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美领域消费投诉纠纷不断。12月21日,广东省消委会曝光医美投诉热点问题,并发布消费提示。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全省消委会共处理医疗美容类投诉3837件。其中,售后服务问题1258件,占32.27%;合同问题1200件,占31.27%;另外虚假宣传、质量和价格问题投诉也较多,分别有449件、290件和240件。
问题一:虚假资质 模糊定价
广州消费者王女士在做美发时,听师傅介绍店内有596元绣眉的优惠活动,便随店员到另一独立房间了解情况。过程中,店员反复向王女士推销推荐更多高价产品,并表示一次绣眉可保用终生。最终王女士选择了号称使用进口材料的16800元款型,最终付费19999元。随后,王女士在网上查询到商家使用的其实是69元的普通材料,并非所谓高价进口产品,王女士觉得受骗,于是便向省消委会投诉。经省消委会调解,商家向消费者全额退款。
省消委会指出,部分医疗机构在缺乏执业资质的情况下,仍通过伪造证书、虚构荣誉称号等方式迷惑消费者,安排缺乏执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服务,甚至以低价劣质产品冒充高价优质产品进行销售,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
还有部分商家模糊实际定价,通过低价、免费体验等价格诱导方式吸引消费者,随后再通过推销甚至胁迫等手段,让消费者购买高价产品和项目,同时还通过推荐网贷公司、隐瞒消费贷真相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网贷分期大额消费,让消费者承担高额利息和手续费。
展开全文
问题二:未履行全面告知义务
广州消费者赵女士花费40万元在医疗科技公司购买了毛囊、毛发再生服务。随后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经多次头皮药物注射和药膏涂抹,不但没有任何生发效果,脱发反而变得更严重,出现头皮发痒、起红疹的情况,后续更是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对此,该公司虽多次承诺解决,但均未兑现,赵女士便向省消委会投诉,要求其退还全款并赔偿身体伤害、精神损失费等22万元。最终该公司退还全额费用40万元,并赔偿10万元。
省消委会指出,部分商家对于药物种类、手术风险、后遗症等未提前予以明确说明,若消费者事后出现过敏红肿、身体不适等状况,便以个体差异、手术风险性等理由推脱责任,拒不承认自身过错,造成消费者身心损害,引发后续纠纷。
问题三:不积极承担伤害赔偿责任
省消委会指出,部分商家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整容案例,以及虚构服务体验评价等方式,夸大美容产品或服务的效果,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一旦实际效果与承诺不符,便抓住消费者求美心切的心理,继续以各种理由诱导其购买更多产品和服务,以赚取更大利润。
此外,医美服务一旦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皮肤伤害、毁容甚至死亡等严重事故。在一些人身伤害事件中,消费者后续修复治疗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商家却不积极履行赔偿责任,消费者只能先自行承担费用,再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进行索赔,维权周期漫长、难度大。
消费提示:应主动要求签订合同协议
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效果,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审美观念,在追求美丽的同时,积极调整心态,尽量避免受“容貌焦虑”“脸就是资本”“颜值即正义”等营销口号影响,理性看待医疗美容带来的效果。同时,应积极通过阅读、运动等多种方式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崇尚自然、向上的健康美学。
同时,消费者要了解医美消费风险,医疗美容依靠手术、药物和医疗器械等方式,操作过程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并且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有一定几率发生不良反应。对此,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谨慎选择,切勿盲目跟风。同时,要通过合同形式将服务风险、双方责任义务等重要内容予以明确,切勿盲目相信商家口头承诺。
在服务机构的选择上,消费者应谨慎。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等,对商家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资格证书、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信息进行核实,确保机构、项目和人员合规规范,减少消费风险。
消费者应要求签订合同协议,并注意留存交易凭证。医疗美容是专业性、复杂性、风险性较高的消费领域。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为了逃避自身责任,往往不自觉与消费签订合同协议。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要主动提出要求,通过合同协议与商家明确服务内容,约定售后方式,特别是对价格、风险、赔偿等问题进行规制,在签订了正规合同或协议后,才进行消费;同时,应留存商家广告、宣传单等证据,以及自身接受项目服务前的照片,便于服务后进行对比。在就诊过程中,则需保留必要的证据,包括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医疗美容前设计方案等就诊资料,防止发生消费纠纷时因缺少证据,而出现沟通困难、鉴定困难、维权无果等情况。
省消委会表示,消费者选择医美服务,要先主动了解医疗美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发生纠纷可先自行与商家协商,在与商家协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或当地12345等渠道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