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唐 迁都 札记 皇帝 摆脱

南唐皇帝李璟:迁都可以帮我摆脱源于大宋的恐惧吗(历史札记5)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06:00:03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任皇帝。

在位期间曾大规模对外用兵,灭掉南方的楚、闽两国。使南唐的疆域达到最大。似有“铁血皇帝”的风采。

他迫于后周的压力,去帝号,改称国主。采取依附中原王朝的策略。先依周,后附宋。

这似乎又有点“软骨帝王”的“风度”。

相对于做皇帝,他更擅长文学与娱乐。经常与他的宠臣韩熙载、冯延巳饮宴赋诗,寻欢作乐。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南唐定都金陵,就是号称虎踞龙盘的南京。

金陵乃温柔富贵之乡,经济繁华,文化昌盛。

在宋太祖称帝后,李璟在皇宫里却整天战战兢兢。

事情起源于宋灭李重进之战。

公元960年11月11日,宋太祖在扬州攻灭叛乱的节度使李重进。重兵接近南唐国界。

11月19日,南唐主李璟派遣左仆射严续前往扬州犒劳宋师。

24日,又派遣其子蒋国公李从鉴、户部尚书冯延鲁前来呈献钱帛。

宋太祖声色俱厉地对冯延鲁说:“你们国主为什么和我的叛臣勾结?”

冯延鲁的回答不卑不亢:“陛下只知道国主与他交通勾结,却不知道预防他谋反。”

太祖追问缘由。

冯延鲁说:“李重进的使臣在我家住宿,国主命人对他说‘大丈夫因不得志而谋反,历代都有,只是眼下时机不可。当中原朝廷接受禅让之初,人心不稳,上党发动叛乱,你不趁机造反,如今人心稳定,却想用几千乌合之众抵抗天下精兵,即使韩信、白起再生,必定没有成功的道理。我虽有粮草军马,但不敢资助。’李重进终因无援而失败。”

展开全文

太祖说:“尽管如此,可众将都劝我乘胜渡江南下,如何!”

“李重进自以为是英雄豪杰,无可匹敌,但陛下英雄神武一到,他就失败了,何况我们小国,岂敢抗拒天威!然而这还是有值得考虑的,我国有军队数万,都是先主的亲兵,发誓同生共死,陛下能舍弃数万部众与他们血战,那就请吧。况且有长江天堑,风浪难以预测,陛下前进不能攻城,后退缺乏粮道,这也得考虑考虑。”

冯延鲁确实算的上出色的使者,一席话展现了南唐的骨气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太祖微微一笑:“开玩笑罢了,谁还听你游说。”

臣子的骨气与不屈并不能代表南唐国主李璟。

宋太祖让各路军队作迎銮的演习战,南唐国主李璟十分恐惧。

李璟影视形象

南唐小臣杜著、薛良前来投奔,并且进献平唐策略,太祖痛恨他们不忠,处死杜著,发配薛良。

南唐国主因此稍稍心安。

但稍微的心安并不能取代久久盘踞心头的恐惧,他思来想去,只能用迁都的办法去减轻心头的恐惧。

他决定迁都南昌。

于是,立吴王从嘉为太子,在金陵监国。以右仆射严续掌管枢密院,汤悦辅佐。

自己率队浩浩荡荡南逃。

在当涂,大宴群臣。

在宋家洑遭遇大风暴,几乎将他的龙船吹到北岸。

宋家洑这个地名好像有些隐喻。冥冥之中注定了南唐的命运。

南唐主李璟来到南昌后,看到城池狭窄,宫府规模极小,群臣日夜思归,他也常常北望金陵,郁郁不乐。

他甚至想要诛杀最初谋划迁都的人。

谋划者之一枢密副使、给事中唐镐又羞又怕,毒疮发作而死。

这位对可以肆意吃喝玩乐的金陵眷恋至狂的南唐国主至死都没再回到那里。

公元961年6月28日,李璟去世。

去世前,他写下遗书,留葬在南都的西山,只需堆积黄土几尺作为坟头,并且说:“违背我的话的人,不是忠臣孝子!”

或许这是他迁都以来最淡定的一次吧,享尽了人间富贵,也经历过辉煌时刻,也有过卑膝与恐惧,死后只想一人独处一垄之中,不再受任何浮华权力的打扰,安心长眠深山。

但他人生的最后愿望并未实现。

他的灵柩最终还是被运回了他思念的金陵。他的儿子李煜给了他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和身后之名。

新任南唐国主李煜向宋朝请求追命恢复父亲的帝号。

宋太祖应允。赐李璟谥号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为元宗。

他去世前渴望的清静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世俗富贵的枷锁。

回看李璟的一生,即位之初,热衷于开疆拓土,确实也灭掉了楚、闽二国。他的帝王生涯以热血满满的底色开端。

他在福州、湖南也被闽、楚二国的残余势力重创,方知用兵征伐的难处。

于是,开始商议停止兵戈,致力农桑。

甚至还曾说过:“军队可以终身不用。”

这是一蹶不振式的自暴自弃,还是历经沧桑之后的幡然醒悟?是对征伐战事的恐惧与屈服还是厌恶与唾弃?

他的文学造诣确实值得敬佩。

最后我们以他最著名的一首词来作结,缅怀这位热血与怯懦并存、昏庸与才华具备的南唐皇帝。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空灵的意境,微微的愁绪,纯洁的画面或许才是他内心渴望的理想境界吧。

什么王权富贵,什么锦衣玉食,什么杀伐征战……不过是过眼即忘的烟云而已,他的愿望或许只是西山上那平凡的一丘一垄吧。

阿鱼宋史札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