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在2021年7月份首次递表失效后,总部位于香港的建筑设备供应商郝氏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书,丰盛融资有限公司为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郝氏控股前身可追溯到控股股东郝润权于1983年成立的独资企业志成电机公司。
当前,郝氏控股主要在香港及中国内地提供建筑设备租赁服务及销售建筑设备。
华坊报告显示,2021年,按收益计,郝氏控股集团在香港动力能源设备及高空作业设备租赁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6.0%。
2015年,郝氏控股将足迹扩展至中国内地市场,并于广东省南沙区设立据点,旨在捕捉内地(尤其是大湾区)建筑设备租赁及销售市场的增长。
为了上市,该集团在2021年进行了重组。该事项完成后,郝氏控股由郝润权透过CS Investment(于英国处女群岛成立的一家公司)持股100%,并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其子郝桂良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在愿景上,郝氏控股表示,集团旨在保持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作为主要建筑设备供货商的地位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为实现此目标,计划扩大及优化香港及中国内地的租赁机队;加强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及加强品牌营销;安装支持应用程序的集中式租赁机队管理系统;及雇用额外员工。
业务与收入拆解
招股书显示,郝氏控股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收益分别约为9390万港元、1.288亿港元、1.227亿港元。其中,收益增加归因于动力能源设备、高空作业设备及道路设备的利用率增加;收益削减则是因为动力能源设备及高空作业设备的销售减少。
同时,收益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090万港元减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5160万港元,主要是因为集团的租赁服务以及动力能源设备与道路设备销售减少。
展开全文
受到上述因素影响,郝氏控股的溢利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分别为,3050万港元、5060万港元及38.2万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溢利也同比下降了23%至1500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设备租赁服务为该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占比分别为76.1%、74.4%、78.8%。而建筑设备销售方面,收益最高的为2021年度的3294万港元,占当期总收益的25.6%。
据了解,截至2022年9月30日,郝氏控股的租赁机队拥有1573台建筑设备,包括771台动力能源设备、771台高空作业设备、25台道路设备及6台其他设备。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建造业享受盛誉的“志成”品牌,以及于2012年开发的自有品牌——KCG发电机。
据悉,发电机的设计及制造均符合香港相关排放标准,可登记为获核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并符合资格申请香港优质机动设备标签。于2012年,该发电机首次实现出售,并于2013年首次实现出租。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出售11台、20台、10台及2台KCG发电机;同期通过租赁获得的收益约为390万港元、1170万港元、1500万港元及1040万港元,分别约占集团租赁服务总收益的5.4%、12.2%、15.5%及22.7%。
此外,该集团还主要采购国际知名建筑设备制造商制造的建筑设备,过往期间,郝氏控股向日本、德国及美国多家国际知名建筑设备制造商采购建筑设备,现在该集团已经成为三家国际知名品牌建筑设备(即Airman、BOMAG及新大华)在港的授权经销商或分销商。董事认为,集团已受益于该等品牌的现有市场认可及商誉。
综合而言,郝氏控股在在经营过程中已逐渐开发大量而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其中包括建筑公司、制造公司、教育机构、政府机构及其他建筑设备供货商。
招股书中指出,已为著名地标性建筑项目提供建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中区政府合署、国泰航空货运站、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中环及湾仔绕道、启德体育园、古洞北新发展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竹篙湾检疫中心及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
过去几年,郝氏控股向逾700名客户提供服务。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约为3200万港元、3210万港元、3300万港元及1990万港元,分别约占总收益的34.1%、25.0%、26.9%及38.5%。
同期,该集团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分别约为1040万港元、1010万港元、1140万港元及1040万港元,分别约占集团总收益的11.1%、7.9%、9.2%及20.2%。
“本集团具有多元化客户基础,且认为不依赖任何单一客户或客户群体。”
尽管过去几年受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收缩,但郝氏控股获益于多元化的客户来源等因素,并未录得大额亏损。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该集团在香港的设备整体利用率录得持续增长,且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利用率保持稳定。
郝氏控股董事表示,自疫情以来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集团的客户并未遭遇建筑工程任何重大中断;未遇到建筑设备的任何严重短缺或供货商延误供应;疫情对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并无构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大湾区基建野望
对于郝氏控股来说,过去几年做的最多努力,莫过于进一步扩大内地尤其是大湾区市场份额。
在香港站稳脚跟后,郝氏控股便在2015年注册成立中国附属公司广东志桂,将业务扩张至中国内地市场;在广东省南沙区建立于内地首个市场基地,但在2016年及2017年才取得了首份租赁订单及首份销售订单。
分区域来看,郝氏控股的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内地业务则增长乏力。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该集团来自香港的收益分别为8236万港元、1.186亿港元、1.126亿港元,占总收益比例分别为87.7%、92.1%、91.8%;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分别为1151.9万港元、1015万港元及1009.6万港元,占比12.3%、7.9%及8.2%。
根据华坊报告,香港建造业的市场规模预期可能由于政府决心增加住房供应及小区设施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总承建商进行的建筑工程总价值预期将由2021年约2337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约3008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
报告表示,由于计划中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政府增加土地及住房供应的支持政策以及预期将竣工的新私人住宅楼宇数量,香港建筑设备租赁行业市场规模预期将由2021年约44.05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约57.13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7%。
随着COVID-19逐步得到控制,考虑到后备的主要建筑项目将按计划进行以及政府对建造业的支持,香港建筑设备销售行业市场规模预期将由2021年约36.9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约42.38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
香港政府与建造业议会还一直在推广新的建筑方法及技术,例如组装合成建筑(MiC)。此类装配工作对起重及高空作业设备的需求更大,因此,华坊预期采用MiC将推动更多起重机及高空作业设备的租赁与销售需求。
尽管香港市场逐渐回稳,但相较之下,内地市场才是香饽饽,尤其是在大湾区这片土地上。
华坊报告指出,受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投资不断增加以及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推动,中国内地建筑设备租赁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185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36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而建筑设备销售行业市场规模则由2015年的人民币247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31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
展望未来,中国内地建筑设备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396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56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1%。而建筑设备销售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336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
其还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预期城镇化率将由2019年约60.6%提高至2024年约68.1%,建筑工程的整体总值预期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290310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356760亿元,这将增加建筑设备租赁及销售需求。
而且,中国政府也在近年来积极提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即将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深中大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南沙国际港口、增莞番高速公路、广湛高铁、深惠城际铁路及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城际铁路。
郝氏控股董事认为,大湾区及即将开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为集团业务增长带来潜力。
资源有限,竞争加剧
目前,郝氏控股站在一个大蛋糕面前,但能否分得更多还尚存疑问。
招股书显示,郝氏控股可供租赁的设备品类并不丰富,包括动力能源设备、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灯车、柴油烧焊机、高空作业设备、道路设备、叉车、排水泵及电锤。
郝氏控股与客户的聘约多基于客户手头上的项目,该等项目属非经常性质,且集团不与客户订立长期协议,存在现有客户不会持续在获得新的项目中再次聘用的可能性。
供货商高度集中,现有的分销协议设有有效年期,于2023年需要重续,存在着需要物色其他供货商作为代替的情况。但该集团预期,在正常情况下,续订任何经销及分销协议不会产生任何重大阻碍。
值得注意的还有客户信贷风险,郝氏控股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长于一般授予主要租赁客户最多60天、非主要租赁客户最多90天的信贷期,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郝氏控股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约为3420万港元、3040万港元、4710万港元及4560万港元。同年,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约为98.5天、91.5天、115.3天及164.5天。
另外,在技术更新及更换老化设备方面,郝氏控股似乎显得更为难。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郝氏控股的中国内地租赁机队由225台建筑设备组成,其中116台为二手建筑设备,其中137台将受国四标准规限。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以及于2022年9月30日,内地租赁机队的平均机龄分别约为8.8年、9.7年、10.5年及11.0年。相比而言,香港租赁机队的平均机龄分别约为4.7年、4.6年、4.3年及4.5年。
受此影响,同期的内地租赁机队利用率分别约为19.6%、17.9%、31.8%及19.8%,远远低于香港租赁机队利用率约52.5%、69.6%、79.6%及78.7%。
董事、华坊确认,中国内地租赁服务客户通常更喜欢机龄较短的建筑设备,原因是该等设备被认为更加安全及故障率更低且停机可能性更低。
郝氏控股虽然表示要扩大及优化香港及中国内地的租赁机队,更换老化设备,以维持租赁机队的质量等。但董事认为,集团当前可用的财务资源有限。
另外,郝氏控股无论从收益上还是员工数量上来看,体量都比较小。当前仅有36名雇员,其中23名在香港雇用,13名在内地雇用;技术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若干成员于本集团任职逾16年。
现阶段,香港及中国内地建筑设备租赁与销售行业集中度都较低。华坊数据显示,香港建筑设备租赁及销售行业约有100名竞争对手,按收益计,于2021年前五大参与者约占总市场规模的16%。截至2021年9月,中国内地有超过12000家建筑设备租赁及贸易服务供货商。
就2020年收益而言,中国内地100大参与者占市场份额不足10%。
尽管新入行者进入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建筑设备租赁及销售行业存在壁垒,例如资本密集、声誉要求、经验及维修保养能力及与上游供货商的稳定关系,但郝氏控股认为,来自现有对手或新加入市场者的竞争可能加剧。
造富雪道 | 人生就像滚雪球,只要找到湿雪和一条很长的坡道,雪球就会愈滚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