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是小家碧玉般的普通货色。人家身裹如假包换的皮草,优雅如贵妇。
长相嘛,精致小巧,娇艳欲滴。
性格鲜明,可酸可甜。
说起出身,更厉害啦!门第高贵,历史悠久。和鱼子酱、肉冻一样,属于俄罗斯新年餐桌上的必备菜式。
少了它,总感觉过年差了点意思。
噔噔噔噔,来了来了它来了。
瞧,一条 “披着皮草的鲱鱼”(Селедка под шубой),也就是俄式鲱鱼甜菜沙拉。
展开全文
其实它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远道而来的进口货。
祖上来自19世纪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鲱鱼沙拉。
这些国家出产的鲱鱼产量大,味道鲜美,价格亲民,上至贵族下至贫民都爱吃。
时间久了,单吊一样总有点乏味。
有人突发奇想,往里混了些蔬菜,就成了一道简单美味实惠的沙拉。很快风行欧洲。
1845年的英国烹饪书记录了其正宗做法:将鲱鱼切块,放在盘子垫底,然后依次铺上煮熟的甜菜、土豆、新鲜苹果、鸡蛋碎和腌黄瓜。
19世纪下半叶,鲱鱼沙拉开始风靡俄罗斯。
至于沙拉如何演变成“披着皮草的鲱鱼”?里面蕴含着厨师的小心机。1883年,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利亚•菲奥多罗夫娜在多棱宫加冕。有位主厨别出心裁做了一例特菜,命名为“披着皮草的加特契纳鳟鱼”:丹麦产鳟鱼块垫底,依次铺上代表御服的甜菜和芜菁。表面点缀以普罗旺斯酱和凤尾鱼。白色酱汁是披风的貂皮边。
好巧不巧,菜品造型和皇后居然撞衫了。关键是,皇后还来自丹麦。
嗯,什么意思?
绝对是红果果的讽刺啊!!!真乃刁民一枚。
沙皇很生气,后果不怎么严重。只是去掉了很敏感的丹麦鳟鱼,保留了“皮草”和表层铺的凤尾鱼。
后来再次改良,加入常见的淡腌鲱鱼,并逐渐从宫廷流传到社会。
还有人认为,它虽然披着皮草,却是地道的革命菜。
1919年的俄国社会动荡。客人们经常因为立场和意见不合而打架甚至砸东西。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一家酒馆老板阿纳斯塔斯炮制出“谁也不得罪”的菜,用食材来代表各阶层:物美价廉的鲱鱼 – 无产阶级,洋葱、土豆、胡萝卜 – 农民,红甜菜 – 红军,蛋黄酱 – 资产阶级。
这道沙拉果然让客人看着养眼,吃着舒服。
据说,新款沙拉的推出正值新年前夕,因此“披着皮草的鲱鱼”成为了多年以来迎新的标志之一。
时至今日,涌出了大量的创新版本:石榴籽代替甜菜,紫菜代替鲱鱼,韩式辣萝卜代替胡萝卜,其他酱汁代替蛋黄酱……
再怎么变,新年的味道也只存在于传统食材中。
鲱鱼、土豆、胡萝卜、甜菜才是恒久闪亮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