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钢 强筋 壮骨 贵州 桥梁

水钢制造为贵州桥梁“强筋壮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18:37: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近半在贵州,而贵州省标志性高桥90%以上都用到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水钢)钢材,在黔山贵水间,水钢制造为贵州桥梁“强筋壮骨”,支撑起贵州交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过硬产品彰显“硬实力”

在贵州,一座拥有328米空间索塔塔高的平塘特大桥备受瞩目,被业界公认为“最高、最美”的空间索塔,还在2021年国际桥梁大会(IBC)上,荣摘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

值得一提的是,撑起这座贵州省地标性建筑的平塘特大桥所用的“钢筋铁骨”,超60%来自“水钢制造”。“贵州标志性的高桥修建,90%以上都用到了水钢钢材。”水钢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冯晓东自豪地告诉记者。

平塘特大桥建设过程中,由于从其他钢厂采购的钢材存在质量问题且需求量不能满足需要,建设方希望水钢能够给予帮助。为全力服务客户,水钢迅速组织技术攻关团队,按照大桥实际用钢需求优化已有工艺并聚力攻关,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高强度抗震钢并按时交付使用,实现了平塘特大桥工程建设用钢材直径从8毫米到40毫米的全系列供应。

“大型桥梁建设,无论是桥墩还是索塔,对建筑用钢的质量要求都特别高,我们的产品生产标准远优于国标,并且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焊接性能及抗震性能优良等特点。”水钢制造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能制造擦亮“钢铁名片”

走进水钢钢轧事业部三棒线生产线,焊牌机器人“扭”着身躯,灵活的手臂自动夹取焊钉、标牌,自动识别焊牌位置并焊接,每次焊标牌只要35秒,自动焊接成功率达99%。

这是水钢推动生产线转型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的一个场景。

在水钢,无人值守、5G通讯场景应用等智能化项目纷纷落地,信息智能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智能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助力该公司完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水钢三条棒线全部实现机器人智能焊牌,‘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的智能工厂建设初见成效。”公司智能应用事业部计量车间机器人技能领军组组长、单捆计量班班长张云说,“单捆计量机器人自动焊牌项目的投入使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助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水钢荣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等荣誉,一张张耀眼的“名片”,擦亮了水钢品牌,也提升了水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搭乘“贵州高桥”走出去

水钢既是贵州钢材的供应商,同时也是贵州高桥的受益者。在贵州基础设施改善后,水钢产品“走出去”的越来越多。

2022年4月6日,在水钢钢轧事业部,装满水钢钢材的3辆货车即将发往川藏铁路建设工地。据销售分公司销售二部黄宇超介绍,水钢钢材进藏是首次,水钢也将根据工程需求持续供应钢材。去年,水钢成功中标长沙地铁7号线2万吨HRB600E高强螺纹钢的供货计划。水钢现在在不断转型,除建筑用钢,还力求做汽车等产品的上游供货。

为贵州高桥供应钢材的水钢,随着高桥的建设迎来机遇也迎来挑战。“我们有信心在‘山门’打开后继续做大做强,能为贵州高桥‘强筋壮骨’,也能为企业发展‘强筋壮骨’,让水钢产品走得更远销得更好。”冯晓东说。(记者 余昌旭 通讯员 吴道辉 葛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