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辐射 无处不在 危害 地球 流浪

无处不在的辐射对健康到底有危害吗? 《流浪地球2》引发对“辐射病”的关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18:19: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无处不在的辐射对健康到底有危害吗?

《流浪地球2》引发对“辐射病”的关注,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辐射大多对人体无害,无需过于担忧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文娜 王宙

近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院线热映,该片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人类自我拯救的故事。影片中的“太阳危机”指的是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对于地球上生活的人类而言,太阳膨胀带来的辐射会诱发癌症率激增,片中角色韩朵朵便因此患上“二型辐射病”。辐射对人类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陈东辉表示,辐射的概念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辐射大多对人体无害,无需过于担忧。

手机、电脑、微波炉的非电离辐射不会危害健康

“睡觉时将手机放在枕边有辐射影响大脑”“Wi-Fi能杀死植物”“经常头痛是因为住在通信基站周围”“做CT会导致女性不孕或流产”……近年来,不少关于辐射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起来,引起公众恐慌,干扰健康网络秩序。由于辐射相关理论专业性强,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网民唯恐避之不及,而造谣者和无良商家正是利用大众的这一恐惧心理,编造辐射谣言,令不少人“谈辐色变”。

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陈东辉说,辐射其实像光一样,是一种能量,是以电磁波(电磁辐射)或高速粒子(粒子辐射)的形态向周围空间传送能量。辐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此外,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辐射也不例外。如果要了解辐射的危害,首先要了解辐射有哪些类型。

通常按照能量的高低或电离物质的能力以及作用于物质时所产生的效应不同,将辐射分成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非电离辐射是指其携带的能量低,当其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无法使物质电离的辐射,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等。非电离辐射会加速分子运动而产生热效应,使物体升温,原理和晒太阳相似。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脑、Wi-Fi路由器等家电发出的电磁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正常使用时,一般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辐射强度极低,即使以最大功率运行,也远远低于太阳光对人体的辐射。而微波炉虽然是高功率电磁波产生工作,但它的玻璃门板是由多层材料构成的,中间的金属网可以起到防电磁泄漏的关键作用,大众无须担忧。

还有一些市民担心自己住在通信基站附近,信号较强,辐射是否也相应比较大?陈东辉表示,有些非电离辐射还会在周围导体内产生感应电流,例如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发射设备,以及高压电线和变压器等都可能会引起其他物体产生感应电流。但是这些装置的辐射是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必担心。

一次CT产生的电离辐射剂量比吸烟一年所致剂量更少

“电离辐射指其携带的能量足够高,当其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使物质产生电离现象的辐射。如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中子、质子和重离子等。”陈东辉表示,这类辐射也有天然辐射源,如氡气就是最主要的天然辐射源,也是自然界释放的电离辐射之一。氡气从土壤中释放,随空气扩散至人们生存的环境。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的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他建议新房装修后,在空气清爽、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可加强房间内空气流通。

但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较少,公众易接触到的电离辐射一般就是各类X射线机检查,如安检机和CT检查等。“CT是影像学中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建立在X线基础上的一项检查诊断技术,在检查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定量的电离辐射,患者存在适应证需要检查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陈东辉表示,CT具体的辐射量因医疗设备、检查方法、检查部位、个体因素及检查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全文

早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年人诊断参考水平》,根据该文件中的数据,日常比较容易接触的检查中,进行一次冠脉CTA的平均辐射剂量为5~15mSv(毫西弗,一种辐射计量单位)、一次胸腹CTA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5mSv,这是比较高的两项。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五年内每年接受辐射的平均剂量限值是20mSv,其中任何一年不得超过50mSv。

陈东辉表示,综上所述,如果一次普通的CT所带来的辐射剂量为6mSv,很可能还没有烟民吸烟一年所致剂量大。据研究和文献报道,香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放射性元素叫钋210,假设一位烟民每天吸烟1.5包,那么他一年通过吸烟摄入的辐射量将达到13mSv,比一次普通CT的辐射量更高。“其实不论做什么检查,医生都会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心。而且一般来说,医生通常会优先为患者选择超声或核磁共振等不含电离辐射的检查项目,只有符合相关指征者才需要进行CT检查。”陈东辉提醒,理性看待CT检查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与不做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陈东辉表示,目前随着CT检查设备的更新换代、参数的不断优化,CT检查的辐射防护也随之升级。通过对人体关键或相对脆弱部位进行必要的遮挡防护,如性腺、甲状腺等,也能一定程度地起到防护作用。

世卫组织更新应对辐射储药清单?专家:个人无需囤药

1月27日,世卫组织官网发布了“世卫组织更新用于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关键药物清单”,据清单具体内容,典型的辐射应急储备包括:稳定碘、普鲁士蓝等药物。对此,陈东辉提醒,世卫组织发布的清单并非针对个人,普通市民无需自行囤药。他强调,如果我国受到核污染影响,碘片会免费发给经过评估有需要的人员。碘片如果随意服用可能导致碘超标,而含碘量较低的药物或食物如含碘盐、海带等对防辐射并无作用。因此,碘片作为核应急药物服用时,必须得到需采取这一措施的明确的公共卫生建议,才能在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服用,个人不要擅自服用碘片。

而普鲁士蓝等其他药物都是非常专业的且有副作用,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个人囤药。陈东辉提醒,在正常环境中,并没有放射性物质的前提下,没必要服用此类药物。市民应根据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决定是否应该储存或服用钾片。

陈东辉表示,防辐射拥有非常专业的防护方法,专业的防护服通常是有铅的,并且比较厚重,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穿戴。一般人们所知的在保健品商店、超市、药店卖的“孕妇防辐射服”不能阻挡有害的致畸、致死剂量的辐射物和放射物进入到宫腔损害胎儿。而且电脑、电视、安检的辐射量非常低,不足以导致胎儿畸形,所以不需要特殊防护。

对于可能接触到辐射的特殊工作人群而言,我国对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照射或事故照射健康检查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至4周,放射工作单位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以此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