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丘 济南市 山东省 学年 高三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13:29:04 浏览4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①。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②。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展开全文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超然客公众号

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

B.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C. 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

D.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可以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思维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优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

B. 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

C. 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

D. 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龚自珍《定盒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B. 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C. 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

D. 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4. 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

5.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突围

衣向东

其实敌人并不知道周校长到了二中队[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急于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主动权,把“清剿”八路军的重点放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坐镇济南,指派日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调集五万日伪军,采取“铁壁合围”和“蚕食”的战术,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土桥一次不久前秘密抵达日军临沂指挥部,召开了中队长以上指挥官会议,布置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剿灭”抗大一分校。这个任务交给了号称“运动战和突袭战专家”的加藤少佐。

加藤四处寻找抗大学员的踪迹,得到密探报告,最近有不少陌生人打探去东梭庄怎么走。加藤怀疑东梭庄一带隐藏着抗大学员,于是调集兵力对这一带展开搜查。二中队的哨兵发现日伪军后,奋力阻击。抗大校部警卫连连长听到枪声,带领十几名警卫员前去支援,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卡宾枪,火力凶猛,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时夜色已浓,加藤并没有向东梭庄继续发起进攻。按照习惯,日军很少在夜间行动,尤其遇到强大火力之后,加藤从枪声中就能判断出东梭庄里的八路军非同寻常,于是下令封锁了东梭庄几个主要的出口,快速收紧包围圈。在加藤看来,东梭庄里的抗大学员已经插翅难逃,天亮后再发起进攻,消灭他们如探囊取物一般。

学员们都打起背包,做好了突围准备。到底如何突围,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周校长跟邱平安等人在二中队队部紧张地研究突围方案,门突然被推开,王天浩愣头愣脑地闯进来,把大家吓了一跳。王天浩焦急地说:“队长,我知道怎么突围,你们跟我走!”

程克一看是王天浩,气愤地说:“王天浩,出去!一点规矩都不懂!”

周校长摆手示意程克别冲动,让王天浩把话说完。王天浩说:“东梭庄北边是悬崖峭壁,敌人在那里的兵力肯定不多。”周校长疑惑地说:“既然是悬崖峭壁,怎么突围?”王天浩当即蹲下,在泥地上画了一个方位图:“几十米深的悬崖怪石林立,看似无路,但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峭壁上,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裂缝,直通谷底。这道石缝恰好被悬崖边的一块巨石罩住了,而且周边杂草丛生,站在上面很难发现。从巨石上搭一根绳子滑到下面的峭壁上,就可以顺着峭壁裂缝成功突围。”

周校长很奇怪,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天浩回答说:“行军打仗,安营扎寨,首先要找好退路。我把东梭庄四周转遍了,从中队部后面的小路,可以通往悬崖边。”

颜青想起那天早晨王天浩从小路走来的情景,恍然大悟。程克不以为然:“就算北边的日伪军力量薄弱,你也总要突破他们的防线吧?只要听到枪声,四周的日伪军就会合围上来。上百名学员顺着绳子滑下去,来得及吗?”

“我有办法引开敌人,不费一枪一弹。”

周校长严肃地看着王天浩,说道:“你下去过吗?确定那道石缝能走人?”

王天浩自信地说:“我对天发誓。”

周校长不再犹豫,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三个区队的学员,跟随王天浩绕来绕去,最后趴在一片草丛里,观察对面的情况。日伪军封锁了东梭庄的大小路口,在四周的山头上安营扎寨,点起篝火,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狼一样的吼叫声。

王天浩判断得没错,通往悬崖边的小路旁,只有十几个伪军把守。

周校长 超 然 客 公 众 号 和二中队的干部围在一起,听王天浩讲解他不费一枪一弹的突围计划。邱平安摇头说:“太不靠谱了,你以为这是小孩子藏猫猫?”

周校长却笑了,说:“邱队长,我们八路军的游击战跟藏猫猫没什么两样。我觉得可以试试。”

周校长命令抗大校部警卫连连长做好战斗准备,如果行动暴露,立即消灭那十几个伪军,掩护学员们强行通过路口。

大家藏在草丛中,屏住呼吸,盯紧前面。王天浩在草丛里左腾右挪,慢慢接近篝火旁的伪军,他变戏法似的从布口袋里掏出一只公鸡,公鸡的嘴和爪子都用布条缠着。他靠近那两个巡逻的伪军,除掉公鸡爪子和喙上的布条,把公鸡抛向一侧。公鸡惊叫两声,扑棱着穿过一片草地,钻进了旁边的小树林。篝火旁的哨兵发现后,以为是山里的野鸡,兴奋地招呼伪军去小树林里围捕。

邱平安和程克带领学员们快速通过路口,从侧面绕过了伪军的篝火,到达悬崖边。王天浩将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拴好,几位身强力壮的学员率先下去探路,然后其他学员抓住绳子,一个个顺溜下去。颜青参加过不少战斗,按说胆子很大,可偏偏有恐高症,拽着绳子不敢往下滑。大家一时慌了神,不知怎么办。王天浩二话不说,摁住颜青,把绳子系在她腰上,狠劲儿缠了几圈。颜青明白他要干什么,死死地抱住他的腿不放。王天浩干脆把她提溜起来,然后拽紧绳子往下滑……

(有删改)

【注】周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校长,此次是从校部到二中队检查工作。后文的邱平安是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二中队队长,程克是二中队指导员,颜青是文化教员。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号称“运动战和突袭战专家”的加藤少佐调集兵力对东梭庄一带展开搜查。

B. 抗大战士的奋力阻击击退了敌军的进攻,加上夜幕降临,日军于是封锁了东梭庄的主要出口,准备天亮后再次发起进攻。

C. 在危急关头,王天浩提出从东梭庄北边悬崖峭壁处突围并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建议,有人质疑,但周校长采纳了这个建议。

D. 王天浩用一只公鸡把伪军引开描写生动,周校长对王天浩的相关想法最开始不看好,并命令做好应对行动暴露的准备。

7. 关于文中王天浩闯进会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天浩不经请示就擅闯重要会场,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因而遭到程克的训斥。

B. 王天浩的突围建议,是他在观察、熟悉地形的基础上因为藐视敌人而得出的。

C. 周校长能让王天浩把话说完,体现了他平易近人、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性格。

D. 程克对王天浩建议的质疑,从侧面反映出形势的严峻和“大扫荡”的残酷性。

8. 小说塑造的王天浩这一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内容围绕日军的“大扫荡”和抗大学员的“突围”展开。有评论认为小说的情节看似简单,实则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口:“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超然客公众号 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B.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C.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D.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史,官名。史官之长。掌修史及天文历法等,汉代为太常之属官,掌管天文历法。超然客公众号

B. “不然”与“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然”字含义相同。

C. 邑,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比如《六国论》中“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 “苟不得圣人”与“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两句中的“得”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果很有远见,他劝谏智宣子没有成功,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改为辅氏,结果智氏被灭族,只有他的一族得以保全。

B. 赵简子颇具智慧,他将立继承人,不知道立哪一个好,就通过两个儿子对写有日常训诫之言的两块竹简的态度确定了继承人。

C. 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他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送了一处城邑给他,于是智瑶又向魏桓子和赵襄子各索要两处土地。

D. 赵襄子不肯割地给智瑶,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进政赵襄子,赵襄子秘密联合韩、魏两家,最终打败智瑶的军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2)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14. 文末司马光认为应该怎样“取人”?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梅

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还写诗人猜测梅花推迟开放的原因。

B. 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灯下、雪后的梅花比拟为佳人,玉容清香,艳压群芳。

C. 梅花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引发了诗人的诗情、酒兴,诗人笔走龙蛇、红袖传杯。

D. 这首诗寓意深刻,赞赏梅花不争名利、不惧风雪、高洁幽香、坚贞不屈的品质。

16. 尾联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情达意,情感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人生短促,人很渺小”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都描述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

(3)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人(词人)常借鸟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敦煌研究院,有人们①___________的名家、大家,也有许多默默坚守的年轻人。他们受前辈感召,追寻艺术理想,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传承莫高窟的保存、保护和研究事业,让“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文物修复和保护是在与时间赛跑,是②___________的精细活,绝不是徒有其名,既要有③___________的紧迫感,也要有“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观察良机,导致无法掌握遗迹的细节;修复年代久远的壁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在临摹古人的作品时,懂行的人对差之毫厘也会看笑话。无论是编撰考古报告,还是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抑或是通过临摹恢复壁画原貌,“干这一行,真得磨性子,心要沉得下”,这是老一辈莫高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切身感悟。

传承的是技术,更是精神。莫高人身上“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犹如旗帜,召唤着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聚敦煌,传承事业。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句式整齐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绽放它的“笑脸”,向日葵为什么“向日倾”呢?①___________。如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一样,生长素负责给细胞传达信息,指挥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光照影响,生长素会从向日葵茎端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产生浓度差异。因此,②___________,而向光侧生长得慢一些,向日葵的花盘就朝着太阳的方向转头了。超然客公众号 生长素的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搬运工”——转运蛋白的协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是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搬运到细胞外的外排蛋白PIN。

这些“搬运工”是怎样工作的呢?《自然》杂志以“快速通道”形式发表了孙林峰教授团队在植物生长机理上的重大进展。团队研究表明,生长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细胞间传递具有方向性,被称为极性运榆,而PIN家族蛋白③___________,它们的分布位置决定了生长素“搬运”的方向。解析PI蛋白的三维结构对于我们理解生长素的“搬运”过程有极大的帮助,是生长素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针对PIN蛋白设计小分子抑制剂,设计出更高效、对环境更友好、对人类更安全的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这将应用于农业生产。

21. 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绽放它的“笑脸”。

B. 《自然》杂志以“快速通道”形式发表了……

C. 很多人都明白“致知在格物”的道理。

D. 它们的分布位置决定了生长素“搬运”的方向。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平地起”。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告诫师生:“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中国“中兴”“华为”等科技公司受到制裁的事实让国人更加清醒;仅仅拥有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应用还不够,科技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基础科学,需要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能急功近利。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

2. C 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3. D 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

4. 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意思答对即可)

5. ①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什么)

6. D “周校长对王天浩的相关想法最开始不看好”不合文意。

7. B “因为藐视敌人而得出的”分析不当。

8. ①率性耿直。周校长等领导在紧张地研究突围方案,王天浩不经请示地硬闯进来。

②胆大心细,做事果断。平时留心观察,为部队找到了一条通往悬崖的隐秘退路;颜青恐高,王天浩果断采取措施,帮助队伍突围。

③有勇有谋。他向领导提出突围的周密计划;他敢于只身接近伪军,并用一只公鸡就将把守道路的十几个伪军引开了。

9. ①小说开头写日军实行残酷的“大扫荡”,包围了二中队所在的东梭庄,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周校长和邱平安等人紧张地研究如何突围,王天浩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②在突围中,日伪军的重兵把守和悬崖峭壁的阻隔。使气氛紧张起来;王天浩用一只公鸡引开了十几个伪军,气氛舒缓了一些。

③颜青有恐高症,拽着绳子不敢往下滑,大家慌神了。王天浩最终想办法让她安全落地了。

10. D

11. B B.“不然”中的“然”,这样。句意:不是这样的。“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然”,通“燃”,燃烧。句意:就像火刚开始燃烧。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相同。C.“苟不得圣人”中的“得”,找到,得到。句意:如果找不到圣人。“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中的“得”,收获。句意: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选项正确。

12. C “于是智瑶又向魏桓子和赵襄子各索要两处土地”说法错误。从文中“又求地于魏桓子,……与之万家之邑一”可知,智瑶向魏桓子索要的是一处土地。由原文“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可知,向赵襄子索要的是两处土地。

13. (1)晋国(如果)有危难,你不要认为(或嫌)尹铎的地位不高,不要认为(或嫌)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他那里作为归属。(“无”,不要;“以……为”,认为……;“少”,地位低;“归”,归属。)

(2)现在主公在一次宴会上就羞辱了人家的国君和国相,又不加戒备,说“(别人)不敢兴起灾难”,恐怕不可以啊!(“耻”,羞辱;“备”,戒备;“兴”,兴起,挑起;“无乃”,恐怕……吧。)

14. ①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来委任,与其选择小人,不如选择愚人。②要审慎地考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

15. A “写诗人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还写诗人猜测梅花推迟开放的原因”不合文意,这里应理解为“写人们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而诗人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16. ①诗人与“俗眼”对比,诗人看到了梅花的高洁、坚贞;而“俗眼”却不了解诗人,不了解梅花,抒发了诗人的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以及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②梅花与桃、杏对比,梅花高洁,桃、杏妖艳,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对浅薄与庸俗者的讽刺。

17. ①. 寄蜉蝣于天地 ②. 渺沧海之一粟 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 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 示例一:羁鸟恋旧林 ⑥.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示例二: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示例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8. ①耳熟能详 ②名副其实 ③时不我待

①本处是说在敦煌研究院有人们很熟悉的大家、名家,可填“耳熟能详”。“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超 然 客公众号 很详细地复述出来。②本处是说文物修复和保护是实实在在的精细活,可填“名副其实”。“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③本处是说文物修复和保护要有紧迫感,可填“时不我待”。“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19. 示例:掌握遗迹的细节,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观察良机;修复年代久远的壁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临摹古人的作品,差之毫厘就会让懂行的人看笑话。

20. ①比喻句由本体“‘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精神”、喻体“旗帜”和比喻词“犹如”构成。把莫高人身上的精神比作旗帜,使表达生动形象。②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人们认识到莫高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召唤着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聚敦煌,传承事业。

21. C 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引号表示引用;D.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22. ①这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有关②背光侧生长得快一些③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3.略。

参考译文:

当初,智宣子准备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如果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遭灭门之灾。”智宣子对此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改为辅氏。赵国大夫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将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一个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道:“用心记住这些话!”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问他的竹简在哪里,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立即从袖中取出献上。通过这件事,赵简子认为无恤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晋阳,尹铎少算居民户数(减轻当地的赋税)。赵简子对儿子无恤说:“晋国(如果)有危难,你不要认为(或嫌)尹铎的地位不高,不要认为(或嫌)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他那里作为归属。”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继位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又羞辱了他的国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便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灾祸的话,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啊!”智瑶说:“人的生死祸福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落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国说:“并不是您说的那样。现在主公在一次宴会上就羞辱了人家的国君和国相,又不加戒备,说(别人)不敢兴起灾难,恐怕不可以啊!”智瑶不听。智瑶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不想给他。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他一定会讨伐我们,不如给他。”便派使臣去见智瑶,送上有万户人家的一处城邑给智瑶。智瑶大喜,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打算不给他。任章说:“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横,然后找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对付智氏,何必要我们单独成为智瑶的攻击目标呢!”于是交给智瑶一处有万户人口的城邑。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地方,赵襄子拒绝了他,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进攻赵氏,赵襄子派遣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定好起事的日子后送他回城了。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死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倒灌智瑶军营。智瑶军队为救水乱作一团,韩、魏两军乘机从两边夹击,赵襄子率兵从正面攻击,打败智瑶之军,杀了智瑶,又将智氏族人尽行诛灭。只有辅果一家幸免于难。

臣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大凡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来委任,与其选择小人,不如选择愚人。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慎地考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