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坂城 风电场 新华社 高塔 巡检

新春走基层|在70米高塔上,他们化风为电——新华社记者直击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巡检一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11:47:05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新春走基层|在70米高塔上,他们化风为电——新华社记者直击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巡检一线

“去巡检啦!”扎紧裤腿,戴好手套,杨磊使劲推开被风抵紧的门,与同事韩小波、刘国臣冒着戈壁滩零下20℃的严寒,走向天山脚下的“白色森林”。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中国风电摇篮”之称的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冬日晴空下,一座座风车整齐排列,“白色森林”与雪山相映成画。记者与巡检工人一起顶风逆行,攀上高塔,感受他们化风为电、守护万家灯火的艰苦付出。

达坂城风电场远景。(记者苟立锋摄)

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让达坂城名扬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是中国的“风谷”。来自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季风,在峡谷两侧高耸的天山山脉“挤压”下,形成类似穿堂风的“狭管效应”,造就了达坂城年250亿千瓦时的风能蕴藏。随着风车增多,像杨磊这样的巡检工人,肩负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寒冬腊月,达坂城的劲风刮在脸上,如同“挨刀子一样疼”。为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将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力,杨磊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跋涉在茫茫戈壁上。2022年,他们所在的三峡新能源新疆达坂城风电场站发电量约1.24亿度,足够5.2万户四口之家一年所需。

一路颠簸前行,杨磊一行来到场站33号机组下方,刚刚还有些模糊的“白色风车”化身为眼前的庞然大物。70米高的风机塔筒,相当于25层楼高,攀爬上去,“夏天一身汗,上去是闷热的机舱,冬天也是一身汗,上去是冻透的机舱。”

按下关机按钮,换上安全衣,检查免爬器及随身工具,“老师傅”韩小波第一个站上踏板,扣好锁扣,双手紧握操纵杆,免爬器缓缓上升。杨磊说,免爬器去年才装好,之前巡检工人只能沿台阶爬,光爬上去就得十几分钟,有时还要携带20公斤重的更换设备。“有一年冬天我在风机上一直待到夜里两点,一天爬了四个来回!”

不过,免爬器并不能直达。升至60多米高的一个平台后,工人还要再爬约2米高的梯子,才能进入最高处的机舱。

展开全文

风电场站工人正在风机塔底检查检修装备。(记者苟立锋摄)

机舱是一个半球体,其间布满控制柜、液压站、润滑油站等仪表设备,空间逼仄,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液压站工作压力正常,偏航电动机正常,灭火器压力不足……”韩小波看得仔细,刘国臣跟着记录。刘国臣告诉记者,虽然智能化监测已经普及,但巡检往往能发现许多隐患,所以大意不得。

对干了10多年的风电巡检工作,韩小波说得很寻常:“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在岗位上把工作干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中午12时许,风速超过10米/秒,塔筒晃动幅度越来越大,记者的心也悬了起来。忙着记录数据的刘国臣说,记得第一次上塔,怕得要命,感觉塔筒要倒了,“现在习惯了,有时摆幅能达到10公分,人在机舱里就像在踩高跷。”

下了风机,一行人又驱车驶向测风塔,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杨磊手脚并用,每上一格铁架便取下安全绳扣再扣一次。短短几分钟,记者的棉衣、棉帽像被剥空了一样,大风裹挟着雪粒、沙土打在脸上,针扎一样疼。

风电场站工人正在攀爬测风塔。(记者苟立锋摄)

下午14时左右,当日巡检结束,一行人终于回到车里。发动汽车,打开空调,三人不停跺脚搓手,往外啐着“吃”了一嘴的沙子,动作出奇地一致。随着皮卡车驶离,身后的“白色森林”渐渐又小了起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杨磊工作的场站外,不远处,总装机容量50兆瓦的二期项目正吊装建设,预计2023年3月投产运行。

荒漠戈壁上,大风车叶片转动不息,将寒风与远方的灯火实现了神奇置换。“中国风谷”达坂城,不仅给许多人带去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还将自己特有的“风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力,为亿万家庭送去温暖和光明。(记者苟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