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水 精彩回顾 朗读 大戏 剧本

“大戏东望”城·会读 |《驴得水》剧本朗读活动精彩回顾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10:46:02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戳蓝色字「戏剧东城」关注我们哟!

“城·会读”

话剧《驴得水》

剧本朗读会活动

精彩回顾

展开全文

由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承办的“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多项活动热度不减,陆续与观众们见面。

3月,“城·会读——剧本朗读会”板块的第六场活动在更读书社圆满完成。本场活动朗读的 话剧《驴得水》由秦枫担任表演指导,林展东、毛迪、徐敏、张泓艺等青年演员朗读剧本。同时还邀请了话剧《驴得水》编导之一刘露作为活动嘉宾与现场的创作者、观众进行深度交流。

话剧《驴得水》剧本朗读活动现场

话剧《驴得水》剧情梗概

话剧《驴得水》海报

话剧《驴得水》于2012年6月首演。该剧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里,孙校长带领一女二男3位老师建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在花名册上他是英语教师驴得水,实际上,它是为学校运水的一头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到访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老师。事情在特派员到来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铁匠不仅蒙混过关,而且特派员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包装”成教育家以得到来自美国的赞助。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大局,校长不断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最早为了美好初衷来到乡村教学的老师们纷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演后谈环节

演后谈环节活动照

刘露

话剧《驴得水》

编剧、导演之一

“戏剧的魅力是永远有变化,不像电影拍完了是留下遗憾的。今天的朗读和表演有一些新鲜的东西, 戏剧的力量体现在每个演员的表演都不一样。我们的创作方法是非常仰仗演员,每次演出之后,周申(话剧《驴得水》编剧、导演之一)上台向观众致谢时都会说:‘我们非常感谢演员,这部剧是集体创作。’我和周申在这部剧中是创作结构和情景,在排演的最初阶段是与演员一起进行创作,(我们)引导演员在剧中生发出自己的东西,比一个人脑子里面想出来的更有特色。今天的剧本朗读会,我看到了演员们在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改变,这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事情,也是戏剧的魅力。”

秦枫

表演指导

“话剧《驴得水》首轮演出时候,我就去观看了这部剧。在小剧场演出时,我距离演员很近,张一曼抽耳光的声音回响在我耳旁,也震撼了观众,拉近观演关系,给予观众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小剧场戏剧的魅力。我没有看过大剧场版本的《驴得水》,但是以我的大剧场表演体验来说,大剧场会要求演员的表演张力和尺度会更大,会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的冲击力。 小剧场演出会要求演员的表演更为细腻。”

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

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承办的“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从8月盛大开启。本届展演季以“致敬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为主题,从8月持续至12月,设立“城·会读——剧本朗读会”“城·会来——‘戏剧大道’打卡活动”“城·会演——小剧场剧目展演”“城·会聊——戏剧高峰对话”四大版块。

“城 • 会读”版块以“小剧场与人”为主题意象,分为“人与命运”“人与网络”“人与时代”“人与抉择”“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等六大主题,选取小剧场话剧《棋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爱抬杠》《驴得水》《我是哪一个》和小剧场儿童剧《酷虫学校2》等六部小剧场佳作,在菊隐剧场、大麦 • 超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角楼图书馆、隆福寺更读书店等六个极具特色的小剧场和网红打卡地进行剧本朗读。

剧本朗读活动由专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演绎呈现,共同抒发对于小剧场戏剧的热爱之情,展现小剧场戏剧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组委会将面向东城区“紫金服务”的企业招募戏剧爱好者作为现场观众,为东城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文化需求的特色内容。

内容来源:新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