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不断提高,为了完善整体的制度,各部门发布新规定。这两年来,交通运输部慢慢完善交通道路体制,一次又一次发布利民、惠民政策。除了大力支持群众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外,还完善了ETC系统、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规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近公安部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此规定于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简单来说即日起这项政策已经实施,各位车主接福利了!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主要改动6个方面:
1、完善违章处理程序法律文书、
此次修订的通知中说明,车主已经收到法律文书、互联网通知的,未按法律文书上规定及时处理,公安交管部门将认为车主对违章事件无异议,公安交管部门可先作出行政处罚,后期再通知车主。
2、增加告知渠道
未修订之前,如果车主未绑定手机号码,公安交管部门只是采用了互联网公式。实施之后,将从短信、互联网、法律文书邮寄多渠道通知车主及时处理违章。
3、缩短违章通知时间
正常来说,违章通知会在十天之内送达车主,一般7天收到通知。现在将告知时间缩短到5天,也就是说车主会在五天左右收到处罚通知。除此之外,公安交管部门在遇到违章逾期未处理的车主时,当场告知车主的违章情况。
展开全文
4、修订信息转移制度
很多朋友不太明白信息转移制度是什么意思。其实,指的是违章行为信息转移。这是为了维护租赁行业的规定,同时也是车主们的福利。公安交管部门规定在确认是车主驾驶人违章时,可以将违章行为记录转移到驾驶人名下。
5、增加举报违法行为
此前,交通违法举报制度并未完善,而且实施的力度不够。如今新规定明确说明,只有大家能够提供汽车违章行为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作为证据提交给公安交管部门,经查证后,可以作为处罚依据。
6、车主可以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章行为
新规定明确车主一旦出现违章之后,可自由选择在本地或者异地处理违章。不过,车主必须对交通行为没有异议才能在异地处理违章,简单来说,可以在全国任意交管部门处理,但处罚的标准依旧按违章发生地执行。目前这一新规定只在广西、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地试点,根据公安交管部的通知,有望在6月底全国统一实施。
以上6项措施,即日起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待完善制度后将在全国统一实施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