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 中国 地图 地方

中国年味地图,最炫的地方在这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5 04:49:05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

编辑:权相赫

图片编辑:奈福 TAO 王家乐 鲸鱼 吴学文

设计:鱼一条

从南到北,各地的人都用什么姿势解锁新的一年?

这一天,从中原的 社火到闽台的 闹春田,从东北的 秧歌到西南的 傩戏,从湖北的 龙船调到广西的 炮龙节。

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几乎同时发出了迎接新年的信号。每一个小地方,都共享 年的丰饶。

千姿百态,都是中国人的年。

在福建,总能遇见最传统的年味。摄影/城市穿梭客

敬天法祖,是中国人的浪漫

春节,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典礼,也是对新一年的欢迎仪式。它来自于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对人事往来的理解。

展开全文

福建南靖县的客家新年宴会,漂泊千年的客家人,最知道团圆的可贵。摄影/城市穿梭客

炽热而明亮的火焰,给春天带来了第一丝温暖。

苗家人的跳洞节,怀念先辈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摄影/尹刚

火,也昭示了人类开拓进击自然的勇气。

广东潮汕的“跳火堆”。(地方专业民俗表演,十分危险,请勿模仿! )摄影/卢文

年的仪式,来自农耕。为了来年能 五谷丰登,舞龙表演者们绝对是春节期间最卖力的群体。

石阡仡佬族毛龙灯, 每年从年三十开始准备,初七以后各村寨的毛龙灯队齐聚一处,竞相拼比谁的技艺高超。摄影/田健‍‍‍‍‍‍‍

古时腊月,驱除邪祟的 “大傩”为重中之重。传承千年的 傩戏,依然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甘肃文县的傩舞“迟哥昼”,传承自古仇池国的白马氏族后裔,摄影/冉创昌

在中国的信仰体系中,许多英雄人物被神格化,演变成了一个个文化符号,成为了历久弥新的年俗,内化成了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福建长汀的“闹春田”,村民们把关公像从庙里抬出来,在稻田 里东奔西跑,与民同乐。摄影/刘艳晖

中国先人 对天地万物的不断开拓、探索,为我们带来了灿烂的 中华文明,这些沉淀下来的习俗,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漳州的舞狮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个舞狮梦,在这个少年的心中种下了种子。摄影/城市穿梭客

热烈与欢腾,是召唤春天的讯号

“年者, 禾熟之名。 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年年岁岁禾熟之时,收获的成就感和丰饶的满足感,勾勒出一幅“民物欣凫藻” 的图景。

广东揭阳,放 烟花与舞龙,两种春节民俗的激情碰撞。摄影/零壹叁叁叁

一条 绚丽夺目的鱼在徽派民居中游荡,仿佛大鱼海棠真人版。这是江南文化与徽州风土,在这里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黄山市歙县汪满田村,每年的元宵前后,都会有“鱼灯会”闹元宵的活动。摄影/方托马斯

有如万蜂齐舞 的盐水蜂炮,更加夺人眼球。这是闽台文化与客家文化,在台湾宝岛上交织出的新的乐章。

“箫鼓追随 春社近,衣冠简朴 古风存”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上千年的社火,在北方依旧有着众多拥趸,社火,是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

河南浚县社火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这就是社火的魅力。摄影/焦潇翔

高台、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社火,藏着 千姿百态英雄气。

社火的内核,是中国人对历史的记忆。摄影/张宝宏

而在北方以北的东北人,就是要用自己的热烈,填满这一方广阔的天地;为白山黑水,增添一抹鲜艳的色彩。

大红大绿的配色,给莽莽的东北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摄影/邱会宁

春天的第一场盛宴

一年中 最重要的一顿饭,莫过于年味。它超越了 美食的范畴,百家欢宴,都需 精心调和。

不管是稻米还是糯米,在南方人的手中,它都会变得 温润如玉。

一点朱砂红,为徽州打米粿注入了灵魂。摄影/方托马斯

湖北恩施南河村楸木园的老院子里,民间美食传承人谢海艳手工制作糍粑迎新年。摄影/文林

心灵手巧的北方人民, 能把单调的面食,塑造出 千百种样貌。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阿寿村,村民制作的在农历二月二用来赛花馍、拜药王的面花。摄影/冉玉杰,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中国从南到北,都期盼着 年年有余,冬捕出的头鱼,无愧鱼中“霸主”。

吉林查干湖,冬捕出的头鱼。摄影/邱会宁

我国的西南边陲,席地就食的拉祜族,正在品尝着最 亲近自然的味道。

对于西双版纳的拉祜族人来说,原生态的芭蕉叶,就是最好的餐桌。摄影/李志雄, 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黔山万水之间, 长桌宴欢腾热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新春的团圆,在长桌宴上演。摄影/尹刚

莆田黄氏宗祠内的 漳柑塔,保佑子孙节节高升。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漳柑塔有19层高,用了300多斤桔子。摄影/马俊杰

藏家女主人手巧不巧,全看 卡塞做得好不好。

藏族人在藏历新年必备的年货——卡塞。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甘甜的瓜果,香气四溢的烤馕,是 维吾尔族新春必不可少的元素。

新疆维吾尔族家庭的年味,葡萄的甜、馓子的咸,和刚烤出馕饼里淡淡的焦香。摄影/沈桥, 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西北的 牛羊,中原的 面食,林海雪原的 山珍,东南沿海的 鲜味。东西南北的风物,丰富了中国人的 新年餐桌。

渗透进我们春节的,那些点滴

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仅在传承千年的 习俗,也不仅在日常吃不到的特色 食品,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停下来,思考到底什么是生活。

江西宁都县,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燃放“添丁炮”祈祷“添丁添财添福寿”。摄影/ 谢吉祥, 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饱蘸墨水的毛笔,将祝福的话语,落在象征红火的红色宣纸上,中国人对 吉祥寓意的讲究,在小小的春联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红色,是集市上的主色调。摄影/徐崇德, 来源/地道风物MOOK《舌尖上的新年》

东方之珠,是世界的窗口,也是中国 传统文化得以旺盛发展的一块 自留地。

香港文武庙,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三幢建筑物组成,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都会举办祭拜文昌帝君的“文昌诞”。摄影/Herman‍‍‍

年关在即,每一分每一秒仿佛都是 返乡的倒计时。

吉林抚松县,一队高跷秧歌队表演过后,坐着板车回家。摄影/邱会宁

一家人的团圆,让珍藏多年的美酒,更加 芬芳馥郁。

贴着喜字的酒坛摆在祠堂正中,酒香浓郁,家庭圆满 。摄影/刘念海

人间烟火色,最重是团圆。五服内的亲戚们都聚在一起,是最值得纪念的时刻。

山东济南济阳崔寨,一村人家在拆迁之前在老宅前过的最后一个新年。摄影/王啸

新年最值得期盼的,是孩子们眼中藏不住的笑意。

腰鼓,是中国传统棰击膜鸣乐器,是黄土高原人民朴素与豪放的代表。摄影/张宝宏

从江南水乡到松嫩平原,从雪域山城再到黄河岸边,民风相异,祈愿相同。家家户户都用最熟悉的方式,绘就了一幅 独属于 中国人的新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