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敏 敏学 贺子珍 一个样 相见

1977年杨月花与李敏相见,后提出一要求,贺敏学:与贺子珍一个样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3 18:00:03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你为啥不喊她妹妹呢?”

“请她先来和我打招呼!”

1977年,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来到龙岩考察工作,工作结束之后,在与一位电影工作站职员交谈时,两人说出了前面的一番话。

其实,那一次的视察只是幌子,而这位职员也不是别人,正是贺敏学的亲外甥女,也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长女,名叫杨月花。

杨月花本名毛金花,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一出生就没能养育在父母身边,就在贺子珍百般无奈地将女儿托付给老乡抚养之后,她的坎坷人生也就注定了。

1929年,为了能让龙岩老乡翁清河夫妇悉心照顾女儿,贺子珍给了他们20块银元,偏偏翁清河不但爱财如命还贪生怕死。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占领龙岩,翁清河担心自己会因为这个孩子惹祸上身,随便挑了个晚上便把孩子扔到了外面。

本以为年幼的孩子会因此夭折,没成想,杨月花被遗弃后恰好被好心人发现,随后被一位名叫翁姑的妇人收养。

可杨月花并没有因此安定下来,兜兜转转,最终被一位名叫邱应松的山东商人抚养,夫妻俩对杨月花视如己出,在邱应松去世后,养母始终带着杨月花过活,而“杨月花”这个名字就是在此时起的。

新中国成立后,杨月花与当地粮食局职员郑焕章结为夫妻,一直和养母生活在一起,虽说幼年时的她历经坎坷,可有了养母的呵护,她也还是幸运的。

事实上,贺子珍从未忘记过这位女儿,哪怕后来在翁清河口中得知孩子已经不幸夭折,她依旧想要弄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点与她果敢的性格不无关系,别看当时的她和主席不再是夫妻,主席多年来对于这位长女也倍感思念。

展开全文

1971年,祖籍龙岩的老红军罗万昌回乡养老,在得知主席和贺子珍都想要再找一找长女的事情,为了报答主席,他开始暗中调查此事。

幸运的是,翁清河虽已去世,罗万昌在他妻子这里得知实情,顺着线索,罗万昌终于确定杨月花极有可能就是那个不幸的孩子。

此时已经是1973年,罗万昌先是将杨月花的资料以及各方面线索递交给了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毕竟,当时的贺敏学还是福建省副省长,两人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深知妹妹多年心病的贺敏学很高兴,随后亲自赶赴龙岩进行确认,据贺子珍的回忆,孩子的膝盖上有一个黑痣,这一点也在杨月花这里得到印证。

贺敏学本来想要让贺子珍亲自前来母女相认,奈何此时的贺子珍已经重病缠身,贺敏学只能先与外甥女相认,也一直安慰着杨月花来日方长。

1977年,眼看自己还是无法亲自前去看望阔别多年的长女,贺子珍为了弥补遗憾,索性让小女儿李敏夫妇代替自己前去看望杨月花。

当时,李敏夫妇是以省文化局领导的身份来到龙岩的,为了避免尴尬,他们打算先试探地和杨月花见见面,就这样,在电影工作站工作的杨月花承担起了接待工作。

就在汇报工作期间,杨月花也感觉到李敏夫妇的奇怪举动,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看,还常常窃窃私语,即便如此,她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接待工作。

这一次,姐妹俩没有相认,贺敏学后来也和杨月花说明了情况,其实,杨月花对李敏夫妇的举动格外注意也是事出有因,那是因为,她之前在舅舅贺敏学家看到过母亲以及李敏的照片,只是见到本人还不是很确定。

了解情况后,两人继续交谈着,也就有了开篇的谈话,在杨月花口中说出了并未相认的原因,她也提出了一个要求,称自己作为姐姐,本应该是李敏先叫她姐姐,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先开口。

虽说杨月花的回答有些耍性子,可贺敏学丝毫没有感到意外,甚至有一种欣慰的感觉,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还真的和子珍的性格一个样,一样的倔强!”

1979年,在古田会议50周年纪念日那天,贺敏学公开了杨月花的真实身份,眼看贺子珍母女相认的日子就在眼前,偏偏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杨月花的一生过得平凡而幸福,夫妻恩爱还养育了三儿三女,即便她最终没能和亲生父母相认,平安顺遂的人生依旧令人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