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题库资料供大家参考!
参考资料: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题库部分摘录: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十进位计算法的是()。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古埃及
【答案】D
【解析】在自然科学方面,古埃及人为了满足丈量土地以及建筑等需要,数学获得了相当的发展,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法,能计算正方形截头棱锥体的体积,求出圆周率x=3.16。这也体现了该国对于数学等科学的重视。
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吸纳外国学者
【答案】B
【解析】教育平民化,指的是教育为平民服务,在措施上,首先是让教学语言平民化,即让所用人都能听得懂,而不再是贵族阶层的特权。佛教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神学气氛极其浓厚,但佛教教育均以地方语言解说,较之婆罗门教师以艰深的梵文为教学用语有进步。
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
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
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
【答案】B
展开全文
【解析】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奴隶等级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方法也简单粗暴。
古巴比伦的教育与古代埃及教育的相同点有()。
①都属于寺庙学校
②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
③轻视劳动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0
【答案】B
【解析】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二者的教育都由少数贵族垄断,具有阶级性。但是古巴比伦时期主要是寺庙学校,分为两级;古埃及学校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A.僧院学校
B.主日学校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答案】C
【解析】中世纪中期以前,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教会占据了垄断地位。除了教会学校外,几乎没有任何世俗学校教育,整个西欧处于“黑暗时代”。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教会学校分为三类:①修道院学校(僧院学校)。这种教会学校设立于修道院,其目的是培养自幼入院准备将来充当神职人员的“圣童”;后来,它也接纳将来不准备从事神职活动的儿童。前者称为“内学”,后者称为“外学。②主教学校(大主教学校)。这种教会学校设在天主教所在地。与修道院相比,其性质和组织相似,但是学校设施更好、水平更整齐,其中个别主教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大学。③堂区学校(教区学校)。这种教会学校设在教士所在的村庄。其数量很多,但规模小、设施极为简陋,仅是教诵读祈祷文和歌唱赞美诗。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题库资料
下列选项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
A.世俗性
B.宗教性
C.贵族性
D.平民性
【答案】D
【解析】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①人本主义。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重塑个人,以改造社会和自然,充分肯定人的力量、人的价值。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典主义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更是如此。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④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押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
A.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学年制
D.大学区制
【答案】B
【解析】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将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由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使得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督促。
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
A.《爱弥儿》
B.《新爱洛漪丝》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D.《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
【答案】D
【解析】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一书中,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他主张从儿童能阅读时就看有关本国知识的书籍,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了解国家的物产、省区及城市,学习本国的历史以及一切法规,20岁就是一个良好的国家公民。此外,他还主张由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要求所有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即使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的公家教育,不管是哪一处,所收的费应该是放低到最贫苦的也能付与。“
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的是()。
A.福禄培尔
B.赫尔巴特
C.马克思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他把人性看成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
>>>本文为节选>>>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