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泉市 墓葬 元代 发现

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3 12:53:03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阳泉市发现7座元代墓葬

2月2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在阳泉市高新区南杨家庄村西台地发掘清理出29座墓葬,其中的7座元代墓葬距今已有700多年。这批墓葬的发现,为考古界研究元明时期的葬制、葬俗及其区别和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古价值。

去年5月,南杨家庄村一位村民在迁坟时,意外在被当地人称为老坟圪梁的地方发现一座墓葬,于是报告了相关部门。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勘察,认定这座墓葬为古墓葬,随即进行了整体勘探。

同年9月1日,为配合高新区物流园建设,经报山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进驻工地开展发掘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发掘,联合考古队共揭露面积400多平方米,先后发现并清理29座古墓葬,出土随葬品143件(组)。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为1座唐代砖室墓(残),7座元代墓,19座明代墓,2座近现代已迁空墓。结合打破关系和随葬品判断,元代墓葬要深于明代墓葬。

其中,最有考古价值的是元代墓葬中的3座砖雕仿木构穹隆顶壁画墓,均有明确纪年,编号分别为M6、M11、M15,尤以M15最为完整。

“这3座元墓制作都颇为考究,从墓葬排列及装饰风格来看应属于同一家族。”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M15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呈长方形,底部南高北低,南侧为七级台阶,北侧为砖砌封门及拱券式甬道;墓室平面呈八角形,为仿木结构砖室墓,有5个耳室,每个耳室均发现了骨架。墓室底部为砖砌“凹”字形棺床,转角砖砌立柱,之上砖雕斗拱、椽、瓦等仿木建筑构件。侧壁及墓顶均绘制壁画及彩画:西南壁和东南壁分别绘制杂剧图、挑灯图等壁画,侧壁墨书奇门遁甲中的九宫八卦、九星和警句短语等内容以及“无忧堂”“兴祭堂”“宗祖堂”等堂号,拱眼壁彩绘折枝花卉,穹隆顶东西各彩绘三足金乌和兔子捣药象征日、月,其余部位满布彩云及星辰等彩画。东南壁和西南壁均有墨书题记,显示墓葬年代为元代大德十年(即公元1306年)。该墓出土随葬品较多,有玉壶春瓷瓶、瓷钵、瓷碟、瓷碗、瓷香炉、铜钱、木勺、泥碗等30余件。另外还有棉麻衣帽、鞋及竹席等有机质文物残留,但保存状况较差。

另两座壁画墓M6和M11的墓葬形制与M15大体相同,同样装饰有备宴图、挑灯图、耄耋图等壁画以及九宫八卦和 “有钱不使用、死后一场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等短句,同样有纪年题记。其中M6为元代至元二十八年(即公元1291年),M11和M15年代相同,也是元代大德十年。

令考古专家们欣喜的是,这批墓葬均未经盗扰,出土随葬品也较多,且多以组合形式出现,为考古界研究元明时期的葬制、葬俗及其区别和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明确的纪年题记也为同类墓葬的时代判断提供了参考标尺,墓葬中出土的各类器物也可以作为标准器,为周边区域同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依据。尤其是丰富的壁画内容为研究元代家具形制、服饰装扮、葬制葬仪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直观依据。

目前,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已对价值较高的3座壁画墓进行了数字化采集,正在对其进行搬迁保护。

来源 | 阳泉晚报