第七,优化债务性质结构,实事求是面对风险。提高国债和一般债比重,降低地方债和专项债比重。第八,强化财政与金融配合。财政为主,货币金融环境从数量和价格支持财政。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2023年全球通胀何去何从

由供给端推动的全球通胀中枢趋势性上移的中长期结构性因素酝酿已久。新冠疫情使一直蛰伏的供应链危机一朝爆发,成为本轮全球通胀的导火索。俄乌冲突再度重创尚未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全球供应链,对全球通胀“火上浇油” 。2023年全球通胀总体走缓态势初步明朗。 海外央行紧缩货币政策从总需求层面推动通胀总体降温。全球供应链运行逐渐回归常态,能源、食品价格中枢有有望回落。推高通胀的两大主因能源和粮食价格,未来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核心通胀粘性的最大来源是劳动力供需错配带来的工资持续上涨压力。是否会出现通胀螺旋取决于通胀预期。尽管全球“加息潮”下房地产市场已经降温,但前期房价上涨仍在向房租持续传导中。从货币供给视角看, 本轮海外央行货币紧缩过程中,相比于大幅加息,开启缩表周期的时点较晚、力度相对有限,全球流动性收紧偏慢,整体环境仍偏宽裕。分阶段看2023年国内的通胀压力,上半年需关注猪周期,下半年则重点关注核心通胀。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及2022年低基数作用下,核心通胀有向历史中枢1.5%-2%回归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抬升2023年物价水平,但通常情况下的3%左右的政策调控目标仍有较大可能可以达成。

一周新闻热点20230102-20230108

最新疫情追踪

四部门发文:优化新冠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通知,要求:①新冠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冠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执行前期费用保障政策,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先行支付,中央财政按实际发生费用的 60%予以补助。②对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感染及疑似症状参保患者门急诊费用实施专项保障。③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冠感染救治有关的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参保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门急诊费用,按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医保政策执行。(央视财经)

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为确保新冠重症患者治疗需要,1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国家药监局经审查,应急批准深圳汉诺医疗ECMO(体外膜肺氧合)相关设备上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新华社)

房地产新闻一览

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可阶段性下调或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央视财经)

17省份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房地产工作,促消费、防风险成重点 近期各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据会议公开信息,截止到1月5日,江苏、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陕西、江西、重庆、辽宁等17个省市,围绕住房消费、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改革等方面,对2023年房地产工作进行部署。(21世纪经济报道)

东莞全域购房统一首套首付2成不分面积段 继取消全域限购后,东莞楼市再迎利好。根据人民银行最新通知,1月6日起,东莞最新住房差别化信贷政策调整。政策明确了首付及利率标准,即东莞全域购房统一首套首付2成,不分面积段。新政明确,东莞全市不分区域统一政策,且不查房。不再区分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即面积>144㎡的执行同样的首付款成数和利率政策。其中首次购房(无房无贷)首付成数最低2成,利率LPR-20bp,即4.1%。仅有房贷结清记录的,首付成数最低3成,利率LPR-20bp,即4.1%。有1套房贷在供的,首付成数最低3成,利率LPR+60bp,即4.9%。而有2套房贷在供的,依旧暂停发放房贷。(南方财经)

住建部: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要在精准上下功夫。首先问题要找得准,目标要瞄得准,政策要用得准,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央视新闻)

《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印发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六部门印发《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称,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指存在抵押的房产,在不提前还清贷款的情况下,办理过户、重新抵押并发放新的贷款,实现用购房款还旧贷款(使用买方的购房资金来偿还卖方的银行贷款)。在二手房“带押过户”过程中,通过推行“顺位抵押”、二手房转移及抵押“双预告登记”等多种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二手房交易更加高效、便捷。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可选择适用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交易房产需满足除原银行贷款抵押外没有设立其他抵押的条件。(证券时报)

郑州租房可以全家落户郑州市公安局日前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央视财经)

河南荥阳:暂停执行住房限购政策首套住房首付比例最低两成河南郑州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试行)》。适度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方面,《通知》提出,根据国家相关房地产政策,结合荥阳房地产市场供需实际,暂停执行住房限购政策。这意味着荥阳成为郑州提出适度调整限购区域后,首个发文明确暂停限购的县市区。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上,《通知》还提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最低可降至20%。购房者结清首套房贷款的,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未结算首套房贷款的,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澎湃新闻)

2022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超3.37万亿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增长超两成,在多重利好带动下,部分城市售楼处到访量增加。1-12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达33730.34亿元,同比下降31.03%。其中,上海、杭州、北京、南京、成都住宅用地出让金排名前五,仅上海超过两千亿,达2839.5亿元,杭州接近2000亿元,北京、南京、成都、广州、西安等均超过1000亿元。(证券时报)

2022年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现近8年来首次年度下跌2022年,百城新建及二手住宅价格累计均由涨转跌,其中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为自2014年后时隔7年再次出现年度下跌;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0.77%。12月,百城新建及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分别为0.08%、0.22%,新房价格环比连跌6个月,二手房价环比连跌8个月,且跌幅均呈扩大趋势。(中新社)

加拿大出台限购令:外国人两年内不得买房从1月1日开始,外国人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将不再享有在加拿大购买住宅的权利,旨在解决该国的房屋和公寓短缺问题。难民和永久居民预计不受禁令影响,且这项法律只适用于城市住房,而不适用于避暑别墅等旅游设施。(参考消息)

基金新闻一览

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38万亿元 据中基协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1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6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38万亿元。(智通财经)

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尾业绩差近100%公募基金2022年业绩“排位赛”正式落下帷幕,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言,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最高达到了98.44%。整体来看,2022年基金市场表现平平,约三成基金斩获正收益,多数为规模不足20亿元的“小而美”产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剔除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在全市场8949只公募基金产品中,共有2744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0.66%。其中,在3677只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年内实现正收益的仅有121只,占比仅为3.3%。(经济参考报)

公募新年伊始“火力全开” 养老投顾业务成重点 2023年投资的号角已经吹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火力全开”,公募基金2023年的“小目标”也已浮现。业内表示,个人养老金和投顾是今年的重点业务。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在完善产品线、发展养老金等方向上发力,并多方面采取措施改善投资者的投资体验。(中证报)

业内人士:基础设施REITs将转入常态化新阶 段近日,城投控股、上海电力等多家上市公司紧锣密鼓精选优质项目,进行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业内人士表示,随着REITs首发和扩募项目加速推进和落地,基础设施REITs将转入常态化新阶段,预计到2023年底公募REITs发行有望超2000亿元。据悉,未来公募REITs有望在市政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及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方面实现突破,更多民营企业项目也将落地。(上证报)

货币型基金近日收益率出现快速回升货币型基金最新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2.1%,近七成货基收益率超过了2%,该类产品收益出现了普涨格局。业内表示,随着春节的临近,货基收益率预计短期内仍将继续提升,今年一季度整体将出现“前高后低”走势,但2023年整体收益率将明显超过去年下半年水平。 (中国基金报)

首批债券基金2022年四季报出炉 首批债券基金2022年的四季报正式出炉。中银基金率先披露旗下部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2022年四季度报告,面对去年四季度震荡的债券市场,基金经理的应对策略随之曝光。展望2023年,多家机构认为,今年债券市场或将维持震荡走势,建议采取防守策略。 (上证报)

经济新闻一览

财政部: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据新华社1月3日消息,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新华社)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共8章,57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关于总体目标、机构范围、责任义务、监管主体和工作原则的规定,明确银行保险机构承担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消费者有诚实守信的义务。二是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建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合作机构管控、内部考核等工作机制,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全方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三是规范银行保险机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包括规范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销售行为,禁止误导性宣传、强制捆绑搭售、不合理收费等行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规范客户身份识别、业务经营、核保理赔管理等,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和依法求偿权;加强消费者教育宣传,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营销催收行为,保护消费者受教育权和受尊重权;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外部合作等行为,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四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对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类银行业保险业行业协会、行业纠纷调解组织职责,以及相关监管措施和处罚事项等作出规定,严格行为监管要求,明确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统一标准、统一裁量,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和行为。五是明确适用范围、解释权和实施时间。(中国银保监会)

央行:2023年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要求,2023年,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要求,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优化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机制。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做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界)

银保监会: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均应制定产品说明书4日,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明确要求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均应制定产品说明书,并应当按照保险产品的设计类型,对产品宣传材料、保障水平、利益演示等内容进行详细披露,充分揭示产品的长期属性和各类风险特征,并明示交费方式、退保损失等产品关键内容。《规则》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指标,并取消高、中、低三档演示利率表述,调低演示利率水平。同时,给予保险公司适当的业务调整时间,切实防范业务经营风险。(中新财经)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等工作保障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需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等工作,保障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需求。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医疗物资、能源等保供稳价,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保障群众医药需求和温暖过冬。一要进一步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做好市场调配,做好春耕备播准备和化肥等农资保障服务工作。二要千方百计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能力,加强药品等医疗物资调配,保障医疗机构、居家患者、养老院、农村地区等需求,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对纳入医保范围的看病和药品费用,要应报尽报。三要进一步抓好能源保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落实帮扶煤电企业纾困政策,支持能源企业节日安全正常生产,强化能源调度,做好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预案,确保民生用能,加强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用能保障。四要持续做好交通物流大动脉、微循环保通保畅。五要指导地方对困难群众按规定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六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新华社)

三部门:推动老字号等国潮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激发品牌消费潜力3个方面提出系列政策举措和具体任务。将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步行街改造提升等重点工作部署,丰富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消费供给。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平台作用,加强老字号展览展销,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展会,推动老字号等国潮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商务部网站)

社科院报告:未来3至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 中国证券报记者1月4日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未来3至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双速增长格局仍将持续,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分化态势依然显著。2022年按PPP计算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9%;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将面临更大压力,低于IMF和世界银行预期的可能性较大,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5%,同时不排除出现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部分主要经济体甚至会出现经济收缩。(中证网)

中国信通院:2022年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323.8万部,同比下降34.1% 1月4日,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323.8万部,同比下降34.1%,其中,5G手机1792.0万部,同比下降38.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7.1%。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其中,5G手机出货量1.91亿部,同比下降20.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3%。(每日经济新闻)

乘联会:初步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242.5万辆 同比去年增长15%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242.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较上月增长47%;12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7.3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较上月增长12%。2022年,乘用车市场零售2070万辆,同比2021年2015万辆,增量55万辆,同比增长1.8%;2022年,预计狭义乘用车批发2320万辆,同比2021年2110万辆,增量210万辆,增长10%。(经济参考网)

文旅部:2023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中国新闻网)

国家邮政局:元旦假期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 同比增长15.2% 1月3日,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1.5%,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每日经济新闻)

RCEP正式对印度尼西亚生效从商务部了解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3年1月2日起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至此,我国已与其他14个RCEP成员中的13个相互实施协定。在RCEP项下,印尼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上,新增给予我国700多个税号产品零关税待遇,包括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电视、服装鞋靴、塑料制品、箱包、化工产品等。其中,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部分服装类产品等自1月2日起立即实现零关税,其他产品将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降为零关税。(新华社)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其短期内不降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日公布的2022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重申降低通胀的决心,警告市场不要低估其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的意愿。会议纪要显示,针对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可能结束加息甚至降息的乐观情绪,美联储官员担心这将加大美联储为经济降温的难度,破坏抑制通胀的努力。而随着近几个月美国物价涨幅放缓,持类似观点的比例正在增加。美联储官员指出,由于货币政策在金融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当金融环境出现“毫无根据的宽松”,尤其是这种宽松是由公众对美联储将如何应对新数据产生误解所引起时,美联储恢复价格稳定的努力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新华网)

越南首次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去年韩国对越南出口额为609.8亿美元,自越南进口额267.2亿美元,对越贸易顺差342.5亿美元,首次成为韩国第一大顺差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国是美国,韩国对美出口额为1098.2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自2017年以来连续6年增加。(证券时报)

德国2022年11月进出口贸易额环比均下降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5日公布的数据,经日历和季节性调整,2022年11月德国出口贸易额为1351亿欧元,环比下降0.3%;进口贸易额为1244亿欧元,环比下降3.3%。当月,德国外贸收支顺差108亿欧元。(中新社)

股债汇新闻一览

中证协:有条件券商未来3年IT平均投入不少于平均净利8%或营收6% 近日,中证协向券商下发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有条件的券商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开展核心系统技术架构的转型升级工作。计划还要求券商要持续提升信息系统故障发现能力、全面提高事件预警及处置效率、健全组织级应急响应管理机制等。中证协称,力争到2025年,通过组织引导券商积极落实各项行动举措,促进证券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中证网)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1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2022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外汇局网站)

18地一季度地方债计划 发行规模合计超1.2万亿元截至1月4日,已有18个省份及计划单列市披露了地方债发行信息,2023年一季度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过1.2万亿元。业内表示,地方债投资项目从规划立项到最终落地实施需要时间周期,今年地方债发行快速启动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证券日报)

财政部:今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一是将严格落实“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宁缺毋滥,坚决不“撒胡椒面”;二是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三是加强项目实施进度跟踪,对专项债券资金下达项目单位后一年仍未实际支出的,调整用于其他项目或者收回,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新华社)

郭树清: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1月7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说来,一是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二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三是改革完善金融机构治理,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五是持续推动保险业信托业转型发展,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新华社)

郭树清: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1月7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连续几年均超过三万亿元。下一步,仍要严控不良新增,充分计提拨备,加大处置力度。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要管“有照违章”,也要管“无证驾驶”。严禁资管产品承诺固定回报或预期收益率。严格规范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存贷款业务。(新华社)

央行回应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外汇”余额增加原因 央行网站披露《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中国11月末央行外汇占款环比增加636亿元人民币。谈及原因,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表示,2007至2008年,为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外汇资产风险准备,人民银行允许部分商业银行以外汇资金交存部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08年以来,部分商业银行自愿将上述外汇资金逐步置换回人民币形式来交存存款准备金。近期,部分商业银行继续置换所剩外汇资金,置换后体现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外汇”科目余额增加。(中新经纬)

机构研判2023年是“播种之年”:股票期货市场均有投资机会 2023年前两个交易日,股票、期货市场均呈现出较强走势。在此背景下,多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期货公司相关人士均表示,对于2023年股票、期货资产配置来说,应当给予较高推荐。公募基金普遍认为,A股估值处于阶段性历史低位,全年市场风险概率偏低,资产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保守来看,2023年是值得重视的“播种之年”;私募基金和期货公司则表示,基于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以及国际宏观面波动和股票、期货资产估值等角度考虑,我国股票、期货市场均有较明显投资机会。(证券日报)

日本央行2022年国债购入额创6年来高点 日本央行:2022年12月长期国债的购买额达到16.1809万亿日元。全年购买额达到111.0607万亿日元,创引进长短期利率操作的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由于美欧加息和日银调整政策的预期,国债遭到抛售,旨在抑制利率上升的国债买入增加。(日经中文网)

新年伊始137家A股公司斥资逾38亿元回购股份 截至2023年1月6日,已有13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同比增长52.22%,实施金额合计38.65亿元。对于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多家公司均表示,有利于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更紧密、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证券日报)

蚂蚁集团调整股权结构:不再存在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蚂蚁集团在官网发布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对蚂蚁集团股东上层结构进行调整。本次调整完成后,蚂蚁集团包括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在内的各主要股东彼此独立行使所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表决权且无一致行动关系,各股东未单独或共同在蚂蚁集团股东大会层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东所提名的董事人数超过全体董事半数的情形。因此,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中新经纬)

分类市场观点20230102-0108

房地产

中信证券:

我们统计,2007年以来A股地产再融资剔除资产注入部分,从预案公告日到发行日,相关股票绝对收益55%,相对收益29%。 参与地产再融资,两年的平均绝对收益31%,相对收益15%。可见从历史数据看,地产再融资整体有利可图,在于级市场把握再融资预案到发行的窗口,则更有可能取得超额收益。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是地产再融资分布的时间不均衡性。

这是地产股再融资历史表现研究的专题报告。由于地产再融资窗口的非均匀分布和强政策关联,使得地产再融资的收益和过程中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情况和整个市场并不相同。

地产再融资的基本分类和历史划分。我们统计了2007年以来的地产再融资情况(下同)。按募集资金规模分,资产注入类非公开发行占53%,不涉及资产注入的纯融资占47%(配套融资计入纯融资)。2013年之前,险资参与地产股发行的热情一般,2013年-2021年,险资举牌十分常见,挤出了一部分其他投资者。当前险资配置地产股的热情今非昔比,更类似第一阶段。

谁在参加地产再融资?地产再融资参与者广泛。2013年之前,原股东(不一定是第一大股东)参与地产再融资的比例达到45%,2013年之后这一比例下降到23%。当时的非公开发行认购主体上限只有10家,有约一半的增发认购主体达到5家以上。大股东和公募基金(尤其前期)比较倾向于稳定持股,而其他机构在参与增发后减持更为普遍。

预案公告日前后,股价表现抢眼。地产公司公告融资预案的时间点,位于倒推5年84%的历史表现中位数,即公司预案一般并不在股价相对低点公告。而相关公司在预案公告之后,股价表现则普遍更佳。我们统计的所有增发(本文提到的增发和再融资仅指非公开发行,不含公开发行、可转债、配售等地产行业罕见的情况)案例在预案公告日到发行日的股价绝对收益达到56%,相对收益达到37%,纯融资方案在这个阶段股价绝对收益55%,相对收益29%。平均来看,从预案公告日到证监会审批通过需要294天,从通过到发行需要58天,即我们统计的时间段整体接近一年时间。

历史上,参与地产股再融资整体有利可图,价差是主要收益来源。2007年以来所有针对市场的募资,一般投资者可以认购的再融资(不含资产注入,含配套融资)两年绝对收益31%,相对收益15%。我们测算,再融资发行日,发行价格和当时股价的价差为22%。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历史数据显示参与地产再融资有利可图,但在长周期显著不及参与再融资之前的二级市场。参与地产再融资按次数的盈利亏损比为3比2。

风险因素:2020年之后,非公开发行的融资规则发生较大变化,我们的历史经验基于的规则略有不同,故参考结论时需要谨慎。 另外,我们的结论只是基于A股地产股整体,港股地产股的融资规则完全不同,不能参考我们的研究。对行业的整体研究,也不能简单照搬适用于个别公司。

把握重要时间窗口,配置地产蓝筹。我们认为,地产再融资从预案到发行日的显著超额收益,存在基本面根源。A股地产股再融资案例在时间分布上极不均匀,再融资放开往往伴随着地产政策松绑,但却又不等于基本面复苏。从地产再融资放开到发行,往往是基本面边际变好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段,地产企业的估值具备上升基础。此外,在周期起点优化企业资产负债表,也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再融资的公司在业内更具相对优势。

民生证券:

12月销售金额环比增长22.2%,同比降幅31.8%。降幅较10、11月提升。据克而瑞报道,2022年12月Top100开发商销售操盘金额为6775.1亿元,同比2021年12月仍有31.8%的降幅,相较于2020年12月下降55.9%;环比数据方面,12月较11月环比增长22.2%,主要因为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和供给侧政策打开提振市场信心,叠加房企年末业绩冲刺;我们预计2023年城市间分化格局仍将延续,1月受传统淡季与春节影响,环比数据或将出现较大回落,同比降幅或将收窄。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企业分化持续加剧,国央企表现相对亮眼。据克而瑞报道,Top20全口径销售排名的开发商中,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及万科分别以572亿元、496亿元和435亿元排名前三;同比数据方面,共有5家开发商同比为正,其中国央企占比超8成,保利发展、滨江集团及绿城中国分别以42%、40%和12%的同比增幅排名前三。融创及新城等公司同比降幅较大,降幅分别为83%和69%。国央企经营稳定、融资渠道畅通且品牌受市场认可,销售业绩增长。

国家重申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稳信用下央国企显著收益。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中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预计2023年,中央政策定调将继续托底,核心目标在于全面落实保交楼,逐步引导房地产市场底部修复。稳信用下随着融资渠道逐渐恢复,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实质性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将显著受益。

债市

中信证券:

2022年地产市场穿越从信用风险到行业风险的风波,债券投资者也经历了从初期茫然无措到三支箭后信心筑底,11月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连续出台,历史上鲜有如此般对某一行业的密集支持性政策出台,支持范围在扩大,支持力度也在加强,近期多重因素交织下,地产债二级市场表现升温。我们相信政策-销售-融资的逐步修复确定性在加大,当前政策底已现,接下来需要关注和期待疫情平稳后销售数据的表现。而经历了一年多的行业动荡,站在政策转向的新起点,2023年地产债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将从政策、资金、风险、基本面、利差五大方面展望2023年地产债的走势与投资策略。

政策导向转为平稳发展。本轮房地产周期经历收紧、去库存、调控、纠偏、支持等五轮政策改革。从趋势看,中央强调“房住不炒”的基调,注重房地产行业的逆周期调节,避免大起大落,从而引导行业平稳发展和脱虚向实。2022年前三季度虽然同样有一些支持性政策出台,但实际取得效果一般。11月以后,诸多重点政策落地,在帮助房企纾困的同时也向市场传递政府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态度与信心。市场预期即使地产行业仍处于弱修复通道,但短期内房企的流动性困局将得到改善,后续政策面也有望继续支持地产行业,因而二级市场上投资者情绪转暖。

房企实际到位资金同比降幅趋缓。与往年相比,2022年以来房企实际到位资金规模降幅明显,至2022年11月,实际到位资金20.91万亿元,同比减少18.82%,主要为当年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66%。细分各项资金来源,2022年以来各细项资金来源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至2022年11月,部分资金来源的降幅已边际收敛,而部分资金来源的同比增速仍在下探。从债券融资角度看,2022年以来地产境内债与美元债同比降幅明显。对于境内债券,预计未来随着房企“第二支箭”政策的推行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净融资规模将持续改善;对于美元债,短期内地产美元债的净融资仍难言乐观,一级市场的回暖需等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和行业基本面的切实修复。

存量风险收敛。2022年上半年,境内外债券集中到期,展期与违约规模增加;7月以后,地产债到期压力减缓,展期与违约规模随之下降。经历了一年的震荡和调整后,尾部风险逐渐出清,截至2022年12月,境内地产债的违约规模和数量已呈降低趋势;对于地产海外债,存续规模下降,违约规模和数量持续下降,信用环境正在改善,舆情和信用事件对市场情绪的冲击也在减少。展望2023年,预计短期内地产债市场仍有舆情和信用事件波动,但长期来看,展期与违约数量料将随行业基本面改善而减少。

基本面底部震荡,待销售反弹。从基本面看,当前房企拿地情绪回暖,开、竣工增速倒挂幅度加大,销售底部波动,整体行业仍在底部震荡,修复方向虽明确但动力稍显不足。回顾历史股债行情,每逢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转向时,地产债利差挂钩于基本面特别是销售情况的表现,更重视修复的本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若销售情况不改善,房企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就依旧存在,对于债券市场,地产债的切实康复需看到基本面的回暖。

投资策略:利差分化,属性为王。随着政策优化、居民收入预期转增,房地产销售改善将带动基本面康复。过去压制利差修复的政策、资金、风险和基本面等因素均开始释放利多信号,预计2023年地产利差也将由2022年单边利空的行情转向多空拉锯。当前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的主要方式为收购优质项目向受困企业提供流动性,预计2023年最先受益的房企为央、国企业,而后混合制企业和民企则随行业基本面改善而康复;对于机构而言,待行业风险出清后,可博弈不同企业属性之间的溢价,地方国企收益成长性更高;站在投资角度,建议关注行业拐点出现后的右侧机会,也可理性看待抛售与展期,关注估值超跌的机会。

国泰君安:

近期信用资产荒问题显著缓解,资金面或将持续宽松,信用债短久期杠杆策略占优。一是杠杆利差空间逐步加大。二是货币政策短期内难收紧,资金面仍将持续宽松。三是短久期(1.5年附近)信用债的杠杆策略兼具收益性和确定性。

城投债多重利好共振,信用风险担忧减弱。(1)政府加杠杆,政府债券和广义财政工具或将加码。(2)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减弱。(3)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土地财政预期改善。(4)2023年下半年经济由复苏转向繁荣,地方政府表内收入增加带动地方财政负担减轻。

地产的本质是信用周期,在房价回到真正意义上商品属性为主的价格前,更多要关注的是信用周期的扩张和收缩。抵押担保模式下,部分房企仍面临缩表压力,弱资质央国企具有较强的韧性和一定的票息空间,可以进行布局。

金融债整体以被动配置为主:新监管规则下,次级债持仓结构面临调整,叠加2023年债市回调风险加大,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以被动配置为主,规避尾部风险。

股市

安信证券:

·从历史规律来看,一般而言,只要分子端基本面不要处于猛烈下行的阶段,换句话说,若国内疫情防控优化后经济能够出现适应企稳回升迹象,基本面预期得到反转,春季躁动都值得期待。

·1、春季躁动何时开启:从结构轮动来看,如果相信是“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组合,那就是消费和大金融(含地产链)来回切换为主,核心是买价值,春季躁动在春节后启动的概率大;如果倾向于是“强预期和(相对)强现实”的组合,那就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那就是消费和成长来回切换为主,核心是买高景气成长,也就意味着春季躁动提前到春节前启动。对应于当前,“价值搭台、成长唱戏”需要见到国内疫情防控优化后经济能够出现适应企稳回升迹象为妥。

·2、春季躁动的主线:政策和预期。每年1-3月对应着业绩的真空期,市场博弈的核心在于政策和预期,而在各项政策中货币政策宽松是推动春季躁动最重要的力量,如2012、2013、2015、2016、2019,这五年的年初均出现了降准降息(部分年份是连续多次的降准降息)这些年份的春季躁动之中,上证指数涨幅分别达到了15%/25%/55%/ 37%/36%。而由于流动性收紧导致春季躁动过早结束的典型年份是2021年。受益政策变化的典型年份有:2012年两会经济增速目标“破8”、2012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9初“稳杠杆”下社融小幅反弹。政策收紧后行情结束的年份有:2013年、2016年、2017年。

·3、春季躁动的上涨空间:春季躁动的高涨幅要求经济基本面环境是积极的。历史上基本面环境受到冲击的的年份,春季行情的表现都较差,如2014年,2018年,2022年。盈利向上时春季躁动涨幅普遍较高,例如2013年、2016年。

·4、春季躁动的结构演绎:价值搭台、成长唱戏,成长优于价值,经济好选有色,科技成长选计算机,消费选社服和食饮。从结构层面上看,春季躁动期间风格偏向中小盘以及成长风格,在2010年至2022年的历史春季躁动行情中,国证2000和中证10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9.86%/20.36%,而沪深300和上证50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6.41%/14.96%。风格层面,成长优于价值,国证成长风格和价值风格平均涨幅为18.57%/15.94%,整体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成长优于价值的规律。

·在此,我们认为市场核心矛盾依然是“强预期+弱现实”,短期行业结构轮动是关键,消费和安全是2023年A股产业赛道主线。我们维持此前观点不变:短期消费内部轮动难言结束,若消费内部充分轮动修复结束后大概率向以地产(链)、银行、非银为代表的大金融转移。同时,消费VS成长“一边倒占优”的局面会发生变化,围绕数字经济和安全链的科技成长精细布局;高景气成长超跌修复,但类比于2022年5-6月整体围绕高景气成长的大反弹仍处于酝酿的前期。

中信证券:

1)年末收官的A股成交和估值都明显偏低。12月A股处于观察期,短线交投热度持续减弱,中下旬以来成交迅速下滑,波动率较11月有所放大:两市日成交额从12月9日的10091亿元降至12月30日的5725亿元,沪深300、中证1000、国证2000周度换手率已经降至2015年以来的11%、15%和40%分位,大小盘的流动性恶化程度差异不大,但小盘股的股价跌幅明显更大。市场调整后当前主要指数动态估值依然处于低位,截至2022年12月30日,上证50、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动态P/E仅处于2010年以来32%、29%和9%的分位;行业层面,科技、半导体、医疗健康、新型电力系统、光伏等板块的动态P/E已低于2018年底的水平;机构重仓股估值依然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的前100大重仓股加权动态P/E仅为16x和13.3x。

2)开年内外资入场共振,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12月以来公募基金的仓位变化不大,净赎回率处于低位,交易以调仓为主。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显示,上周活跃中小型私募仓位73%,环比持平。北向资金12月净流入速度放缓,过去四周周累计净流入48.7亿元,较防疫政策调整后的三周平均水平下滑78%。预计开年内外资有望共振入场,一方面,2018年以来复盘显示,1月的仓位和配置选择对国内公募全年最终排名的影响较大,2022年12月以来国内公募的配置再平衡会随着观察期收尾而结束,中期基本面改善高度共识下,预计开年将密集抢先布局“胜负手”。另一方面,圣诞、新年长假结束后预计外资入场也将提速,疫情“达峰”后基本面改善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叠加下,配置型和交易型外资流入规模都将放大。开年后机构资金的相对定价权将明显增强。

3)1月将迎来A股战术交易层面重要的入场时点。情绪上,随着1月主要经济权重区域的核心城市疫情先后“达峰”,人流逐步恢复,交易层面的短期焦虑明显缓解,叠加内外资入场共振,开年市场活跃度会跟随情绪快速修复。配置上,各类投资者对基本面中期改善的趋势有高度共识,且大部分板块动态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分位,A股风险收益比吸引力高,结合股债相对估值判断,当前A股长期配置价值依然处于2016年以来较高的位置。博弈上,内外资中期增配A股意愿较强,当前活跃资金仓位并不高,市场共识快速形成的同时各类资金抢跑,1月A股将迎来战术交易层面重要的入场时点。

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

1)提高仓位,迎接全年关键做多窗口。估值处于低位的A股市场已迈过观察适应期,在2023年这个“转折之年”,基本面中期改善的趋势确定性高,疫情流行期提前“达峰”提振市场情绪,内外资入场共振有望打破市场流动性存量博弈的困局。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下,预计A股在1月将开启全年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

2)业绩预期驱动市场全面修复,关注基本面改善弹性。A股全面修复行情将由政策预期驱动的第一阶段,切换至业绩预期驱动的第二阶段。1月密集的业绩预告将明确市场对“业绩底”的预期,部分上市公司2023年的指引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结合中信证券研究部各行业组的最新观点,我们梳理出了2023年基本面相比2022年有显著改善空间的细分行业,包括消费中的出行链,医药中的药品和器械,制造中的风光储、机械军工细分,科技中的数字经济,以及地产链和后周期品类等。

3)配置重心更偏成长,重点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建议配置上注重弹性,风格上从前期的均衡配置逐步转向重心偏成长,重点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具体包括:1)能源资源安全关注出货量维持高增长,近期排产有望改善的储能、风光(辅材&设备);2)科技安全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数字经济产业(通信设备、IDC、信创);3)国防安全围绕导弹、航发产业链布局;4)粮食安全关注种业和生物育种。除此之外,还建议关注基本面弹性较大的成长细分品类,例如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工业自动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