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19日,由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主办、南都公益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支持,为期4天的“红益伙伴”同行者计划——规模化发展项目管理系列课程在福州川捷温泉高尔夫俱乐部酒店开展,共计31名来自全国各地县域合作伙伴及协会核心志愿者参与。
此次培训不仅加强组织内部的专业技能,加快协会规模化发展,还更好地凝聚多方力量,进一步构建全国特殊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展开全文
01
破冰初识
2月16日,培训课程如期而至,来自五湖四海的伙伴们汇集于此,以抽取人、物、景三类欧卡牌的方式分组就坐。为了使大家尽快互相熟悉、深度融合形成集体凝聚力,增强培训学习效果,各组根据自己的特色在白纸上写下队名、口号,并在空白处留下“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我想要大家给我什么?”两个问题,在未来三天的课程中寻找答案。
通过“抛毛线”的形式,让伙伴们一一自我介绍,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小小的毛线,不断地被抛出,最终形成一张“关系网”,体现出每一位志愿者、每一个机构和帮扶对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02
互助学习
17日上午,高级社工师洪琳老师就公益服务伦理开展教学。课堂上,大家就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时,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呢?当保护生命、社会公正、自觉自主自由、最小伤害、生活质量、隐私与保密、诚实与毫无保留地披露信息等七大伦理原则摆在眼前时,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无时不刻不在进行伦理的决定,但伦理决定却不是一系列不能违背的规定或指令,我们该如何应付这些难题呢?
17日下午,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生导师林敏博士开展儿童服务沟通技能与心理评估技能课程。从生态观、系统观、“不分别”的工作理念强调儿童青少年身边环境的重要性、刻板印象与主观经验的消极影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进行评估与沟通,从孕期、婴幼期、学前期、学龄期四个阶段分析其观察重点、沟通方式和访谈量表。
18日,福建师范大学讲师温谋富老师就组织内部治理的理论与内部治理工作坊进行授课。首先通过潘瑜院长提出的公益组织治理的案例引发大家的讨论与思考,再由温老师进行理论讲解,利用八个步骤进行内部治理,课程最后大家用“细节决定成败”、“扎实做事、专业服务、提升自我”等心得作为今天的收尾。
19日上午,协会工作人员王琦、任伟烜向大家讲解协会大数据平台的使用方法,以便各位“红益伙伴”后续的工作开展,为数据收集与分析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好地服务特殊困境家庭。
03
踏上归途
本次课程,有从事着社区治理、教育助学、行业发展、青少年发展等不同社会领域工作的同行伙伴。同时,大家在当前阶段对社会组织治理和儿童服务方向有着相同的困惑,本次课程协助大家更清晰地对各自组织内部的治理框架进行初步梳理,为之后各机构开展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为期四天的“红益伙伴”系列课程第一期落下帷幕,大家纷纷踏上了返程的路。通过本次的培训,更好地融入项目、适应项目,推助大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将特殊困境儿童的网络体系范围扩大到全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整体公益事业的发展。
课程导师介绍
01
洪琳|高级社工师
福州市亲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台江区馄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理事福州市青联委员
福州市社工专家库成员
曾参与执行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项目,2018年福建省财政项目,2018年团省委边缘青少年项目,“理想社区-融侨模式”城市社区营造项目、福州市三社联动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专业实务经验丰富;
02
林敏|福州阳光学院客座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博士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 注册心理师
福建少儿频道栏目组 心理顾问
福建福能总院心理治疗中心
儿童注意力障碍训练项目组 特邀专家
拓福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学术总监
福州优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03
潘瑜
福建省善才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04
温谋富|大学讲师
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福建省内多家社工机构的督导
关于我们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红苹果公益)是一家致力于为困境儿童提供帮扶援助的5A级慈善组织,2019年5月获得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
协会关注特殊群体困境问题,聚焦困境儿童帮扶,针对困境儿童家庭的各类需求,围绕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开展一系列帮扶项目,力求在心理健康、权益保障、能力建设等多方面促进特殊群体良性发展。
—END—
想了解更多关于信息
欢迎复制下方链接
移步我们的官方网站
红苹果公益
指导老师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协会
本期编辑 | 李喆 林靖奇
责任编辑 | 陈晓容 张楚涵
文案来源 | 陈晓容 张楚涵 谢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