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咪佳
大师们就坐在对面,安静地与你我对视。他们是杭州老乡,和我们彼此间差了800多年岁月。
3月18日,“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湖山揽胜——宋韵江南书画艺术”作为核心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协同共力下,共展出宋元明清传世书画3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3件(组),二级文物21件(组),包含两宋书画10件(组)。其中,南宋四家“李刘马夏”——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作品,首次实现原作齐聚公展,展览将持续到4月16日。
今天都市里的杭州人,为什么要来看一场古画真迹展?
“浙水敷文”展厅进去看到的第一张画是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再走几步,郭熙的《溪山访友图》也在。“李郭”相聚,聊啥?
李唐和郭熙都是河南人。李唐年轻时,老郭熙正当红,这位老当益壮的画家,能够在高大厅堂的素白墙壁上,放手画“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chán)绝 ,峰峦秀起,云烟变幻,晻(yǎn)雾之间,千态万状”。等到李唐在北宋出头了,他处处要和郭熙不同。大艺术家的自我意识都强,否则就会“趴”在前人的阴影里。
郭熙强调虚实对比,变化多端。《早春图》中的大山好像神龙见首不见尾。李唐相反,他画的山没有一点虚的,坚定有力。有人说,李唐刻画山水的强度和力度,如果在西方画家里找同类,可能是17世纪的伦勃朗。若要从音乐里找,那得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但是北宋乱离后,李唐从汴京南渡到临安,这位资深皇家画师初来乍到,就在他的专业上感到“水土不服”。
他曾经为颜色这件事发牢骚。刚开始,李唐的名气还不为人知,卖画生活贫困。他写诗说:“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早知道山水画人家不喜欢,我就多买点胭脂来画牡丹了。
从北宋开始,绘画买卖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是最主流、最大众的,还是有颜色的画。老百姓更崇尚的风尚,是鲜艳夺目的花鸟画。谁不喜欢颜色呢?
李唐擅长的水墨山水风格显得格格不入,虽然他不忿,南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着容易画起来非常难呢。
不过,画卖得不好,完全不妨碍李唐后来成了南宋山水画的开山宗师。南宋四家“李刘马夏”,其余三家的风格都来自李唐。
“李刘马夏”,“刘”的名气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小一点——刘松年,杭州人,住在今天中国美院的展览地域,清波门。但他在南宋的名声大到什么程度?清波门古时有暗沟引湖水入城,是杭州的“暗门”,时人喊刘松年“暗门刘”。这次他的一组传世作品《四景山水图》在自家门口展出了。
刘松年的老师张敦礼,也是李唐的学生。同样是李唐这一支,同样是全能型画家。讲到画画技术这件事,需要引进“皴”这个概念——这是中国山水画全部技法的命门,风格的形成,就取决于不同的皴法。和皮肤皴裂是一个字,画面感也差不多,古人以“皴”来形容山石或者树皮表面的肌理效果。中国绘画有很多种皴法,披麻、斧劈、雨点、卷云、马牙、刮铁皴……形态都很直观。
展开全文
李唐有两种画风,一种严谨,偏向写实,用的是“小斧劈”画法;另一种豪放,偏向写意,“大斧劈”为主。李唐的小斧劈皴山水比较干硬,大斧劈皴更加湿润。
而刘松年厉害的地方是,他也画小斧劈皴,却表现出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湿润感。发展了小斧劈皴新的表现力,刘松年也因此在造型上极具创造性,他的风格就和师爷爷李唐拉开了距离。
也许这就是“暗门刘”的精髓,他是杭州人,天生更得湖山氤氲之气。
杭州人对这种烟雨迷蒙再熟悉不过了。烟,云,雨,一年四季,一日十二时辰,常见常新,甚至画中山水都来自各种水汽的产物。
“浙水敷文”厅,还有一幅北宋翟院深的《雪山归猎图》。他比郭熙年纪大点,是北宋前期学李成的名家,据说可以画得以假乱真。他有一个著名的段子,讲他怎么画山水。他年少时是一名擅长打鼓的乐师。有一次演出,这位鼓手忽然抬头发呆,整个乐队的节奏就不对了。问他为什么出错,他说,“夏天的云真像奇异的山峰啊。”
这物候带来的浪漫,杭州人又最懂了。云是山,山也是云,造型像云一样流动、变幻。这场“宋韵今辉”特展,在二月不能开展——天气不达标,文物怕湿。立春后惊蛰前,杭州太过湿润了。
本次展览,马远有两幅作品:《松寿图》《雪屐观梅图》,夏圭来了一张纨扇《烟岫林居图》。
马远学的是李唐湿润的大斧劈皴,但是又创造了自己的结构。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表南宋山水,呼声最高的可能是马远。马远的名字很南宋,因为南宋和北宋山水最大的不同,就是“远”——表现在画面上,大片的空白,虚空在中心,山树在边角。后人都知道著名的“边角山水”。
有人说这是南宋偏安“残山剩水”的反映。这种说法缺少根据。画面上事物的多少、繁简,是为表现服务。南宋山水的画风甚具有“现代”的特征:简约美,氛围美,印象美。
画边角,相当于无限放大局部,用今天高科技的话讲,图片的“颗粒度”高了许多。这和写实技术的进步、绘画技术的演变有很大关系,要不也不敢这么画——一块石头,半座山就算一幅画?要画得有看头,既要细节精微又要空间广阔。
这些,南宋的边角山水都做到了。
对了,展览现场是幽暗的。在专业术语里,文物展览的光线为50勒克斯,是人眼能看清的最低标准。这对看古画却是一件好事情。中国画的观看,向来是在一个不很亮堂的环境下进行的。展厅里的这种幽暗,可能与传统绘画历来的某些观看环境不谋而合。特别想去探究的朋友,可以带上一把放大镜。
特别致谢: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总策展人余旭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张捷、韩璐、花俊,中央美术学院丘挺,浙江省博物馆魏祝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学院张晴,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学院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