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望道》海报。
从午后直到夜幕低垂,从影片放映到映后交流,青年学子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场。眼前的一切让导演侯咏更坚信自己在拍摄电影《望道》期间始终秉持的理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样的青春与人生信条不会因时代不同而转移,一生为国家民族守望大道的精神也从来没有时代隔阂。
昨天,《望道》正式公映前一天,主创集体重返上海,并把上海路演第一站安排在复旦大学——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信中所写“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此后成为电影的缘起与主题。
为讲好《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译者、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陈望道的生平故事,上影集团集结起一支“金鸡”队伍,由侯咏执导,贺子壮、宋晋川编剧,刘烨、胡军、文咏珊、王锵领衔主演,吴晓亮、奚美娟特别主演。影片以陈望道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亲友、学生的一生娓娓道来,向观众展示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群有志者坚守真理、守望爱和信仰的热血故事。
影片创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侯咏不止一次与年轻人面对面。“这一代年轻人拒绝被误解、被轻视,他们也是热血的、青春的、会为真理而激动的一代。”在他看来,真理之光的照耀下,不同世代的年轻人其实心心相印——这恰是《望道》的创作支点之一。
展开全文
让教科书上的名字变成鲜活可感的“人”
和许多人一样,不少主创刚接触《望道》时,他们对主人公陈望道的了解仅限于他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他在祖屋忘我翻译时留下“墨汁当糖”的佳话。陈望道的饰演者刘烨对角色的认知可能稍多些细节,但也局限在《共产党宣言》:2011年上映的《建党伟业》里,他出演青年毛泽东。
中共一大召开的那场重头戏,每位代表面前都有一本小册子,“薄薄一本小册子,首印还错版,但不妨碍它一售而空,那时候的中国太需要它了”。
翻译者陈望道,在为苦苦寻找救亡图存道路的先进分子提供思想武器的同时,他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在他建立复旦新闻馆,躬耕语言学、修辞学、新闻学、美学、教育等学者身份之外,又是怎样的精神内核,让他对马克思主义“追望大道”一生?换言之,讲故事的电影人,首要任务就得把教科书的名字变成鲜活可感知的“人”。
以上影厂老编剧贺子壮、导演侯咏为代表,整个创作核心团队投入到“浩瀚”的学习中。他们查找翻阅资料,从人物的传记年谱,一直到党史、历史刊物,“只要带‘望道’二字的,我们都视若珍宝”。侯咏记得,2021年初,他拜会了上海党史研究会相关专家,与其说“调研”,不如说是“接受考试”,专家们对剧本涉及的许多历史情节不断抛出疑问,影片主创逐一给出有依据性的回答。“可以说,在历史真实这一点上,我很有自信。”侯咏告诉记者,“考试”尾声,党史研究会的专家们由衷感叹主创功课做得“透彻”。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做到历史真实仅仅是第一步,要让人物在大银幕上立起来,还得不断深挖角色,丰满不同侧面的人的面貌。而创作没有捷径,依然得靠真实的史料。
主演刘烨深有体会。“陈望道先生雅号‘长衫先生’,语言学家、教育家、学者的身份似乎‘规定’了那是位温文尔雅的人。”演员坦言,起初他对角色的认知也流于表面的学者符号,但对人物了解越深,他发现“宝藏”越多,“先生是武术家,五岁习武,赤手空拳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不然当年无法摆脱国民党特务的追踪,更无法对抗反革命军警、冲破封锁线营救学生;他还是音乐家,会演奏许多乐器”。刘烨说,正式开机前,陈望道在他心目中更接近“侠士”,“一位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又极为洒脱的人;一位具有严谨学者风范、但面对学生又始终纯真纯粹的天真之士”。
最终,主创从海量史料中梳理、构思出影片的三条线索——党史线,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之一;教育线,他是中国高校新闻系的创立者,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他在复旦重庆北碚时期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新闻系及第一个新闻教育实践基地“新闻馆”;还有一条是情感线,他与妻子蔡慕晖相识相恋、伉俪情深。
把“真理之甘”的佳话兑现成艺术的精品
《望道》以陈望道生平为主线,那么“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佳话便绕不开,侯咏亦称其为“全片的灵魂”。1920年,浙江义乌分水塘的一间柴屋,29岁的青年为《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不舍昼夜。这天,陈望道正聚精会神研读《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地推敲,母亲为他送来粽子和糖水。怕他废寝忘食,母亲还在屋外提醒:“吃粽子要蘸糖水,你吃了吗?”他答道:“吃了吃了,可甜了。”结果母亲推门一看,陈望道嘴边全是黑的,原来他竟把墨汁当红糖蘸了粽子吃,而自己浑然不知。
为复原这场重中之重,剧组在义乌找到一个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在村里搭建起一个1比1还原的柴房。几分钟的戏,拍了整整一天。而这一天,刘烨前前后后吃了23只白米粽。原本,道具组用蜂蜜调和食用色素,吃来比红糖还甜几分,但拍着拍着,刘烨提出想要切身体会陈望道当年的感受,要求换成真的墨汁来蘸粽子吃。“那味儿太冲了,感觉根本无法忽略。”刘烨说,经历那场戏,他更能深刻感悟陈望道在翻译时的专注,“那是多么地忘我,才可以做到吃进去味道这么冲的东西而不自知!”
而在监视器那头,导演也在精雕细琢全片的灵魂一幕。真墨汁能帮演员体悟角色,但真墨汁颜色过于醒目,破坏了画面美感;墨汁要蘸得透,但粽子得咬得恰到好处,不能黑了牙,只求嘴角边有点黑,不然一咧嘴“真甜”,观众可能会被满嘴大黑牙带偏了关注焦点,消解影片的严肃性……一条又一条,最终演员吃了23只粽子。
“‘真理之甘’的故事拍砸了就相当于电影不及格。”侯咏说,怎样精益求精都不为过。但事情的另一面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要拍出惊喜感、让观众眼前一亮,谈何容易。众所周知的故事怎么讲,导演选择向电影艺术本体去寻求破题方法。他找到的破解钥匙,是把翻译《共产党宣言》当作整体来设计,“望道先生为翻译逐字推敲、苦思冥想,其间有起伏、有阻滞、也有振奋,墨汁蘸粽子只是陈望道许多个夜以继日的其中一刻,并不孤立于整个桥段而存在”。导演相信,只要整个翻译过程设计得有张力、能抓人,那么作为事先张扬、毫无悬念的“真理之甘”也会在跟随剧情翻越重重关隘后让人收获意想之外的感动。
影片里有一幕富于诗性。在老家的柴屋,陈望道正为《共产党宣言》中Bourgeois和Proletarians两个词辗转反侧,认为日译本的“绅士”和“平民”不足以表现两个群体间针尖对麦芒的冲突。百思不得其解时,他索性冲出屋外、跑向山头打起了武当拳。晨雾缭绕间,天地自然、有无相生的传统文化意蕴给了陈望道开悟的灵感,“有产者”和“无产者”两个词应运而生,一有一无揭示阶级斗争的重要理念。而大银幕上,人物的入定入境与云蒸霞蔚的山野林间相得益彰,“天地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意境之美,定格成了影片的高光时刻之一。精心设计这一幕,侯咏的依据正是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平衡,在刚性的历史框架中搭建戏剧逻辑,在人物的生长空间里挥舞艺术的长袖。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尾声处迎来了上海的解放。为了表现当时上海市民庆祝解放的这一幕,剧组还从十几所高校招募了上百名学生作为群演,由他们来演“百年前的自己”。侯咏认为,这是必要的:“一本书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望道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群人的名字。”时光流转,但每个时代都有望道者薪火相传。
作者:王彦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