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与产业属性无关,每一种产业都需要先进制造。”
“未来趋势是机器控制更多,人的决策更多;制造正从机器换人到机器强人转变。”
“保链护土的关键之战,不是所有的供应链都能保得住,而保得住的要加强数字化劳动能力。”
3月24日,由工业富联主办的“数智新装备 共创新生态”全球智造生态峰会上,智能制造专家、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林雪萍作主旨发言,南方+记者现场实录并整理发言。
①供应链大分流:建“备份”
这几年,“脱钩”引起大家关注,但实际上,真正让中国制造在全球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供应链稳定,这背后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众多制造企业连接在一起。
过去3年,无论是“芯片荒”,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只是一个“障眼法”,实际上供应链正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从制造企业应对的角度,过去推崇“零库存”,现在则是分散制造,供应链的国别属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混乱的供应链掩藏着另外力量,即Just-in-time(准时制)到 Just-in-Case(以防万一)的转变。
来看美国制造。美国一直在探讨所谓的“回岸制造”,也很难产生特别积极的成果,但如今,美国正在提所谓“有岸制造”概念,拉拢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上就是在中国供应链之外“另起炉灶”。
这时候我们重新意识到,在过去二三十年,一直以超级工厂形式存在,中国工厂所代表的供应链是深度的网络节点,这种秩序到了现在很难以维持。
早在2010年时候,日本提出“中国+1”理论设想,即转移部分产业链到第三国,依托中国制造能力之外做一个备份,其实,过去10年并没有完成这件事,但在疫情期间,这个理论设想成为一些企业家的共识。如果说之前还只是一些政治家的设想,企业家的意愿和决心就是很是要命,不少企业确实形成了新的备份供应链做法。
展开全文
大金2021年对中国供应链依赖是25%,现在的目标是要下降到0%,也就是说很多企业考虑供应链时不再以经济性来考虑,而是以安全。特别是很多企业在中国有着非常卓越运营能力的时候,就会想着要去其他地方建立备份能力。
有经济学人专门做了一个对比,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人口总量、劳动力人口有1亿左右,工资平均水平实际上只有中国不到10%,但这不是关键因素。要重新理解当前的全球化是“逆全球化”或者“慢全球化”,如果你到全国各地工厂去看,你去墨西哥、越南和印度的工厂,甚至在非洲,很多工厂的建设是在加速的,现在面临的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全球加速化,至少是局部加速化,从原来单一供应链为秩序,即以中国为主导的秩序在走向混合的供应链。
面对供应链的大分流局面,中国制造如何迎接挑战?不是要关起门来阻抗这种趋势,而仍然要积极“走出去”,应对国际化新挑战,能够融合到全球供应链,并在其中发挥自身供应链的韧性。
特别要区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区别,国际化是以我为主,和别人并行,而全球化是一开始就要成为全球的部分。中国需要一个高级形态的制造来应对这种挑战,建立更强大的卓越制造能力,需要拥有一种压倒性的供应链优势。
②每一个产业都需要先进制造
很多制造厂家做代工,只要用户下一个指令,可能就必须移动,但是,代工企业后面还带着上游供应商,包括模组、原材料,还有周边的非标设备,一个非常庞大的供应链体系非常难以移动。在中国现在面对的巨大局面就是“保链护土”。
什么样的供应链更容易搬走,什么样的供应链非常难以搬走?要保护这种供应链,重新建立自己的优势。传统所熟悉的招商引资的大规模工业将难以为继。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是以多样性取胜,需要面对可能从手机到电脑到卫星到飞机到豪华邮轮,不同的制造都要去做,在这些不同制造里面,它的复杂度和制造特征完全不同,希望在样样领先的情况下,制造能力能够跟上来。
不是说纺织产业就不是先进制造,未来芯片可能是纺织出来的,每种产业都需要先进制造,这需要重新刷新我们的工业化思维。
比如说,美国汽车就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是特斯拉重新激活了它。它在过去几年8次收购中,有5次都和自动化和工程公司有关,换个角度而言,特斯拉是用制造这个视角重新激活了传统汽车制造产业。
数据显示,凯迪拉克工厂产能占地比为0.21辆/平方米,而特斯拉则是1.16辆/平方米,两者相差5倍。
对中国来说,当前制造业面临的三大挑战分别是超大规模、超级离散、超快速度。“三超”力量,才是中国制造的基本盘。
③强化中国制造“腰部力量”
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多品种、小批量成为趋势,这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但如果将“短时间”这一参数加入进来,整个制造就会变得非常有挑战。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极限挑战,例如,一场电商直播,产品订单可能突然增加100倍,而且要一周内交货;宏光Mini电动车在2020年刚上市时,订单直接跳涨到4万台;英国女王2022年去世,90分钟有1万面国旗订单涌向绍兴一家工厂;全球单体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工厂,高峰生产量是20万台;湖南邵东打火机,每天1000万台峰值。
机器人可能是拯救我们的“明星”,几乎每一个机器人时代的爆发前夜,都会有一个大的危机,比如金融危机,比如这一次的疫情,机器人用量陡升,很多不确定因素或灾难性因素情况下,机器人发展就越发达。
同时我们也看到,数据的获取变得快速下降,传感器成本大幅度下降。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是一个知识模型,它在以每年70%的成本下降。你会发现,机器人能力越来越强,既是拯救制造的一种方式,但也可能是岗位的“杀手”。
原来工厂的工人去哪里了?很多工厂都在谈IT和OT的融合,机器的语言是毫秒级的,人的决策者可能以周或者以月,现在就要把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维度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得现场的每个数据能够为我所用,真正能够实现管理一体化,做到“机进人退”,机器要更多的工作,人要做更高质量的决策,这时候大量的蓝领被减少了,被各种装备和机器人所替代,数字化劳动力变得紧缺。
不是所有供应链都能保得住,保得住的供应链要加强数字化的能力。强化“人机合一”,更关注如何将很多机器技术转移到为人服务上。
过去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信息化,大量还是在加强管理者的水平,现在则是加强一线班组长和线段长的能力。
一个班长、一个组长,往下要面对的就是最基础的蓝领,往上又面对着副厂长的经营指标,现在就要把视线转移到这批人身上,我把他们称为中国制造的“腰部力量”,要为他们提供软件硬件分析能力,让他们做到人、机器、技术、岗位四位一体,对机器更透彻了解,对机器分钟属性有很好认知,理解机器正在发生什么,然后再通过“腰部力量”把这种能力赋予线边的工人和小管理者,让他们能够做到在线边会议时得到数据支撑。
以前这种决策的支撑,只是给了厂长、副厂长,现在则是要给到小班长、小组长。
现在的设备都出现机器人化的局面,比如AGV(智能搬运机器人)进入到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移动小车上面都多了很多夹具,已经变成一个可移动的柔性产线工位组成部分,这时候如果把数字化能力赋予线边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加强一线现场的能力。
蓝领也好,白领也好,中间还有紫领,相互界限已经大程度削除。对于供应链而言,如果你是一个高度智能化装备,很容易搬到国外去;如果你是和AI结合的智能机器,是很难撼动的。原来说“日清日高”,现在能不能“时清时高”,推动人机合一的优势,提高自动化劳动力,让自身变得难以被取代。
④数据重新供应链生态
“灯塔工厂”构建了供应链创新共同体,我们可以从中理解到什么?
以前提到“微笑曲线”,就觉得制造业附加值太低,这实际是单一企业的“微笑曲线”。如果重新审视整个企业的上下游,你会发现实际发生的不是单一的曲线,而是一个企业和它的上游、下游发生很多联合。如果再放开思路,我和供应链如何联合创新,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竞争力的共同体,对于企业来说,下游给你提供的不仅仅是订单,而是能力的交互、知识的注入,这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供应链优势形态,这时候需要重新思考供应链生态圈。
过去的供应链生态圈,会强调1小时、4小时生态圈,实际上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制造能力如何外溢。当企业要求供应链提供更快货品的时候,如果要修改设计,就要联动上下游一起调整。
现在数据变得随手可取,但是在我看来,数据是最难开发的石油,因为需要大家把不同知识学科灌输进去才能真正做到“开采”,我们希望能够打破供应链的数据边界——以前说到节拍(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从一开始的工序到最后的工序是共同的拍子,现在,这个拍子能不能传递到上游端?以质量追溯为例,过去是用户端一点点往上反馈,现在能不能做到发现质量问题就迅速追溯到上游供应厂家?
这种情况下,我们意识到从数据连接的角度考虑供应链的时候,有更大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把上游、更上游整个供应链碳足迹、碳指标解决出来,最后很难拿出一个完整的ESG的报告。数据连接需要整个供应链推动。
总结来说,中国供应链面临一个大的变局,很多人在讨论是否存在资源的溢出,从我的观察来看并非资源的溢出,而是迁移,是有施加明显外力的迁移。这种情况下,希望主动“出海”,不能只留在家里;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制造系统,打造在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的绝对优势,就要理解人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很难留住10万人的工厂,那我们要让留下来的3万人产生高价值。与此同时,“灯塔工厂”给予一个非常大的启示,就是推动供应链的终极效率,在供应链压倒性地取胜,这是中国制造全盘的优势。
【记者】郜小平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