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把 红旗 今朝 心语 理论

文化学习理论心语 | “手把红旗旗不湿”且看今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7 02:04:04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话。

“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充分突显了互联网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互联网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谈。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再次表达了我们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决心和意志。

(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时代是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现象的总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思索信息时代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机遇。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习近平同志已经敏锐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不重视信息工作,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尽快形成耳聪目明的‘蛛网型’信息网。”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和创造性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字福建奋斗目标。此举开启了福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指出: “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在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网信事业日益繁荣发展,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重视发展网信事业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我们要辩证看待互联网的作用。针对互联网的传播力,他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网上舆论场成为吸引受众人数多、黏性高、民意易沸腾的传播高地。

互联网时代对于大众的技术赋权,与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同频共振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得坦承,我们还有“不适应”的尴尬。在互联网传播场域,大众参与门槛降低,大众评价传播迅速,公共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与互联网时代违和的举措,常使公权力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当前,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文化创作生产和互联网传播的结合日趋紧密,有时创作过程本身就是网络传播过程,用网管网治网日益成为文化工作的内在组成部分。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通过深化学习树立正确理念,不断加强相应工作措施。

展开全文

(三)面对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任务,我们要积极培育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在发展其工具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同时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思维,人们称之为互联网思维。

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学习和运用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是人们立足于互联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实践在人们思想上的反映。我们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思维方式的目的,在于运用互联网规律做好各方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对于文化创作生产而言,培育互联网思维的意义既在于更好地提供适需对路的互联网文化产品,更在于通过掌握互联网时代人们认识、兴趣、审美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做到从战略上以变应变。

(四)面对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任务,我们要掌握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的要义。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用户话语权凸显。在公共事务领域,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使大众在信息获知、思考、表达等方面的意愿、能力和条件都得到极大提升,大众的选择空间日渐拓宽,要求公共机构更多的从需求方角度考虑“产品设计”“产品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指明了方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学会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民意。他曾打过一个比方:“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他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

“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用户至上”,要求我们跟踪这种变化,随时把握甚至超前预见这种变化。具体到文化文艺创作生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状态,及时了解和满足群众不断变化着的合理需求。

(五)面对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任务,我们要领会互联网思维高度重视产品体验感的精髓。

互联网时代是用户拥有更多选择权和更强自主意识的时代,提高用户忠诚度的主要办法,就是下足功夫以用户体验为指向设计产品和服务。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当今的传播竞技场上,媒体融合发展成为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9年1月25日,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把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中提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我们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对文化文艺工作来说,全媒体的发展为文化单位和广大网民依托网络平台依法进行文化创作开拓着新的空间,只要善抓新的契机、善用新的平台,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将涌现。

(六)面对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任务,我们要准确、全面掌握互联网思维共治共享的理念。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关注社群的时代,共治共享、群策群力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大众被赋权而拥有了更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更加丰富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当然,得到权利的同时意味着履行相应义务。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净化网络空间需要集众人之力共赴之。2021年11月19日,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共治共享,需要法治随行。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七)面对变“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的任务,我们要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自2014年以来,每年深秋或初冬,世界目光都被水乡乌镇吸引。这个古老的小镇因连续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而闻名天下。

每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都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乌镇。在这一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他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2022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身份向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贺信提出的理念,为深入推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指南。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要与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之光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八)“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们要以此状态迎接在互联网领域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斗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要以此勇毅,出色承担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

1994年,互联网诞生25年后,中国才第一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今天的中国,数字经济正在实现“弯道超车”。与之伴随的是,在文化领域,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不断改变文化文艺形态、催生新的文化文艺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

人们常说:“‘变’是永远的不变。”我们要勇于拥抱变革,善于掌握变革,用变革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作者:钟文华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