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马匹和轿子三种,大多数官员的交通工具都是政府配发的专车,少数低阶官员则自己配置。为了显示官威,政府对各级官员的交通工具等级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古代马车
一、马车、从夏朝开始,王公诸侯都以乘坐高档马车凸显自己的身份。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因得意门生颜回去世,颜回父亲提出要借用孔子的马作为灵车安葬颜回,孔子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说如果没有马车,就无法与士大夫交往;秦始皇因看见丞祖李斯出行的车队过于张扬而表示不满,可见当时按身份乘车已是基本规范。
史料中能查找到的官员乘车最早的规定,是公元前145年西汉景帝中元六年颁布的一个文件,文件一是对官员驾车马匹的数量有规定,级别越高,马匹越多,古代说的四乘就是四匹马驾车,二是对车厢两旁用以遮蔽尘土的“障泥”颜色有规定,官品六百石至千石的可以将“障泥”左幡漆成红色,两千石以上的可以将两侧“障泥”都漆成红色,古代说的“朱幡”或“朱轮”就是高级官员的代称。 三是对车辆上遮阳避雨的车盖也有规定,平民乘用车只允许用青布做车盖;官吏两百石以下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用皂布盖;千石以上方可用皂缯覆盖。古人说的“冠盖”就是车盖和冠服的合称,杜甫《梦李白》诗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古代对于乘车的规定,还有几项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可笑且不合情理,一是商人不得乘车,因为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不得乘车是政府歧视和压制商人的举动。我们今天却是商人越有钱,越买豪车显示门面;二是官员不能自降乘车等级,政府规定你开宝马,如果你开着宝骏来上班,那就要处罚;三是比较穷的朝代,官员的乘用车只能安排牛车,如西汉初期,政府财政困难,史载“将相或乘牛车”。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昌盛,当时的地主被分为士族和庶族两大派别,士族是世袭贵族;庶族则为普通地主。士族是中国古代最腐败的一个阶层,他们一出生就是官坯子,平时不学习,考试找人代替;出则乘车,入则扶持;男人穿着宽大的衣服和高跟鞋;甚至涂脂抹粉,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酒囊饭袋,正是他们的铺张,逐步破坏了乘车规矩,只要你有钱,就可以打造自己的马车。
展开全文
骑马
二、骑马
古代由于战争频繁,尚武是一个长期的传统,马匹是战争的重要工具,所以有些朝代引导文武官员骑马上班,如隋唐时期的百官乘行制度,规定除陵庙巡幸、王公册命等重大典礼应“盛服冠履,乘彼辂车”外,其余场合一律骑马,即使宰相也不例外。其实即使官员和普通老百姓都骑马,因为官员的官服、佩饰和侍卫等配备与众不同,仍然是鹤立鸡群。
三、轿子。据《史记》记载,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轿子,可能是使用人力的缘故,轿子一直属于小众交通工具。有人给北宋宰相王安石送了一顶双人抬的小轿,王安石竟勃然大怒地呵斥:“奈何以人代畜!”。
八抬大轿
从南宋开始,轿子才开始普及和流行起来,因为南方马匹较少,都城基本都用砖石铺地,不便于马匹行走,轿子才逐渐普及,史书记载,南朝时“乘轿者十人而九矣”。由于轿子的使用成本远低于马车,民间就用花轿来迎娶新娘,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担心官老爷们坐在豪华舒适的轿子里养尊处优,可能会导致吏治腐败,便限制官员乘用轿子,规定只许妇女和年老有病者可以乘轿,此后逐渐形成一整套规定:三品以上文官特许乘坐四人轿,三品以下文官和武官都骑马上班。这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某官员从三品降到四品,按照礼制,他要去皇帝那儿“谢主隆恩”,于是就有了“抬轿谢恩。骑马到任”的趣谈。
清军入关后,对他们满族人善于骑射优势极为重视,规定满族在京官员一律乘马,一品文官年老疾病不能乘马者,经政府特许才可以乘轿。对汉族官员,清廷允许汉人文官乘轿,但对乘轿规格也有规定:在京三品以上乘四抬大轿,出京可乘八抬大轿;四品以下乘二抬轿,出京可乘四抬轿;地方督抚可乘八抬大轿;司道以下至州县正官可乘四抬轿。如果京官以钦差身份去地方,三品以上享受督抚待遇,四品以下享受司道待遇。
然而八抬大轿的舒适和安逸,对满族官老爷的吸引力是无法长期抑制的,据史书记载,康熙时期,满族官员不许乘轿的禁令早已被突破,皇帝的暖轿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到乾隆时,尽管政府三令五申阻止,但乘轿已经蔚然成风。
在轿子的使用过程中,有两个不良现象:一是盲目的攀比,最典型的例子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二号人物东王杨秀清私欲膨胀,他建造的东王府比洪秀全的天王府还要豪华;他出行时的大轿子,需要80个人才能抬动。后来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杀死,和他农民起义领袖的变质不无关系。二是轿子的“驾驶员”即轿夫为虎作伥、颐指气使、欺压百姓。据史载,有些高级官员的轿夫比他们抬着的官员还要神气,这些“驾驶员”要求他们经过之处的商贩按月给他们钱财,否则这些恶劣的“驾驶员”会抬着轿子,故意撞到你的门面或地摊上,不但踩坏了你的东西,还要给你安一个“冒犯冲撞”’的罪名!要是抬着大官、钦差之类的官员到地方办事,这些“驾驶员”就更加神气十足,连一些官位比较低的地方官员都要对这帮奴才们笑脸相迎。您虽然生活在现代,但我敢肯定地说,您也见过这种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