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3年,隋朝二世皇帝杨广继位第九年,6月,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隋,敲响了隋朝灭亡的丧钟。但杨玄感这次起兵很快就在同年8月被朝廷扑灭,他本人不想被朝廷活捉让其亲弟弟将其杀死。造反失败后,其家族被杨广诛杀,而且其姓氏也被改为枭姓,和唐朝武则天害死王皇后将其姓氏改为蝮如出一辙。
杨玄感何许人?他为什么要反隋?中国历史上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不过秦隋,秦二世胡亥穷征暴敛、骄奢淫侈,但隋炀帝杨广历史上其实不是一个昏君(可见拙作《杨广:一个被历史误会的皇帝》),杨玄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之路的呢?
杨玄感剧照
出身名门、位高权重
杨玄感,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父杨素为隋朝司徒、封楚国公。杨素这个人可了不得,出身北周士族,属于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的关陇集团的一支。他本人文武兼备,既是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又是隋朝著名诗人,历经隋朝杨坚、杨广二朝,为隋朝开国功臣,同时杨广的继位他居功至伟,算是隋朝的二号人物。
杨玄感以父荫,授柱国,出任郢州刺史,转宋州刺史,迁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在隋文帝朝,就与其父同为二品官,上朝拜见皇帝,父子同列,为此还生出一段佳话。《隋书.杨玄感传》记载:其后高祖命玄感降一等,玄感拜谢曰:“不意陛下宠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
杨玄感并非纨绔子弟,《隋书》说他“好读书,便骑射”,“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瓦岗李密就与之交好;而且他理政才能相当不错,《隋书.杨玄感传》记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皇帝杨广就赞美他“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他后来也是“礼遇益隆,颇预朝政”。
杨广一征高句丽,他随从出征;二征高句丽之时,就命他督运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可见杨广对他相当倚重。
可这样一个朝之重臣,为何要造反呢?
展开全文
杨广剧照
君臣争权,图谋反叛
说杨玄感造反原因之前,先说说长孙无忌的故事,长孙无忌为唐朝开国功臣,唐高祖李治的亲舅舅,也是他扶李治上位的,可李治后来为何还是对他下手了呢?不要认为是武则天所为,如果李治不点头,以武则天当时的实力绝对不敢对长孙无忌有任何动作。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关陇贵族,隋唐两朝政局更替,莫不是这个集团在其中运作。长孙无忌属于它,杨玄感也是其中代表,古语说“盛极必衰”,又说“伴君如伴虎”,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当一个臣子地位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当皇帝的猜忌,个别聪明的,知进退,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激流勇退,保一世富贵,比如清朝的曾国藩,但更多的是长孙无忌和杨玄感,舍不得到手的高官厚爵,不舍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被赶下台,一种是奋起反抗,长孙无忌是前者,杨玄感属于后者。
《资治通鉴》记载,杨素位高权重之时,就有一个叫梁毗的大臣进言杨广,认为杨素“天下无事,容息异图;四海有虞,必为祸始”,后来杨广就开始暗地里防范杨素了,“寝疏忌素”,并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杨素的权力,“素由是终仁寿之末,不复通判省事”。杨素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卧病在床之时,杨广经常派一些名医前去诊治侍候,并赐他很多上好的药品,可杨广总在暗地里问医生,总怕他不死去;猜忌至此,因而杨素拒绝吃药而死,他死后杨广虽极尽哀荣,也让杨玄感继承了爵位,但其猜忌防范之心并没有随之改变。《资治通鉴》记载:及素薨,帝谓近侍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
这一点杨玄感当然也体会到了,因此他也采取了一些动作来表示忠心。比如私下里对兵部尚书说:“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说得慷慨激昂,还因此得到了杨广的表彰,但其实他此时已起反叛之心。
他的造反,除了因为皇帝的猜忌之外,也与他的政治野心脱不开干系。如果仅仅因为皇帝的猜忌,他韬光养晦,隐藏锋芒就可以了,或者干脆辞官归野做一个富家翁也行,他为什么不呢?那是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趁着“朝纲渐紊”、“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的当口废掉杨广,改立秦王杨浩。此事若成,他自然又可以权倾朝野,说不定还可以像李渊一样搞个皇帝当当。
在杨广带他首次征讨吐谷浑的时候,他就密谋袭击杨广行宫,被其叔父劝阻了。《隋书.杨玄感传》记载: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但他反隋之心未灭,终于在613年杨广二次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先是故意迟滞漕运,不按期发放军资,又偷偷把随皇帝从军的弟弟们叫回来,再谎称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在黎阳招兵买马、大造兵械,以讨伐来护儿之名起兵造反。
杨玄感剧照
兵败原因
杨玄感起兵后,杨广大惊,如果说其他的盗贼造反他还不放在心上,杨玄感的起义代表的可是关陇贵族集团对朝廷的不满,这是要动摇隋朝国之根本的,因此他匆匆撤兵回到江都来了。杨玄感起兵时兵不过一万,但“从乱者如市”,“数日,屯兵上春门,众至十余万”,更因为他动员民众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于是“众皆悦,诣辕门请自效者,日有数千”。
可这样轰轰烈烈、规模还不小的起义,为什么在短短2个月之后就被镇压了呢?
原因之一:杨玄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士族支持,隋朝根基尚在。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起义之初,他游说治书侍御史游元失败。《资治通鉴》记载:治书侍御史,督运在黎阳,玄感谓之曰:“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时也。我今亲帅义兵以诛无道,卿意如何?”元正色曰:“尊公荷国宠灵,近古无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岂意坟土未乾,亲图反噬!仆有死而已,不敢闻命!”游元的想法代表了当时众多隋朝士族的心理,国家机器毕竟强大,士族大多还是忠于朝廷。杨玄感纵使赢得了民心,但毕竟军队多是底层农民,缺乏军事素养,面对强大的隋朝正规军仍是捉襟见肘。
还有一个代表性人物来护儿,杨玄感诬蔑他造反当然让其恨之如骨,但他在儿子已投降杨玄感的情况下还要死磕就让人不得不深思。《隋书》记载,杨玄感进攻洛阳之时,来护儿没有收到朝廷的命令就下令要去救援:“诸将咸以无敕,不宜擅还,固执不从,护儿厉声曰:‘洛阳被围,心腹之疾;高丽逆命,犹疥癣耳。公家之事,知无不为,专擅在吾,不关诸人,有沮议者,军法从事!’”纵使被人诬陷,纵使儿子投降,来护儿仍坚定地追随杨广,可见当时隋朝的号召力大于杨玄感,朝廷的统治集团仍然稳固,纵使杨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吒,所当者莫不震慑”,他也没有能力抗衡隋朝庞大的国家力量。
原因之二:决策失误。最初李密进献上中下三策:上策长驱入蓟;中策直取长安,进入关中;下策袭取东都。杨玄感虽然认可李密的上策,但却选择了下策。《资治通鉴》记载: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可见其目光短浅,起义之初只想扬名立威,丝毫不考虑战场态势!东都洛阳仍“四战之地”,在战略上存在显而易见的缺点:一是城池坚固,短时间难以攻破,后来的群雄争霸战,攻洛阳都是难题;二是洛阳地势平坦,更容易被四面八方围困,难以突围,王世充兵败就是这个原因。
杨玄感围困洛阳久攻不下,隋朝援军越来越多,再拖下去必死无疑,因此他又采用了李子雄的对策,直接攻入关中,占领永丰仓,以图站稳脚跟。这个决策没有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他又因贪小便宜出现了错误。军队西进到达弘农宫时,他从百姓口中得知宫内有不少粮食,便想去抢夺这些粮草。结果弘农宫没攻下,自己却被追兵赶上了,在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几路政府军的围剿下,杨玄感成了瓮中之鳖。《隋书.杨玄感传》记载:至弘农宫,父老遮说玄感曰:“宫城空虚,又多积粟,攻之易下。进可绝敌人之食,退可割宜阳之地。”玄感以为然,留攻之。三日城不下,追兵遂至。
为帅者,只知勇猛,不识谋略,看不到战场态势,不败才怪!杨玄感有才华、有能力不假,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将在谋不在勇,他的统兵能力极大地制约了起义军的壮大发展!
原因之三:起兵时机不成熟。看起来杨玄感趁杨广远征高句丽起兵是个好时机,其实他还是太性急了,他看不到其叔父杨慎所说的“士心尚一,国未有衅”,甚至不如来护儿对时局的眼光独到。当时隋朝统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各地也都有了一些小股起义,但正好来护儿所说是“疥癣之疾”,都没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李渊的起兵是在精心准备之后发动的,而且当时群雄并起,隋朝应对不暇,才给了他机会。相比较而言,杨玄感的准备太不足了,实力太弱了,这个时候与隋朝正规军硬磕,这些正规军当时又正好闲着,无异于以卵击石。就算他采纳李密之上策,也必定困难重重,未必能成功。一个王朝的衰亡是有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前前后后与国民党斗争了十数年才艰难成功,那里有什么一蹴而就?杨玄感还是太理想化了,如果他像中国红军一样,先找一个偏僻些的根据地,然后欲图发展,结果尚未可知,至少败得不会那么快。
杨玄感剧照
结语
虽说杨玄感失败了,但他拉开了反隋大幕,他起兵后余杭民、刘进元等也举兵响应,隋朝统治集团开始分裂,他算是打响了反隋第一枪,在历史上也算是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笔!这之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年不到的时间隋朝就消失了,只可惜杨玄感作为第一个起兵反隋的贵族首领,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却没有争霸天下的才略,最后身首异处,只能在九泉之下默默看他人纵横捭阖,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