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榔 什么 不停 东西 到底

槟榔是什么东西,它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嚼个不停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09:44:02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槟榔是台湾地区的第二大农作物,因此槟榔又被称为“台湾口香糖”。根据清代的一些地方志记载,台湾早在17世纪就开始有目的地种植槟榔树。那个时期“种槟榔必种椰,有椰则槟榔结实必繁”;“台地多瘴,园中多种槟榔,七月渐次成熟,至来年三、四月,则继用琅峤番社槟榔干”。

大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台湾的街头出现了专门贩卖槟榔和香烟的年轻女性。她们往往穿着的非常暴露,或站在街头或坐在如电话亭般大小的透明玻璃售卖店内,招摇地向过往的司机或者路人推销小包装的槟榔。

她们就是我国台湾地区所特有的“槟榔西施”。她们的出现和泛滥说明台湾地区的本土文化在政府监管乏力的前提下走向了媚俗化的道路。当地的许多有识之士对于这种现象多次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这些女性伤害了台湾地区的对外形象,建议政府部门取缔这种带有色情色彩的经营活动。不过有些“专家”却在媒体上公开为这些女性站台背书,提出“政府与其取缔槟榔西施,不如提升槟榔西施的艺术层次,扶植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公寓导游·新版代序》张大春)

观看电视节目,小说家张大春先生是一位十分儒雅的学者,可是当他看到有关专家的发言后,不禁也是肝火上升,气得“把报纸塞进垃圾桶里去了”。

台湾有关专家辩解说,槟榔西施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文化现象”,是一个创举。不知道在这位专家的想象里,怎样改造槟榔西施的形象才能重塑当地的“槟榔文化”。是跳一段热辣的街舞还是身披绶带向路人们科普“文人雅士食补:苏东坡、朱熹也吃槟榔”?

如果一项传统文化要依靠年轻女性卖弄风情进行宣扬,那么我认为这是对文化和女性的双重亵渎。

展开全文

史籍里,槟榔最开始被人称为“仁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就有“仁频并闾,欃檀木兰”这样的句子。据西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分析,交州和广州地区的人招呼客人,必定先呈上此果,不然主、客之间就会心生嫌隙。这大概就是“槟榔”一词的由来。

古人很早就开始食用槟榔了,《史记·赵世家》记载:“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招魂》中也提到了:“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先秦时期,生活在南方的古越人之所以被人传说有黑齿的形象,多是因为他们爱以槟榔为食而形成一种名为“赤口”的外貌特征。

考古人员曾经在福建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均发现过古越人随身携带的用于贮放槟榔的长方形或扁圆形的小盒。这证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当地人就有食用槟榔的习惯。

东汉杨孚所撰《异物志》上记载:“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剖其上皮,空其肤,熟而贯之,硬如乾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削迦。”甚至市井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槟榔、扶留,可以忘忧。”由此可见东汉时期,食用槟榔的方法已经由南向北传播到了中原地区。

魏晋时期,槟榔成为风靡南朝的网红产品。如《南史·刘穆之列传》记载了一段八卦:东晋末年的大臣刘穆之年轻的时候,家里生活比较拮据,他常常跑到妻子江氏的哥哥家里打秋风。估计江家人一开始对他只是颇有微词,但是刘穆之脸皮厚,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脸色。最后江家人不胜其烦,公开用言语对他进行羞辱。

有一次江家人开喜宴,江氏千叮咛万嘱咐,规劝刘穆之这次不要去了,但是眨个眼的功夫,刘穆之的身影就出现在江家的饭局上。

餐后,江家人给所有的客人奉上槟榔,却故意忽略了刘穆之。刘穆之开口向江氏的哥哥索要槟榔。对方却取笑他道:“槟榔是用来消食的,你都常常饿肚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吃这个东西。”

后来刘穆之加入刘裕战团,跻身成功人士行列,他特意邀请江氏的哥哥参加一场家宴。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家里的厨子将一只金盘子端上了桌,盘子里装着满满的槟榔。

《南史·任昉列传》介绍,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任昉的父亲任遥活着的时候嗜吃槟榔,弥留之际告诉任昉自己想再吃一口槟榔。可是任昉帮他剖开一百多枚槟榔,竟然一颗好的都没有。父亲带着不甘离开了人世,同样喜欢吃槟榔的任昉从此则戒掉了这个爱好。

不过槟榔文化并非无往不利,在当时的北地,这种零食受到许多人的诟病,《北史·王昕列传》记叙,北齐文宣帝高洋评价自己的属下王昕“崇洋媚外”的作风时,就给他戴上了一顶“伪赏宾郎(槟榔)之味,好咏轻薄之篇”的“高帽子”。

对于南方地区槟榔文化讲解最为详细的是南宋时期的地理学家周去非,他在《岭外代答·食槟榔》中写道:福建、四川和广东人都喜欢食用槟榔,每当有客人前来拜访当地人,当地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不是茶水,而是槟榔。

槟榔的食用方法是先用刀将槟榔切分,把清水、蚬壳压成的粉放在蒌叶上调和成糊状,再用蒌叶包裹切好的槟榔放入嘴中咀嚼。这时,嘴里的汁液是赤红色的,这口汁液是不能下咽的,必须吐出来。

随着咀嚼者进一步的口腔运动,产生了更多的汁液。不久,咀嚼者的脸上就会出现潮红,因此自宋代以后,许多诗人都创作有“醉槟榔”这样的诗句。

在广州地区,有的人还会加入丁香、桂花和三赖子这一类的香料一同咀嚼。这种食用方法也被人称为“香药槟榔”。

不论是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从早到晚,当地的人宁可不吃饭,也要咀嚼槟榔。富贵的人家用银盘子陈放槟榔,贫穷的人家用锡盘摆放着。

晚上就寝前当地人将盘子放在枕头边上,早上醒过来,首先拿一枚槟榔咀嚼。于是有人因此嘲笑广州人:“路上行人口似羊。”

当地人因为喜爱食用槟榔,所以嘴唇都是通红的,一张嘴就可以看到满嘴的黑牙。如果有机会去当地人的聚会场所参观,就会发现那儿满地都是他们刚刚吐出的、鲜红色的唾液。

外地人无法理解这种习俗,他们询问当地人:你们为什么会如此喜爱吃槟榔?当地人回答说:“辟瘴、下气、消食。食久,顷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

因为新鲜槟榔的果肉不能长久地保存,所以北方人食用的槟榔都是经过处理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曰:“今入北者,皆先以灰煮熟,焙熏令干,始可留久也。”这种熟制法沿袭到今天,就成为湖南地区制作食用槟榔的主要方法。

槟榔的药用价值大概从南北朝时期就被人发现了,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有云:“槟榔,味辛、温、无毒。主消谷、逐水、除淡、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南宋时期的文人罗大经撰写的《鹤林玉露》中描述:“岭南人以槟榔代茶,且谓可以御瘴……故尝谓槟榔之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每食之,则醺然颊赤,若饮酒然。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者是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盖饥而食之,则充然气盛,若有饱意。四曰饱能使之饥。盖食后食之,则饮食消化,不至停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援引了吴兴章杰的《瘴说》:“岭表之俗,多食槟榔,日至十数。夫瘴疠之作,率因饮食过度,气痞积结,而槟榔最能下气消食去痰,故人狃于近利,而暗于远患也。”

不过清代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反驳了前人的一些观点:“医书:槟榔治瘴,川广人皆喜食之,近则他处亦皆效尤,不知其性沉降,破泄真气,耗损既久,一旦病作不治,莫识受害之由……尝与一医论其故,曰:槟榔能降气,亦能耗气,肺为气府,居膈上,为华盖,以掩腹中之秽,久食槟榔,则肺缩不能掩,故秽气升闻于辅颊之间,常欲啖槟榔以降气,实无益于瘴,彼病瘴纷然,非不食槟榔也。此论槟榔之害,最为切要,知非特无瘴之地不可食也。嗜槟榔者其鉴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嚼食槟榔的确可诱发许多口腔疾病,如牙齿变黑、口腔溃疡、牙周炎,甚至会引发口腔癌的病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进行过必要的科普活动。我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就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另外因为槟榔树根浅叶大,无法涵养水份,在种植上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绵延了两千年的饮食文化很可能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推荐阅读:

咖啡风靡全球原来全靠“偷”

原来你一直喝的是货币、药物、饮用水、马尿,今天给你揭露真相

中国各省最爱吃的动物,广东让我有点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