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 区位优势 外向型 新华 对外开放

新华日报徐州观察荐读 | 区位优势转化为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 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4 07:40:0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新华日报·徐州观察(第81期)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外资使用质量双赢、开放平台跨越赶超……初春的徐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浪潮澎湃迭起,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明确提出徐州要在高水平开放上有更大担当,打造江苏东西双向开放的枢纽门户。作为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徐州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台体系,全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做强交通枢纽功能

“大通道”带动“大开放”

新春伊始,一列列满载工程机械、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接连开行,驰骋万里,将“中国制造”远销海外。作为淮海国际陆港打造双向开放交通枢纽运输通道的核心之一,徐州中欧班列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

展开全文

“我们着力打造18条常态化开行精品班列线路,可通达俄罗斯、德国、波兰、越南等欧亚21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徐州港务区交通物流部部长陈龙介绍,目前徐州中欧班列已形成西至中亚、西亚及欧洲,北至俄罗斯、蒙古国,南向东南亚,以及东向经宁波港、上海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出海至日韩及美澳等国家和地区的铁海联运线路,全面打通东西南北四向通道体系。

在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徐州市积极谋划,加快打通淮海国际陆港“公铁水”多式联运堵点,不断建设完善海铁联运平台国际国内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助力淮海国际港务区高标准建设陆港型国际中转枢纽港。

宽阔恢弘的运河河道,货船如织、通达八方,这幅繁荣景象正是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港口的日常写照。

作为淮海国际陆港“双核”之一的“水港”,以及京杭运河最大的煤炭、件杂货、集装箱集散基地,顺堤河作业区不断创新物流运输模式,推动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发展,逐步从单一的内河航运转型成多式联运新体系。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完善,实现“陆港”“水港”高效联动;与连云港海港合作联动,在全省创新开展“铁路箱下水”全程运输模式,实现内陆港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要在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下更大功夫,加快发展壮大枢纽经济,推动徐州加快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

徐州正积极放大“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综合优势,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邮港等,构建铁、公、海、水、空多式联运陆港运输体系,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东西南北”开放格局——向东推进徐连一体化,强化与上海、宁波等地合作;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巩固提升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向南打通东南亚通道链接海上丝绸之路;向北高质量运营直达俄罗斯的货运班列,“海、陆、空、网”四位一体,不断提升开放能级。

立足新起点,徐州的开放通道正不断延伸——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国际铁路联运等为重点,构建双向开放、贯通运河、通江达海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淮海经济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紧密联结、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发挥平台集聚优势

“强布局”建设“新高地”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2月24日,南京海关专家组在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进行系统测试,为互换局封关运行做准备。去年10月,作为“十大开放平台”重要内容的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通过南京海关验收,该项目是淮海经济区首家、江苏省第三家国际邮件互换局。

“国际邮件互换局的到来,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将缩短在国际网站上采购商品的到货时间;对于企业来讲,在徐州进行跨境电商业务更方便。”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相关负责人曹婉莉介绍,互换局封关运营后,将极大减少徐州及周边地区国际邮件的流通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本地企业发展更具优势,吸引更多跨境企业集聚徐州。

徐州将优质便捷的开放环境作为吸引外部企业的“磁石”,打造彰显徐州特色的全方位、高水平、宽领域的双向开放布局。近年来,徐州不断完善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环球贸易港等配套功能设施,着眼于打造淮海经济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形成“1+3+N”的开放平台格局。“1”即淮海国际陆港,“3”即徐州综合保税区、观音国际机场口岸和国际邮件互换局,N即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库、跨境电商、双楼港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平台。

综合保税区是徐州市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和“主战场”。徐州将工程机械确立为全市“一号产业”重点打造、精心培育。前不久,徐州海关针对徐州综保区分类监管工程机械整机出口需求,率先实现“非保税转保税”监管业务创新。该改革为企业降低通关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徐州综合保税区创造一年获批、一年建成运营的“徐州速度”,电子口岸等开放平台顺利上线运行,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中巴商务合作大会等一批国际性交流合作会议成功举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等一批重大开放平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个个对外开放平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为徐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底气。

徐州充分发挥平台集聚优势,持续推进运贸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境外控货能力建设,优化和完善境外运输保障功能,开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货品、新货源。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徐州进一步明晰“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平台体系,为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生载体,拓展出更大的对外开放空间。宋乐伟表示,徐州要在建设双向开放高地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开放平台分类指导,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

抢抓机遇深化合作

“走出去”促进“深融入”

连日来,徐州市开展多场境外招商活动,不断寻觅合作机会、拓展合作空间。发展热潮奔涌不息的徐州,用诚挚的拜访、务实的对话,向全世界表达谋合作、促共赢的诚意和决心。

2月20日至22日,徐州市政府招商代表团赴韩国开展招商活动,走访知名企业、洽谈推进项目、宣传推介城市品牌,进一步增进与韩国企业互动交流、拓展经贸合作路径。这是今年以来,徐州市首次赴境外开展的招商活动。

“我们跟随云龙区商务局在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上达成的订单,目前基本完成发货。年后公司积极准备,3月份继续出海‘作战’!”徐州美珂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娄丹信心满满。

近年来,徐州市积极培育“走出去”主体,建立境外投资重点培育企业信息库,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海外园区为载体的集群式“走出去”模式。支持徐州优势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化经营。

“我们依托淮海国际陆港交通运输优势,正积极参与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与中亚、南亚、欧洲国家和地区建立商贸往来。”港务区商务口岸部负责人刘若晨介绍。

从目标到路径,徐州狠抓外资外贸提质的方向清晰、举措扎实。今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出令人期待的图景: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开展RCEP中小企业跃升行动,年内亿元以上外贸企业达到100家,对RCEP市场进出口额增长8%以上。扩大优势产品出口,鼓励支持优质企业“抱团出海”、拓市场抢订单,力争工程机械进出口增长20%以上。持续提升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运营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广“市采通”平台,市场采购交易额增长50%。实施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招引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达到60%。推进港口一体化整合,抓好淮海国际陆港核心区建设,加快与连云港联合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徐州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建立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机制,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降低综合经营成本,为打造彰显徐州特色的全方位、高水平、宽领域的双向开放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年多来,徐州重点外贸企业抢抓RCEP发展机遇,拓展日韩、东盟、“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不断壮大外贸企业队伍,聚力打造“优进优出”的外贸新格局,深化工程机械、木制品、农产品三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用好徐州内畅外联枢纽优势。

作为中国最早开始国际化起步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出口,已占徐工出口总金额的70%,产品覆盖沿线6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徐工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出口占有率第一,在多个国家出口占有率超过50%。

“徐工探索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销售与服务,还包括大力拓展投资布局。在德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投资,让徐工已基本构建国际化产能布局。”徐工机械副总裁、徐工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表示。

站在新起点,徐州上下以“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依托已有优势,塑造新优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发展大考中交出硬核答卷。面向未来,徐州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姿态,不断汲取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