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哥解决你90%的鼻基底疑问。
在我看来,鼻基底填充可以说是隆鼻的黄金搭档,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一台手术下来,不仅能让隆鼻效果更自然,还能改善凸嘴、让面中更饱满,颜值提升更明显,甚至达成“换头”效果。
不过,但凡事都有双面性,只谈收益不谈风险的就是耍流氓。
今天就来聊聊鼻基底填充,你们最关心的风险之一,移位。
什么是鼻基底填充?
先来回忆一下鼻基底基础知识。
鼻基底指梨状孔周边的区域,可分为鼻翼基底、鼻小柱基底和鼻孔基底。我们说的鼻基底填充,主要指鼻翼基底。鼻翼基底衔接了梨状孔、牙槽骨和面中,作为鼻子的一部分,四舍五入后,鼻基底可以说各个角度处于C位,对面部审美的影响很大。
鼻基底凹陷,鼻子就会有一种“陷进去”面部的感觉。由于相对联系的影响,鼻子低了,四周就会显得高,也就是说,脸颊会出现“鼻唇沟”,嘴巴也会显得突。这些现象无疑跟“老气、苦相、土气”挂钩。
展开全文
为什么鼻基底假体会移位?
鼻基底填充做法有注射填充、自体软骨填充和假体填充。假体填充由于改善明显、可控性强、
效果持久,是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做法。
但任何假体植入都存在移位风险,无论是隆鼻、隆身材还是隆下巴,鼻基底当然不能例外。
假体移位受到医生手术方式和假体材料的影响较大。
1.腔隙剥离范围
假体植入的基本原理是,医生现在你组织中剥离出一个可容纳假体的空间,再把假体放进去。腔隙越大,假体活动范围越大,移位风险越大。
2. 植入层次
一般认为,鼻基底假体应放置在骨膜下或紧贴骨膜放置,因为面中有丰富的表情肌,层次放置过浅,假体长期受到表情肌挤压,会大大增加移位风险。
3.假体材料
一般认为,硅胶填充鼻基底有更大概率移位,而膨体或人工骨(曼德波、舒铂等)等材料,则少有移位的例。因为膨体和人工骨材质的表面有很多细孔,组织可以长进假体细孔中,互相融合度更好,但人工骨质地较硬,服帖度一般,有出现假体边缘感的可能。
4.切口位置。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一个新的因素。
常见的鼻基底手术都是口腔内切口,医生从上齿龈边缘打通一条隧道到鼻翼基底附近再进行剥离,剥离方向是从下至上。而假体植入后,受地心引力影响,本就具有向下的倾向,当切口和隧道都刚好在假体下方时,一定程度增加了假体下滑风险。
口腔切口植入鼻基底假体(图片来源网络,假体形状因人而已)
预防假体移位:既简单又困难
防止鼻基底假体移位,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对于颌面外科医生来说,很简单。
鼻基底填充本来就是颌面外科的术式,主要用于改善Binder综合征
Bind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中面部凹陷、上颌鼻时尚不全,以中面部及鼻时尚不良为主要特征。典型特点是脸扁平或中面部凹陷,前鼻棘缺乏和地包天。
Binder综合征
治疗Binder综合征的经典办法是Le Fort 截骨术,你可以理解为把上颌骨截断后拉出来,再进行固定。但Le Fort 截骨术创伤大、难度大、手术费用高,患者的接受度其实不高,所以颌面医生想出来面中植入假体的代替手段。
作为面中假体填充的早期实践者,颌面医生很少被假体移位问题困扰,因为刚性固定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只要一两颗钛钉就能把假体牢牢钉在骨骼上
鼻基底假体刚性固定
但对于鼻整形医生,移位问题却不那么容易解决。
鼻整形医生做鼻基底填充主要是让想变美的普通人隆鼻效果更好。亚洲人普遍面中立体感差,隆鼻后常有种“凹地起高楼”的突兀感,为了挺拔又自然的鼻子,隆鼻医生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优化颌面问题。
鼻整形医生的审美当然更精细、更整体,但打钉的确不是他们的强项。打钉位置掌握不好,可能损伤上颌窦或牙龈。即使位置没有偏,不熟悉打钉操作,也会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手术复杂性,让患者危险量增加、术后的肿胀更严重、恢复期更长、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所以,很少有鼻整形医生愿意采用刚性固定的办法。
可能你会问,能不能鼻基底填充和鼻整形分开做呢?把鼻子交给隆鼻医生,把鼻基底填充交给颌面医生,各司其职,岂不两全其美?
理论上来说,这两个手术是完全独立的,只要你不介意挨两次刀,忍受漫长的恢复期,先做哪个都无所谓。
但从面部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建议鼻基底和隆鼻一起做。
鼻基底填充在让你面中更立体的同时,还有一些小小的“副作用”:比如,抬高了鼻翼基底的位置后,你原本附着在这一块的软组织被撑开,可能会在视觉上显得鼻翼更宽。
另外,做完鼻基底填充后,原本隐藏在鼻孔基底后的人中被顶出来,你的鼻唇角会增加,人中在视觉上会变长。
两个手术一起做,更方便鼻整形医生去调整细节。这也是为什么,一台手术中,鼻基底填充总是先于鼻部其它部位整形,就是为了用后者调整前者带来的不必要误差。
举个例子:隆鼻操作过程中包含通过皮肤松解、搭建支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基底的凹陷。如果鼻基底填充与隆鼻隆鼻分开做:
先做鼻基底:鼻基底填充医生无法预测隆鼻对鼻基底的贡献,为了达到填充效果,所选假体势必过大。而假体过大过厚的影响,聪明的你一定很容易罗列。
先做隆鼻:那隆鼻医生不好预测鼻基底填充医生的填充程度,可能会架高鼻头,“拉”一把拖后腿的鼻基底,鼻头的和谐被打破。
而如果两个手术一起做,鼻基底假体贡献7成,隆鼻贡献3成,假体不用太厚太大,隆鼻也不用拉太长太高,“妈生”般的“拉面中”效果就出现了。
我做鼻基底如何保持稳定?
鼻整形医生不擅长打钉固定鼻基底假体,那是不是就没有别的办法预防移位了呢?
当然不是。
之前已经说过,口腔内切口是假体移动的风险因素之一,那解决办法就很明显,即放弃口腔切口,采用鼻内切口。
我做鼻基底填充,一般在鼻孔侧缘做贯通性切口,在上牙槽骨表面做骨膜下分离,再植入假体。
这种做法也非我拍脑袋想的,已被临床实践证明有效。一些医生认为,鼻内切口好处良多,甚至有人声称,鼻内切口就是做鼻基底填充的操作金标准(Jose Abel de la Peña-Salcedo,2012;Tae-Yul Lee,2023)。
鼻内切口做鼻基底填充优势:
更稳定。鼻内切口剥离方向是水平的,可阻碍假体下滑倾向,而且腔隙剥离范围很小,使假体基本不存在可位移的空间。
更安全。相对口腔内的细菌,鼻腔的菌群侵袭性较小,细菌浓度也较低。(在厌氧菌群方面尤其如此),这意味着使用鼻内切口消息率更低,更加安全。
更微创。如果是口腔内切口,术中会剥离到口轮匝肌,危险多,创伤大,肿胀明显,甚至破新口轮匝肌,影响表情。相对而言,使用鼻内切口,保持了口轮匝肌系统完整性,危险少,术后肿胀更少、消肿更快。
我做鼻基底填充+鼻综合,求美者拆线时就消肿50%-60%了,如果用口内切口做鼻基底,术后前半个月肿胀是非常明显的。
只是改变切口位置,不用打钉就能降低鼻基底位移风险,还不容易消息,恢复快、肿胀少,这简直太划算了有没有!
但又问题来了,这个小小的、无成本的调整就能带来那么多好处,为什么国内做鼻基底的主流还是使用口腔切口呢?
因为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要求高。
通过口内切口做鼻基底,剥离路径短且直接,而鼻小柱切口做,则需要在鼻槛附近绕一个道才能到达鼻基底,如果医生不熟悉鼻部解剖或操作不熟练,可能损伤鼻槛粘膜。
总之,虽然鼻内切口做鼻基底填充好处不少,但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才能发挥其优势。作为普通求美者,比起选择手术方法,关注医生的资质、经验、事发可能更实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