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和朋友们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电影本身的质量没什么可谈的,真的很优秀,100元的票价也值了。
身边的朋友都说100块钱买不到特效药,但是能买到这样的特效药真的很值了。
记得一个月前看到《阿凡达2》的时候,我终于相信了按摩椅来救我家狗的命。门票100多,扫码按摩150,感觉自己居然是250。
按理说《流浪地球2》没什么好说的。比起其他春节档的片子(我也看了《满江红》《无名》《交换人生》),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但这部电影引发了朋友之间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主要是里面的数字生活计划。
大家最大的疑惑就在于好在里面,为什么世界政府不推动这个去研发,还要努力推翻月球,推翻地球,冲出太阳系。
很多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死去。
如果先生牛必须在75%的死亡几率和25%的几率吃土的流浪地球计划,或者100%刺激的元宇宙计划之间做出选择,他肯定会选择后者。
他可以直接捐出背部,为人类数字化提供接口。
不要因为他是娇花就可怜他。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在电影中你得到的不是一个元宇宙计划。
你想躺,可是仔细一看,最后一个躺的是刘德华吗?
展开全文
没有任何。
是刘德华的无数分身。
这东西不是头号玩家那样的完美虚拟空间,也不是黑客帝国那样的培养皿+上传,也不是刀剑神域,更不是源源不断的主神空间流。
没剪。
而是复制和粘贴。
它给你的永远不是元界,而是一个数字克隆项目。
数中的你与你有关,与你无关。
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忒修斯之船(或忒修斯悖论)。
大概是海上航行的轮船的意思。
如果不断更换零件,当整艘船的所有零件都换上新零件时,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后来延伸到现代科学,如果一个人的身体被机械臂、电子脑、人造心脏等科技所取代,那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吗?
关于这个话题没有结论。
但这场伟大的船辩论有一个前提。即使你变成了电子大脑,你上传的也是你的数字数据。你是驱动数字版本的你的人工智能。
它几乎是一个物理休眠舱,一个精神元宇宙。
但影片中给出的显然不是这个。
他们提供的方案是让AI学习你的个人信息,然后提供一个经过大数据学习后展示的结果。正如AI可以在看过数万幅画后作画一样,AI可以在阅读你的过去后发展你的未来。
艾梵高的风格学成梵高了吗?
人工智能能预测你的未来并成为你吗?
我可以预测先生吗?今晚牛要服用爱情药水,我来当先生。牛?
不,我不是,当我完成预测时,我什至都不会成为他。
这种安排的结果是一个全新的、不同的人,拥有你的记忆。
当然你可以说克隆也很好,克隆的也是我。
不,不是你。
非常简单,如此抽象的一个场景。
假设你快要死了,此时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给你十年的药,你还可以活在这个世界上。
二是将你大脑中的数据提取出来,做成U盘,然后上传到服务器,让AI学习,克隆出你。
说白了其实都是死的,但是二次包装的概念特别好。
让你觉得你还活着。
但如果你决定在现实世界中拔掉氧气,你将面临真正的死亡。
就像真正的刘德华淹死了一样。
拥有你全部记忆(准确的说是备份节点的记忆)的不是你。
即使不是你,你也可以成为AI的电子奴隶。
想到这里,你觉得把氧气拿出来好不好?
所以比起流浪地球计划的难度,比起太阳的膨胀,它会炸毁整个太阳系。
相反,我发现数字生活有点可怕。
毕竟,阳光QQ我的芭比娃娃只是物理攻击,而数字生活是道德攻击。
在现实世界中,你是流浪地球的燃料,当他飞向半人马星云,2500年后,整个人类也将能够见到新的太阳。
但如果在虚拟世界中让AI做燃料,AI的目标是无限的,在能量用完之前,你只会得到一个无穷无尽的循环。
这不是平躺的,它是无缝的。
如果人们相信这一点并且真的躺下了,那么他们就真的完蛋了。
毕竟,自我意志和AI模拟出来的意志,绝对不是一回事。
所以片中联合政府对数字生活的反对是相当合理和正确的选择。
你以为是在元宇宙和流浪地球之间做出选择。
不不不,其实是权万毒子和万毒子之间的选择过半。
更多的。
人类从来没有选择。
很科幻,又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