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中,历时14年、给中国带来无尽伤亡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是留下了最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其中,日军进攻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还是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
当时,日军在太平洋节节败退,为了从中国东北打开一条通往越南的交通线,不惜动员50万兵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郑州,洛阳等地先后落入敌手,而紧随其后,衡阳也变得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方先觉率领第十军进驻衡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衡阳保卫战。英勇无畏的他们对抗着数倍于己军的敌人,并在47天的时间里守卫住了衡阳这座城池。
然而,令人感到讶异的是,在这场激烈的对战中,中日士兵却有共识地在一个地方互不开枪,也各不干扰。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抗战后期的国内外形势
早在1943年的时候,二战的局势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这也使得我国的抗日进程有了很大的推进。
同年11月,包括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三国领导人还赴开罗就反击法西斯联盟展开了讨论,并以通过《开罗宣言》的方式,对亚洲战场上中国反抗日本侵略进行了军事援助。
展开全文
中国在大陆境内拖住日本的侵略脚步,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并取得战争的胜利有着极大的意义。这也是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其他国家愿意给予军事援助的最大原因。
而有了其他国家提供的更为先进的军事武器及其他军备物资之后,中国在对抗侵华日军的时候也能够减少更多伤亡。
在中国因为《开罗宣言》获得一些军事援助的时候,一部分日军却在太平洋战场上陷入了非常被动的状态,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明显出现了快要走向胜利的征兆。
然而,逐渐沦为被动的日本侵略者却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势走向,因此尽管心里已经对战败有了一些预警,但他们还是决心负隅顽抗,想要改变整个战争的局势,实现称霸全球的妄想。
而日军想到的一个可以改变局势的方法就是收回原本分散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兵力,然后集结所有兵力打出一条直通越南的交通线。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
因此,从1944年4月开始,50万日军就开始对郑州、洛阳等地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一路朝着广西进发。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虽然奋起反抗,却因为各种现实原因鲜少能够取得胜绩。这也使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之下,中国甚至陆续有146座城市失守,震惊了世人。
作为湖南省省会的长沙,也在接连三次击退日军之后,于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战败沦陷。这在打击了国人抗战的决心的同时,也使原本就野心勃勃的日军变得更加振奋。
下一个他们指向的城市就是连接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衡阳。
衡阳保卫战
在战时的中国,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小南京”和“小上海”之称。
同时,因为衡阳位于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汇点,它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
如果衡阳失守,我国的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这是日军想要攻占衡阳的目的,也是我国将领誓死保卫衡阳的原因。
1944年6月,在湖南省会长沙经过几次大会战仍不幸陷落后,日军的下一个目标也直指衡阳。
在日本名将横山勇调集10多万兵力想要对衡阳大举进攻的时候,衡阳城内尽管只有一万多名士兵驻守,却也和衡阳人民一起,立下了誓死保卫衡阳的决心。这场敌众我寡的战争,还未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惨烈的结局。
但兵力上的悬殊并没有动摇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抗日的决心。驻守衡阳的方觉民将军和他率领的第十军更是毫不畏惧,紧紧依靠着对地形和地势的了解,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而衡阳人民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开始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只为尽可能切断日军的进攻路线。
同时,在抗敌后援会和市政府、工会的组织下,衡阳的3000多名工人也投入到了加强衡阳防守能力的任务当中。
他们一方面利用衡阳周围的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又在城内各个街道里挖掘了战壕和散兵坑,挖掘了暗堡和机枪掩体、铁丝网等等。这些都为抗击日军起到了突出的贡献。
在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的积极防守和积极应战中,日军虽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却也吃了不少的亏。
面对这种没有捞到好处反而损失不少士兵的情况,日本方面也在气愤不已的同时,开始利用空中力量对衡阳进行狂轰滥炸。
这使得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出现了重大的伤亡。
“真空地带”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之下,城中食物和水资源的日渐减少,也给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带来了不小的焦虑和恐慌。
起先衡阳人民为衡阳守军提供的餐食还有菜有肉,尽量考虑到维持体力和营养的需要,但到了战争中后期,因为储备食物的匮乏,甚至已经提供不了可以饱腹的分量了。
眼见处境越发艰难,城里一个士兵却在作战转移的时候,发现城中的一个水塘还有一些活鱼。情况上报之后,这里就成为了他们偶尔改善伙食的最好地方。而这个水塘自然也被放哨的日军看在了眼里。
因为大本营远在日本,日军在物资补给上有的时候也存在滞后,因此在见到水塘里有鱼之后,他们的第一想法也是抓鱼和吃鱼,而不是继续与我军交火。
因此,水塘所在处也就成为了衡阳会战中中日两军都互不开枪的唯一地带。这是人类基于生理需要而达成的一种共识和默契。但在离开这个地方之后,中日两方的士兵就会重新记起各自的立场,开始了激烈的交火。
衡阳保卫战中,第十军虽然因为兵力严重缺少而需要以一敌十,但他们还是带领人民充分发挥一切力量,守卫住了衡阳。
尽管期间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他们英勇无畏的反抗却又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也使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是我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局部缩影。
可以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就是因为有无数个地方都创造了和衡阳保卫战一样的契机。
小结:
1944年,日军为了扭转在太平洋的不利占据,妄图在中国开辟一条直通越南的战线。然而,在日军接连攻下无数城池的时候,仅有一万多兵力的衡阳守军带领着衡阳人民,成为了日军的“拦路虎”。
他们不具备战胜的优势,却有顽强作战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想方设法地抵抗日军的进攻。这是中国人民守卫疆土的执念,而他们也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之后,成功实现了这一个执念。
正是有这么多顽强不屈的将领、战士和人民,中国才能坚持14年抗战,一直到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