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洗春容”。立春后,春天缓缓地来;到了雨水,“春”的气息才渐渐浓厚。
雨水是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的到来,洗出了春容春貌。这个节气,鸿雁北归,草木萌动,“花色影重重”。春雁、春草、春歌、春行,“春”已无处不在。
早春二月(局部) 陈佩秋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
大雁是季节转换的一个标志。冬天大雁南飞,冬天大雁北返。
从哪儿返呢?
衡山南面有回雁峰,据说北来的大雁到此不再南飞,春天以后再飞回北方。就像这首诗写得一样:一夜之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江南再好终不是故乡。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唐·白居易《春风》
袁枚有诗: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春风和暖,万花盛开。白居易写得更细致些,花开也有个顺序,先吹开早梅,继而是樱杏桃梨。春风无私,即便是深村里的荠菜榆荚,也和梅樱桃梨一样,“亦道春风为我来”。
展开全文
春风还吹绿了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唐·唐彦谦《春草》
小草虽微小,天南海北的在路边生长,只要能扎根的地方都能看到它连绵不断的身影。东风吹绿萋萋春草,总是提醒人们,时间无情又过了一年。
只是,初春的天气,时而反复,雨水前后会有春寒——
春草平芜烟雨迷,秋千寂寞旧园池。
江南也是东风恶,花骨经寒瘦不支。
——宋·赵葵《春寒》
春寒料峭,草木杂乱生长,烟雨迷蒙中,院内也无人去荡秋千架。江南的春风竟也刮得猛烈,花苞在寒风中更显得弱不禁风了。
红梅 张大千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唐·李德裕《忆春耕》
雨水前后,农活也要忙起来了。郊外杏花含苞欲放,林间的布谷鸟叫个不停。春雨落后,溪流平缓,微风浮动,草芽轻摇,农人们披着蓑衣来到田间耕作,一起有说有笑的干活。
“郊外杏花坼”,坼(chè),裂开之意,罗隐有诗: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雨水节气,应时花木是菜花、杏花喝李花。这首诗写到的是杏花,此时早梅已落,杏花裂开花苞。
“无因共沮溺”,沮溺,指避世隐士。“相与事岩耕”,岩耕,耕种于山中。野老,及沮溺,这里都指的是僻居平泉的农人。雨水节气,土壤松动、草木萌芽,气温回升,新一年农忙到来了。《四民月令》载:“雨水中,地气上腾……可种春麦,豍豆……可种瓜、瓠、芥……可种韭……”
李德裕,曾三度为相,被封为卫国公。他曾在洛阳的平泉购置了一块地,建了庄院。李德裕十分喜爱这个地方,所以每每在诗中提及。这首诗可看作是他回忆雨水节气时庄院附近的农耕场景的诗作。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唐·刘希夷《春日行歌》
郊外梅花盛开,春风中花瓣片片飞落,飘到了村户家中。村户家有什么呢?有满瓮的酒啊,带着这些酒,去高台上看看春景,在飞舞的梅花中歌之蹈之,醉了就随地而卧,在夜晚的月光下,做着几番好梦。
春天了,天气越来越暖,出门走走,吹吹风,看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