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题目改编自唐代刘长卿的《听弹琴》。原诗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中的古琴是华夏民族古已有之的乐器,但到大唐,西域琵琶等乐器早已输入中原,“琵琶起舞换新声”,时人竞相趋新弃旧,伯牙高山,中郎焦尾,渐成阳春白雪。
当然,引用这首诗并非为了分析乐器流变,而是缘于2011年打算做传统经典阅读推广时的真切感受。在征集学生、家长对阅读书目的意见时,不少学生质疑,诵读《四书章句集注》《道德经》这类书有何用?更有家长发短信说,孩子的外语水平远远高于语文水平,因为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外语启蒙。语文方面,教师可以带着他们多写作文,多做阅读题,至于那些传统经典,真看不出有什么价值……直到今天,对学习传统经典,很多人看法依然如是。
在学习目的日趋功利的当下,学生和家长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叶嘉莹先生说,读书人都应有“犹自多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格,何况诵读尚未开启,又怎么能确定经典的力量不可以改变这些孩子和家长呢?
深思之后,我确定了“吟咏经典之句”“感受经典之用”“品悟经典之境”“审视经典之思”四步走的经典阅读推广之路。
第一步为诵读筑基,带领学生诵读我编选的经典专题名篇,比如修身篇、学习篇、交友篇……咏史诗、咏物诗等。为提升学生动力,我特意设计了“拾级而上”诗文考级制度,每学期期中、期末为两个考查节点,依据诵读数量和熟练程度,授予学生童生、秀才、举人等不同称号并颁发证书。
随着诵读的深入,学生焕发出可喜的变化。平时谈吐、写作都不自觉地引经据典。一些优秀学生代表还受邀赴德国、日本、美国等地表演传统经典吟咏。在此基础上,我又开启了“诗文我来写”“生活中的国学”等专题应用教学。像“春联纠错”“春联撰写”“故宫里的《周易》密码”等都让学生眼界大开,一些家长也纷纷加入学习阵营,和孩子一起诵读古代经典,创作旧体诗词。2015年,汇集了近百位作者的诗词集《青毡集》正式印发,至此,大家已经深深爱上传统经典诵读。
明习经典之用后,我又开始带领大家阅读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文化类著作,比如徐晋如的《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陈正宏的《血缘:〈史记〉的世家》,以及叶嘉莹先生的相关著作节选等。借助这些学者的研究著作,学生进一步走入传统文化的妙境。
然而,毋庸讳言,当下的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往往重阅读而轻思辨,为此,我在阅读中又引入了对经典的批判性解读,比如,从“推理的正确性和证据的关联性及充分性”角度审视孟子的“性善说”,借助阅读相关著作及论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将记忆之学逐渐变为思辨之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的经典阅读教育做法越来越成熟,获邀赴全国各地介绍经验,开发的古代诗文诵读文本也相继出版。
回顾十年历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推广古代经典诵读极具价值,尤其在全球文化加速碰撞的今天。叶嘉莹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清清楚楚认识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尽管它有不好的地方你要扬弃,但首先你要对它有了解。”而要真正把古代经典阅读推广落到实处,决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要努力找到它们与当下语境以及诵读者生活、生命的结合点,然后借助一定的策略,以诵读筑基,以实践达用,以审美润心,以思辨启智,循序渐进地将“泠泠古调”播撒进学习者的耳中、心中。
影响我的一本书:《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一本书是否值得读,首先要看书中的观点能否引人深思。徐晋如的《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就属于这类著作,其某些观点可付争议,但其梳理中华文脉,再造风雅的呼吁却振聋发聩。
网络语境下的国人,恐怕都对汉语词汇污染、文字通胀等问题感同身受,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语言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霍尔姆斯论伊丽莎白朝的语言时说:“语言腐坏了,臭气还熏染了英国的良心。”维特根斯坦认为,人如何使用语言,就会如何思考。
借助晋如这本书,我读懂了中国文脉中的“风雅”内涵及源流走向,更明白了作为师者,如何让学生去体悟醇雅汉语的美感、深邃和想象力,进而帮他们筑起对抗低俗语言的“防疫墙”。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3日第11版
作者:王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