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 坚持不懈 中国 新时代 社会主义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12:18:02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任映红 受访者供图

栏目主持 李妹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并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强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本期“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羊城晚报专访了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教授,深入解读如何“凝心铸魂”。

壹问

为何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羊城晚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并强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任映红:新时代新征程,之所以要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我认为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增强意识形态敏锐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站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有科学理论指导。

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百年大党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党才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创新理论的传播方式,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展开全文

三是坚守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人民性和实践性。马克思有句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也是人民的、实践的理论,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能使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党的二十大特别强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在新时代,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坚守人民性、实践性,坚持“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征程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贰问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

羊城晚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

任映红:一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鲜明导向、光荣职责和工作原则,把马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永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高质量开好思政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定信心。

二要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科学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好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其中的人民立场、历史担当和世界责任,学懂弄通做实。通过思政课的主干课程、四史课程以及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传承红色基因、精神品格,与祖国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三要锤炼品格,强基固本。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南方医科大学通过成立“医学特色思政工作室”“大学生研习社”“习语进社区”“青马公开课”等活动,努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生,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前进,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叁问

医科大学的马院应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有1440余家,全国重点马院37家,全国思政课教师12.7万人。在“高手如云”的马院之林,医科大学的马院应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任映红:长期以来,医科大学的马院由于师资规模偏小、教学科研实力偏弱、自身定位不高、进取动力不足等因素,在“高手如云”的马院之林往往显得无声无息,找不到“存在感”。我想,作为医科大学的马院,“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要“有声音、有形象”,必须以医学特色取胜。加强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有:

一是要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深化学科内涵建设。依据国家、区域发展需求以及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相结合,有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建设;建优建强学科梯队,凝练学科方向,聚焦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健康中国建设,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在研究中彰显医学院校特色。近年来,我们建设了三个省市级研究基地和平台,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获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各类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三报一刊”及权威文章20多篇。

二是要推进教学综合改革,上好思政课关键课程。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这些年来,我们探索推进了“五共五入:医学院校思政课协同聚力创新实践”综合教学改革,建设“大思政课”,把院士名家请进思政课堂,开展“医学名家故事”“医学特色思政课”,德医兼修,打造医学特色思政金课,学生抬头率、点头率提升。我们获得了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建设了1门国家级、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广东省“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

三是要重视医德教育和培养,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我们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寻访红色记忆、寻访最美乡村医生、社区公益服务、抗疫志愿活动等,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米”,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德培养“有形”;编撰《抗疫英雄口述访谈录》,开展“大学生思政风采大赛”“思政情景剧展演”等活动,使医德培养“有行”;开展“实践+公益”“实践+传播”“实践+扶贫”等活动,让学生胸怀“国之大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使青年责任使命培养“有感”。医德培养让医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汲取奋进力量。

四是要围绕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围绕着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已出版与2018年版国家统编教材相配套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丛书,受益师生超20万。正在着手编撰与2023年版国家统编教材相配套的《医德医道·医路同行》丛书;推动学校牵头成立由42所医学院校参与的“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联盟”,率先和新华网合作开通了“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平台资源免费向全国医药专业教师开放。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工作进展成就,该举措被点名表扬,并写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报告,获高等教育司负责人的高度肯定。思政课创新实践提高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了健康中国建设。

尽管与许多兄弟院校相比,我们的学科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医科大学马院一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