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黑 活该 口碑 业内 万茜

上7次热搜,却圈了一波黑粉,业内高口碑的万茜活该「垮」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3 14:26:04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随着赛制越来越“传统女团化”、其他综艺夹击,《浪姐》讨论度下滑,甚至很多人已弃……但狗就狗在,姐姐们还是翻牌子似的轮流被狙。

继伊能静、蓝盈莹、吴昕后,万茜也上榜了。

本想着不温不火的她终于借节目快速收割一波热度,热搜、比赛冠军榜上得贼勤快,没想到口碑崩了……

喷她业务不行,喷她油腻,喷她虚伪。

还在虚红期,路人缘就滑铁卢?

有人忍不住惋惜:集金马女配、大学生最喜爱女主、金凤凰(学会奖)于一身的实力演员万茜,这是……

被捧杀了?

在肉叔看来,这不该只被解读成一场捧杀。

一提“捧杀”你会想起谁?

01

她们身上被施以同一种神秘力量:

过誉。

明明演技不好还不敬业,想拿奖,甚至真的PK掉刘涛、孙俪、杨紫、袁泉、殷桃等拿下奖杯……

最终路人缘坍塌,被神秘力量反噬。

但万茜。

她不已经是个好演员了么?怎么个过誉法呢?

展开全文

首当其冲是:业务与平台错位。

从浪姐的第一集,万茜本人还没出场,好名声就先在其他姐姐口中溜了一圈。

是的,当姐姐们不约而同地赞赏同一个人时,路人自然会觉得好奇。

万茜,哪里来的奇女子?

哦~她不卑不亢,话少,看上去很酷,甚至有字幕组后期赋予的萌态?

好奇逐渐变成了:期待。

这么被同行认可的人应该非常厉害?

当期待值被拔高——

啪唧。

首秀即扑街。弹错中断,要求重来。

没过多久,她开始频繁上热搜。

范围更广的路人被卷进来围观这个新星。

大阵仗下,她在《浪姐》的表现却……

平平。

舞蹈细节常常和别人不一致,小组测试甚至曾因跳错导致全队重来。

站在中间的万茜动作幅度完全和别人不一样

可你猜怎么着?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

第一波夸,是源于姐姐们对她演技的自发认可。

这波没人有意见。

第二波夸,是公演现场观众投票对她舞台的认可。

这波就怪了,舞台一般般的她是怎么拿下高票的呢?

这种状态一旦产生,就像拽着大楼的钢筋往外扯。

万茜这个人,以及她周遭都岌岌可危。

对外。

路人天天看见这号不知道哪蹦出来的人,难免逐渐变得:

腻味。

这种腻味,是大众被迫反复“认识”她的逆反心理。

说白了,就是被强塞之后的反感。

加上目前万茜还没有受到大家伙广泛认同的硬核作品做背书,容忍度就更低了。

基于这种情绪,万茜的一言一行开始被大众用放大镜去观摩——

他们本能地想要找出万茜的瑕疵。

好死不死,此时的她又被“捧”的状态包裹着,变了——

从一个没有太大槽点的人,一夜之间变得“劣迹斑斑”。

这也是“捧”对内的影响。

油腻。

明明已婚已育,还硬拗“姬圈大佬”人设。

和李斯丹妮的舞台,撩她撩到伸舌头;

endingpose,油腻的发型加上手指点舌尖,被残忍嘲笑:

像。点。钞。

虚伪。

明明想赢想红,硬拗“人淡如菊”人设。

在比赛现场大声拉票:

保送我好吗!!!

超级紧张票数,超级想嬴。

被易立竞问,参加《浪姐》有没有想红。

她先肯定了有功利心,希望借此接到更好的作品。又在被再一次追问“你对红怎么看”时,急眼了,有些冲地反问:

你怎么看?你怎么定义红的呢?

再来,前一句声称没参加过综艺,《浪姐》是第一个。

后脚就被戳穿:参加过《舞林大会》,还是2届。

前后矛盾。

到这,外界的路人很烦她,正拿着放大镜看着她。

而对内,她自身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内外一碰撞——

虚火一番,一下垮了。

可万茜真的活该垮掉么?

02

当然不是。

但她被嘲,几乎是必然。

先说油腻。

啥是油腻?

油腻本质上,就是不真诚,用力过猛。

万茜长相偏清淡,声音偏低,话少,性格里有男孩子的豪气。

而“姬圈大佬”的总攻气质,一开始是别人对她的评价。

好,既然市场喜欢,当人气爆发,迎合市场就变成了一种算不上聪明,但起码顺势而为的举动。

原生气质被自发过分强化、展示……

“度”就出线了,自然就崩了。

而虚伪呢?

还是从那个“红”字说起。

到这,必须插播一段万茜的陈年往事。

上学时期的万茜很牛。

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戏,三次作为女一号代表学校分别参加了罗马尼亚、香港和美国举办的国际戏剧节,出演过国际戏剧导演很多部作品。

一毕业就签了星光海岸音乐公司,还发行了唱片。

这都是当时的同班同学羡慕不已的。

可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好么?

学表演的万茜为了追寻小时候的梦想,选择当歌手。可当公司斥资200万发行专辑后,成绩却崩得厉害——

只卖了不到2万。

毕业后突面打击,面对同学的羡慕,她只能闪烁其词地附和,黯然离开,甚至渐渐和同学们疏远了。

虽然后来的万茜常常在采访中看似怀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说“那段经历对我当演员是好的,是养料”。可真的是这样吗?

当一个演戏优异的人决心当歌手,却毫无征兆突然跌进谷底,她站在黑暗中,陷入极度自我怀疑。

就连回到曾经擅长的演戏,也变得极度难受。

唱歌扑街,演戏不行。

走投无路的万茜甚至想过:

死。

一个人,要有多万念俱灰,才会在一个雨天站在河边一个下午,考虑轻生?

后来的采访中她解释当时的心态:

一下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状态。

是的,她曾经以为自己可以一炮而红。没想到……

壮志未酬,甚至想过结束生命。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多好强的人,才会思虑到这种程度?

可她活了——

开始调整心态,认真演戏,舞台剧,配角、非爆款本子……一直到现在。

她不再强烈纠结的活法背后,是她必须说服自己:

我可以接受不红。

甚至是:

我原本就不想红。

后来她几乎在各个场合一遍又一边反复发表这个言论。

甚至在知乎上亲自下场回答过不红演员的感受,言语之间都是自得其乐。

是,看上去挺好。

可这一条条罗列下来,像不像在自我开解。

是的,其实我觉得万茜对于红,骨子里是渴望的。

可当年的求红不得,像一道几乎让她丧命的伤,让她必须找到一个逻辑自洽的说法让自己趟过那个坎。

所以她面对易立竞尖锐的提问,她的回答是:

我唱的不够好,失败是自然的,很正常。

首秀开全麦,你能发现万茜其实唱得很好。

面对那次失败,她的反思看似在总结经验,实则在为心灵找台阶。

可不意味着伤口好了。

她依然称那段时期为“黑历史”,“不愿触碰的时光”,并总是习惯性把除了演员之外的其他行业泛称为“你们”,与之对应挂在嘴边的是“我们演员”。

相较于不想触碰的那个想红的歌手,演员是她自我认同更强烈的身份。

以“演员”自居,甚至能品出她的骄傲感。

就这样,她凭借一套“人淡如菊”的逻辑自洽,平和地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

突然在爆红后被易立竞以一种比较尖锐地方式连着丢两个问题深挖——

人,难免会慌乱。

所以,她表现出来的应激性的反问和自相矛盾,可能不一定是一种虚伪。

可能只是一种多年来安抚自己的说辞被捅破了漏洞。

捧杀的吊诡的地方就是在于。

用一股看上去很好的“捧”作为势,把人吹上云端。

从外。

给你加一层滤镜,吆喝着让所有人来观望你。

对内。

晃动你的内心,让你飘飘然失去判断。

要迎合市场吗?要解释过往吗?

人们反而开始拼命擦掉滤镜,想拽你下来看清楚。

可没一个人能经得起反复琢磨,况且此时此刻你的内心秩序还乱了。

云层破了——

上面的人掉了下来。

03

掉下来的万茜“罪不至糊”。

虽然在《浪姐》的唱跳不算出众,但万茜确实是个好演员。

比如《你好,疯子》中那段被广为称颂“演技炸裂”的一个人分饰七角,肉叔倒觉这段表演痕迹有点重。

反而是一些不需要大喜大悲的表演上,给人一种更细腻,更有层次。

就像《军中乐园》中,小宝在门缝里看到的她,回过头,眼睛里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一转身,又什么都不屑说。

《大唐荣耀》里的女将军。

光看她骑马的身姿架势,就能看出一种“这女的练过”不容侵犯之感。

人群里瞧见意中人的情态,也带着气势。

眼神直直锁定对方,不带犹豫——这就是老娘看中的男人。是的,这是隔着面具也能演。

《柳如是》中,她连走路都走出了完全不同的状态。

遇到初恋时,双手提着裙子,还带着小儿女的娇羞。

转换到名伎身份时,手软软地扶着门框,妩媚又大胆。

从良后依然摇曳生姿,但明显少了性意味,变得温柔。

这样的她,不该就这样被抹掉。

可“捧”究竟是不是必然招致杀身之祸呢?

未必。

前面说了,这事不该只解读到“捧杀”就完事了。

它只是人气反噬的一种。

本质上,谈它,还是谈演员先是演员,还是先是明星的问题。

掂量清楚自己的斤两,然后顺着这股“捧”这个外力,以扎扎实实的能力承接住。

才能以演员的技能晋级为明星,享有更好的平台凸显演技,好上加好。

具体到万茜。

只要保持住以前的清醒劲儿。

再跟上几部能出圈的作品。

拢住货真价实的热度不在话下。

否则,当明星身份先行,演员把原本用作演戏的演技用来塑造“明星人设”,事业的主动权就被交付到一个不确定的群体里。

《浪姐》中她和李斯丹妮说她做噩梦了,在梦里飞,很痛苦。

李斯丹妮问她:是飞不起来吗?

—不,飞起来了,就双腿腾空,下不去,很害怕。

巧,这梦就像她失控的人气。

是飞起来了,但让人害怕。

毕竟,在《浪姐》中,手臂受伤的万茜有愧于队友,说:

他们说我人气高,我想知道我的人气能不能帮到她们。

但眼泪止不住地流。

可对比一下。

第一次见面,黄圣依手搭万茜肩上说:我好喜欢你。

她平静地回应:哦,真的吗?

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

你好,万茜。

是啊,与其仰仗人气流泪。

不如突破瓶颈,继续靠自己、靠作品挺直腰板。

更有底气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