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变迁,一直都是围绕土地进行的,哪怕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规律依然没有变。不同的是过去的土地问题主要是耕地,而当下的土地问题则是建筑用地。
在房地产暴雷现象越来越常见的今天,地方债的安全性也遭到了网友的质疑。网传我国地方债规模已经超过60万亿,而2022年卖地收入却仅有6.68万亿。那么今年要卖多少地才够还债呢?
一、众说纷纭的地方债
遵义道桥债务问题曝光后,地方债就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2022年倒数第二天,遵义道桥公布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债务重组方案。他们不仅把早已到期的债务延期了二十年,而且还直接将利息从7%大幅降低到了3%至4.5%。
遵义道桥这种几乎等同于赖账的行为,让所有人都担心起了各个地方的债务安全。于是,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我国的地方债余额已经超过60万亿,暴雷问题近在眼前。
不过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却并不支持这种担忧。根据财政部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地方债余额是350618亿元,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债务上限,而且平均利率也仅有3.39%。如此低的利率水平,足以说明地方债的安全性。
展开全文
那么,“地方债超60万亿”的说法是从何而来呢?这很可能是网友把城投债混淆为了地方债。虽然城投公司是地方国企,但是企业债和政府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城投债的发行人是企业法人,地方对它并没有偿还义务。
二、冷清的土地市场
虽然地方债暴雷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土地市场成交低迷的状态还是值得警惕的。2022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暴跌23.3%,仅仅贡献了66854亿元的财政收入,打破2018年以来的新低的同时,也让土地出让金收入出现了三连跌。
土地市场之所以这么冷清,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的危机。去年房地产开发出现了面积、金额双重下跌的现象。在很多人眼里土地财政天生就流着压榨的血,所以他们觉得土地出让金减少似乎还是一件好事,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土地出让金减少会带来两方面的弊端。
1.公共服务质量下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政府想为当地的老百姓修路架桥、建地铁,就必须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如果土地市场持续萎靡下去,很多地方就不得不缩减基建和民生领域的开支。
2.管理成本上升
疫情期间一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就爆出过“罚款创收”的丑闻。土地收入减少,地方就会从其他方面创收,这无疑会让“天价罚单”的乱象死灰复燃。
三、“卖地”真的是脱困之道吗?
靠卖地发展经济似乎已经成了各个地方奉为王道的做法,甚至在房地产危机已经如此明显的今天他们依然没有改变。以无锡为例,该市计划在2023年出让365万平方米的商住用地,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不过土地财政恐怕已经很难挑起地方经济的大梁。
首先,需求下滑是“地主”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过去房地产大热的时候,开发商最喜欢炒作的就是土地的稀缺性,动不动就谈什么“寸土寸金”。在人口负增长变成现实以后,中国的人地矛盾已经有了缓解的迹象,未来土地市场将会从卖方市场过渡为买方市场。
另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还会减少其他财政收入。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类似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正在前往土地成本更低的城市发展。地方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一味抬高土地价格,试图靠卖地赚快钱,那么就会遇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一旦企业被过高的土地价格逼走,或者他们的员工因为高房价而无法扎根下来,那么城市就会失去发展的希望。
结语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土地财政的确让很多城市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现在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向的时候。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转型升级的过程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奋斗历程。我们不应该畏惧转型期的阵痛,因为如果不进行改革,继续依赖土地财政发展经济,那我们就无法实现最终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