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伯达 叶永烈 撰写 背后 故事

叶永烈撰写《陈伯达传》的背后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13:32:06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引言

1989年中秋节前夕,叶永烈来到陈伯达的住处,这次采访过后,仅仅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陈伯达就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经医生检查,他是因为天气的突然降温,诱发了心肌梗塞去世。

01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伯达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大众面前。

一介书生,凭借着手中的笔杆子,爬到第五号人物,紧接着又位列第四号人物的位置,可谓是风光一时,显赫一时。

在陈伯达最风光显赫的时候,他几乎掌握着全国的舆论方向。

不过,属于他的时代在1970年就落幕了,这一年,他66岁。

七十年代初,他倒台后不久就被转到了监狱里,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的囚徒生涯。

而“陈伯达”这三个字,也在一夜之间消失在诸多报刊之中,仿佛这世界上,从来就没出现过这么一个人。

这时候,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显赫一时的人物,到底去了哪里?是否还活着?境遇到底如何?

一直到了十年后的11月20日,这一年是1980年,这一年的陈伯达76岁。

当他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却是在公审的特别法庭现场。

这次公审是现场直播,当电视机前的人们看到这个老头的时候,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曾经显赫一时的“陈伯达”还活着啊!

这次公审站在被告席上的,除了陈伯达之外,还有另外九个人。

展开全文

整个公审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最终的判决才下来。在等待判决的漫长过程中,才是最为折磨人心的一个过程。

1981年1月25日,陈伯达站在被告席上,低着头的他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实则早已慌乱不已。

当法官脱口而出,判处他有期徒刑18年的时候,陈伯达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也反复说明了,考虑到有些读者没有看过,我就再次简单的说明一下。

陈伯达的刑期是从1970年10月18日这一天开始算起的,因为他是在这一天被软禁在北京的家中。

这也就意味着,在判决下来的时候,陈伯达已经服刑了十年多,他的刑期只剩下七年左右的时间,截止到1988年的10月17日这一天,就是他刑满之日。

在这次公审结束后,陈伯达又再次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人们都以为他还在监狱里服完剩下的刑期。

02

其实,在宣判下来没多久,同年的八月份,陈伯达就被特批保外就医,安置在北京东郊,一个新修建没多久的民房里生活。

不过,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还认为他在监狱里服刑。

但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伯达出狱后没多久,还是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媒体知晓了。他们纷纷要求对陈伯达进行采访,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叶永烈,早些年是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年仅20岁的时候就参与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也是在20岁的时候,他撰写了一本科幻著作《小灵通漫游未来》。

陈伯达晚年的时候,叶永烈有幸成为独家采访他的人。

要能获得陈伯达的点头同意,叶永烈还费了不少的心思,他知道自己如果冒失的登门拜访,肯定是要吃到闭门羹的。

于是,叶永烈就采取了迂回战术,找到陈伯达以前的同事,还有亲朋好友;这些同事、故友、亲属们,也都希望陈伯达能留下类似回忆录的东西。

当叶永烈同他们说明来意后,他们也是赞许的,这种迂回战术很是凑效,陈伯达这才同意了采访的要求。

那么,叶永烈为何非得要采访陈伯达呢?

理由很简单,在这之前,叶永烈撰写了很多的人物,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辉煌一时的人物。

在撰写这些人物的过程中,很多的内容都和“陈伯达”这个人,是避无可避的一个交集,这才让叶永烈觉得必须要为“陈伯达”写个传记,这样才算是圆满了。

03

叶永烈这人治学、写文章有一种严苛性,他也很注重自己作品的一个“原创程度”。

他虽然可以采取通过搜集资料,来进行人物的撰写,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书,纰漏性很大,准确地说来,在别人基础上写的,也只是属于二次创作了。

这种写出来的著作,不是他叶永烈想要的结果。

倘若能够直接面对陈伯达,听他亲自从口中叙说出来的资料,才是最为难得、最为可贵的一手资料。

叶永烈当时住在上海,陈伯达在北京,在获得采访的同意后,叶永烈就每隔一段时间,从上海飞往北京,然后待上个几天时间,又回到上海。

那时候,他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他这么来回往返北京和上海,是在干什么。

一直等到叶永烈撰写的《陈伯达传》出版后,朋友们才知道,原来他这么来来回回的,是在采访陈伯达啊!

不过,当时在采访的时候,叶永烈心里也是犯嘀咕的,为啥?

因为就连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这本书是否可以顺利出版,他做的最坏的打算就是,大不了等上个十年的时间吧。

写到这里,我插一个小趣事。

叶永烈撰写的《陈伯达传》出版后,《人民日报》的一个记者,通过身边朋友的介绍,和叶永烈见了一面。

按照叶永烈的话来说,“这个记者强烈要求见我,说是要看看叶永烈长什么样?”

这就搞得叶永烈很是莫名其妙,自己又不是什么大名人,为啥非得要看我长什么样?

见面一聊,叶永烈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记者的家和陈伯达的家,就在一个小区,而且就在陈家前面的那栋楼。

这个记者是知道陈伯达的家,和自己的家近在咫尺,虽然他有想去采访陈伯达的想法,但是没有那个勇气,毕竟当时的陈伯达还处于服刑期,是个敏感人物。

这个记者担忧,倘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解释不清楚就麻烦了。

所以,当他得知一个叫叶永烈的人,不远万里从上海跑到北京,而且每个月来回两头跑,就是为了采访陈伯达的时候,这个记者就很是佩服此人的勇气和毅力。

当《陈伯达传》出版的时候,这个记者看着字里行间的访问,自己心中也不禁懊悔,也就更加想见一见叶永烈了。

04

叶永烈在采访陈伯达的时候,用笔记录的同时,也会拿出录放机记录陈说下的话。

来自福建惠安的陈伯达,说着一口闽南方言,要是不录音下来,全凭着两只耳朵来听,难免是会出纰漏的。

叶永烈在北京采访完陈伯达后,就回到上海的家里,整理着文稿。

1989年的5月10号,叶永烈写出了初稿。

本来呢,叶永烈是想让陈伯达本人来审阅初稿的,但是陈伯达说自己年纪大了,没精力看这么长的文稿了。

“我能接受你的访问,也就说明我相信你这个人,稿子我就不看了”

陈伯达如是表明自己的心迹,当事人都这么表示了,叶永烈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其实,仔细想来,陈伯达当初之所以拒绝核对初稿,在我看来,应该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里面。

说来也简单,陈伯达在审核初稿的时候,难免要对每一段落、每一章节都仔细核对。而且也不单单只是核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那么简单,对书中给出的评价和评判,陈伯达在审核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给出自己的态度呢?

这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如果让陈伯达来审核初稿,那不就等于是要他对自己的过往事情,进行一次肯定或者是否定的态度嘛。

05

1989年中秋节的前夕,叶永烈照例去到陈家。

在和陈伯达的多次接触中,两人早已成了一对忘年交,在完成初稿后,叶永烈在去到陈家,其实更多的就相当于是朋友之间的絮叨了。不过,让叶永烈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和陈伯达的会面,居然成了两人最后的一次见面。

在这次会面后,仅仅过去一个星期,陈伯达就因为气温的骤然下降,诱发了心肌梗塞去世。回到上海后的陈伯达,也是在陈伯达去世后的几天,才得知这一噩耗。

于是,他着手补写了《陈伯达之死》这一章节。

本来呢,叶永烈还担心这本书会不会获得出版,随着陈伯达的去世,这件事反倒是顺利多了。

叶永烈的这本书,最初是叫《陈伯达传》,但是在送到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觉得这个书名不太好,有点为陈伯达“树碑立传”的意思。

于是乎,他们就建议把书名改一下,经过商讨,最后确定把书名改成《陈伯达其人》。

1990年5月,叶永烈的这本书获得了出版,不过,令他感到遗憾的是,本来他的文稿是有45万字的,但是出版的时候被删减了差不多12万字。

这就让叶永烈很是心疼,毕竟都是自己的心血,删个几千字都觉得心疼,更别说直接给删了12万字了。

关于叶永烈撰写《陈伯达传》的背后故事,下次再和各位说说,今天就聊到这吧。

参考资料:

《陈伯达传》

《党史文苑》

《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