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方回在这一卷里,前面几首都是王维的作品。王维晚年时半官半隐,拿着丰厚的朝廷俸禄,实现了财务自由,是真正的闲适。
王维“晚家南山陲”(乾元元年,758年)的那年, 孟浩然已经作古18年了。孟浩然中年出山求仕,但是一无所得。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二人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方回选录了三首孟浩然的五律。
一、归终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疎。
白髪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方回说了一个故事:
王维私邀浩然伴直禁林,以此诗忤明皇。八句皆超絶尘表。《瀛奎律髓》
这是《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新唐书·文艺传下》
孟浩然的这首诗,让我们想起战国时冯谖的故事: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冯谖不受重视,耍了点小性子,于是得到了孟尝君的优待。孟浩然不是冯谖,唐明皇也不是孟尝君。唐明皇对于“不才明主弃”这句很有意见,说你不曾求仕,自然我也不存在我不录用的事情,你为什么乱说话污蔑我呢?
人到中年,孟浩然才参加过科举,只是那个时代大家都去“行卷”,求人引荐,而孟浩然没有找到门路,科举失意,以至于终身布衣。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疎。上联有些不平,下联有些自恋。表面上的闲适,掩盖不了内心的苦涩。
不知道方回为何把这首诗归类为闲适诗,或许是因为首联吧: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停止在朝廷的工作,归隐南山的草庐。听上去像是要辞官归隐的意思,然而孟浩然并没有官可辞。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人渐渐老去,光阴流逝,诗人因愁而失眠,还算闲适吗?
展开全文
二、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緑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过故人庄》是真正的闲适诗,方回评价说: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瀛奎律髓》
句句自然,如口中随意说话,不刻意作诗,但是诗人出口即成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另有《裴司士员司户见寻》颈联写道: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梅 。鸡黍,以鸡作菜,以黍作饭。《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中间四句,有景物、有人物,写出了质朴而令人愉悦的田园风貌。
尾联约定,重阳节再来相聚,欣赏菊花。尾联照应首联的”鸡黍“,鸡黍之约,表示朋友情谊深厚,守约聚会的含义。
三、东陂遇雨 率尔贻谢南池
田家春事起,丁壮聚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东陂,[bēi],不是东坡po。指池塘岸边,也有山坡之意。这首诗体现了孟浩然对于农事的关心,据说孟浩然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家境殷实,有不少田地,自然对于农耕很关心。
不过这首诗却被方回归入了闲适诗。方回评价说:
此诗起句末句幽雅自然,又有句云: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亦佳。《瀛奎律髓》
首联写春天,农家将要开始从事耕耘了,大家都聚集于东边山坡上。中间四句写雨中、雨后之景。尾联写自己也有意参与春耕,于是问好友,这些土地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方回说,这首诗的开始和结束的句子幽雅自然,感觉自然倒是自然,但是谈不上什么优雅。
结束语
孟浩然曾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张九龄,可惜张丞相虽然赏识他,却没有帮上忙。后来张九龄被贬谪荆州后,曾经邀请孟浩然入其幕府,但是孟浩然不久后就回到了故乡隐居。几年后,就故去了。
方回选录的孟浩然这三首诗,其实只有《过故人庄》是真正的闲适之情。
结束时,依惯例作诗一首为作业,五律《望海》:
偷闲抛俗务,步岸赏斜晖。
海阔舟相望,沙平鸟自飞。
松风吹雪化,草色辨春归。
生计堪温饱,裁诗远是非。
@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