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 节目 一起 女人

4个“全网嘴最毒”的女人凑一起,这节目要炸!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6 12:08:04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终于等到了!综艺《展开说说》终于播出了!

节目由全网最“不好惹”的四位女性做的:

杨天真:前内娱王牌经纪人,创立了大码女装品牌;

易立竞:访谈记者,让娱乐圈艺人“闻风丧胆”的那种;

傅首尔:《奇葩说》辩手,凭犀利观点和真挚感情打动全场;

杨笠:脱口秀搞笑女,创造了“他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段子;

这个组合,堪称“互联网最强嘴替”天团!

节目虽然才播出两期,但精彩程度已经初见雏形。

姐姐们坐在沙发上唠嗑,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嘉宾来,分别对其“抛砖”、“引玉”、“反驳”、“补刀”......

那么具体聊什么呢?

什么都聊!有爱情、婚姻、事业、人生、世界、情感......

比如第一期,姐姐们从对彼此的调侃,再到随心所欲的畅聊,聊出了很多让我们共鸣和深思的话题。

杨天真:“熟龄女性不配喜欢蝴蝶结吗?”

杨笠:“搞笑女注定没有爱情吗?”

易立竞:“你有被讨厌的勇气吗?”

傅首尔:“不被看好的婚姻还要继续吗?”

节目里,姐姐们也是“金句频出”,比如“爱情是一种动态需求”、“放过是一种自保”、“人需要一个最底层的自信”、“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

展开全文

下面X酱就选几个话题来聊一聊。

01

内心的秩序

开始时,4位姐姐们在“探讨”谁最“不好惹”?

杨笠:我觉得只有易老师最不好惹,我是“贼怂”;

傅首尔:我除了“怂”外,甚至有些“软弱”;

杨天真:我是“讲道理”;

易立竞为自己辩解:我不服,我就是“讲道理”啊,内心的秩序不是很重要吗?

此时,傅首尔和易立竞纷纷转变观点,觉得最好不惹的是“杨天真”,但杨笠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还是易老师最不好惹”;

“这事不能少数服从多数”;

“要尊重自己内在的秩序”;

哈哈哈,虽然姐姐们在相互吐槽逗趣,但反复提到了一个词“

内在的秩序

”,它在心理学上是什么意思呢?

(1)内心秩序是怎么形成的?

内心的秩序,说的就是我们的内在拥有某种遵循,和谐有序、良性运转。

内在秩序的建立,在我们幼儿时就已经开始了。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孩子在

3岁左右

是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比如:

把积木一块块垒起来,然后推倒、再垒高、再推倒……

自己的玩具摆放位置变了,哭闹不止,必须按原来的位置摆;

睡前一定先脱袜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顺序错了便不肯睡,而且还要求穿好后,重新脱一遍;

这种“执拗”、“脾气大”、“较真”的行为,就是“秩序敏感期”的阶段,此时的我们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感知,并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秩序”。

这种秩序感的良好建立,可以帮我们成年后:

建立安全感;

对事物做出准确分辨和判断;

是建立道德意识的基石;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如果有着良好的秩序习惯,在他6岁后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如与和谐。

可以说,童年时建立起健康的内在秩序,能赋予人有条不紊的节奏、源源不断的动力。

(2)成年后如何建立“内心的秩序”?

如果小时候“内在的秩序”没有很好地建立呢?

后果就是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和恐惧。

而且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重复这一行为,就像荣格说的,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形成的性格。

我们可以从“

重复做一件事

”中获得内在秩序。

技巧1:让生活保持稳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景、固定的步骤做某件事

重复的行为能够带来一种奇妙的力量,它能增强我们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依然在控制之中,降低我们的焦虑感,增强我们的精神集中程度。

技巧2:为事情设计一些简单的仪式感,促进习惯的养成

有实验表明,重复简单的日常仪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思考问题。

比如:在一项为期5天的实验中,仅仅只是简单要求参与者在进食前闭上眼睛、数到10,就能促使他们选择更加健康的零食。(Tian等, 2018)

这样的仪式感的建立,可以触发行为的重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回对内心的掌控。

02

触碰“真实”可以降低焦虑

杨笠讲述,自己平日里喜欢发一些素颜的自拍,结果下面就有人夸她:

“我太喜欢笠姐了,看笠姐的照片,我容貌焦虑都好了......”

杨笠特想说:

“你就见不得人好是吧,别人一丑你贼开心。”

这里X酱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真实和焦虑

”的话题。

(1)焦虑的本质是什么?

现在大家普遍“焦虑情绪”泛滥:

容貌焦虑:想要变得更美,尤其是在看到别人的美照后,觉得当下的自己好丑;

成功焦虑:非常想要“成功”,不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认为“不成功不配活”;

完美主义焦虑:不断怀疑自我,对自我高期待,对当下自我的不接纳;

在心理学上焦虑(Anxiety)是指:个人对

即将来临的

可能会

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

不愉快的复杂情绪

很大程度上,焦虑来自对“未来的错误判断”与对“自身处境的夸大恶化”。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大多数人焦虑的核心表征,如果我们感受到生活“不确定程度越高”、“对不确定性容忍度越低”,我们的焦虑水平也就越高。

焦虑的情绪会给人带来痛苦的感觉。

就好像晚上,你一个人置身荒无人烟的旷野,四周都是黑漆漆的,充斥着危险气息,总感觉周围有什么东西在靠近……那种紧张的、心拧成一团的感觉很难受。

如果探究根源的话,这种焦虑情绪,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我们。

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形成的“紧张记忆”,成为我们“内在小孩”最恐惧的感知体验,深深地印刻在大脑深处,直到成年后一次次被触发。

它就像是被“未来想象”触发的一种“超敏反应”。

(2)降低焦虑只有这一种方法!

焦虑其实就是“头脑在未来,但身体在当下”,这是一种分裂的方式。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

回归当下,做具体的事

焦虑是因为关注点在“未来”,把注意力放在了“虚空”的事物上,放在了“想象”中的事物上。想要破解焦虑,就需要破除幻想,聚焦在“当下”可以“掌控”的“具体的事”上,也就是触碰“真实”。

比如,综艺《圆桌派》中的周轶君就曾提出观点: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其实你一说到具体,你就不会很焦虑,一到具体你就知道方法、路径。你就需要突破那个迷雾,你说那个具体的路径是什么,你脚踩在那个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你就没有这个焦虑。”

当你把关注点放到具体的事上,触碰到真实的人事物,自然就回归到当下,焦虑就打破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评价杨笠的素颜照降低了对方的焦虑。

在节目的第二期,嘉宾请的是马伊琍,她提到自己想要传达一些真实的故事给观众。

比如,那么杂志上那些光鲜亮丽的超模,穿着浴衣吹头发摆pose,下面却是围着一群孩子,一堆鸡毛蒜皮的事需要她处理,在她的身边还围着几十个工作人员......

就像杨笠说的:“焦虑就是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不真实,过度的美化。”

所以,我们要多多触碰“

真实

03

接纳情绪,找解决方案

傅首尔:

“关于不被看好的爱情,你怎么看?”

杨天真:

“‘不被看好’这件事,在我这是没有这个前提的,我根本不在意,

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杨笠:

“你在处理’情绪’这方面,是很有天赋的,能快速

接受现实

,会

少很多情绪消耗

杨天真:我觉得用一种冷静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情绪之后,你的唯一结论就叫做’

找解决方案

’,我会迅速分辨哪些东西可改变,哪些不能,

对于不可改变的所有事情,我都接受

(1)怎么解决情绪?

答案:

接纳它!它就消失了!

X酱对杨天真的这段话非常有感触。

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保护机制,它像一把伞,在我们面临威胁、伤害时,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心理学)有一条前提假设是这样的: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情绪的作用是什么?

NLP大师李中莹在《重塑心灵》中提到,情绪除了保护我们不受威胁外,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

让我们在事情中有所学习

。当我们学到了,情绪便会消失。

很多人陷入情绪中,就是因为在对抗。

但情绪是发生是合理的,只有接纳,它才能消失。

就像杨天真一样,如果一个人能快速接纳情绪,接受现实,确实会减少很多的精神内耗。

(2)如何不陷入情绪?

答案:

寻找至少3个解决方案!

陷入情绪困境的人,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固执地认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但如果这个问题,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人们就很难陷入情绪。所以,就像杨天真说的那样,用冷静的态度对待情绪后,唯一的结论就是“找解决方案”。

NLP12条前提假设中很有效的一条就是“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为什么至少是3个?

1个不行,路堵死了后就陷入困境了;2个也不行,会给自己制造左右为难的局面;能找到3个的人,很快就能找到第4、5个,或者更多的解决办法。

“没有办法”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所以,一个能快速接纳情绪,并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写在最后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拆戏台”。

四个姐姐“辛辣不设防”的爽聊局,虽然看起来嘴都挺毒的,但表达的观点还是让我们深思。

《展开说说》不仅呈现了对同一话题的不同看法,也让我们接受到了更多的声音,看见更广阔的人生面。

你有哪些有共鸣的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References:

[1]Title: reshaping the mind, the author: valent lee, press: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Beijing publication date: 2015-06

作者:KK

排版:KK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解X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